美章网 资料文库 物理实验教学论文(5篇)范文

物理实验教学论文(5篇)范文

时间:2022-01-26 03:28:31

物理实验教学论文(5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进入课堂,正在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实施数学创新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将极大地丰富了数学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

关键词: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借助网络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1现代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

进入课堂,正在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产生深刻的影响。运用信息技术将文字、声音、动画、图形融为一体,图形清晰、动态感强、速度快、信息量大、信息传输质量高、交互性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使数学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让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无味,给学生创设了大量的富有情趣的情景,让学生接触了更多的数学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满足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这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在实施数学创新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

2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的人。”

伴随着新课标贴近生活、取材于生活的原则,学生越来越多的发现了身边的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现象,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如果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学生视野狭窄,知识面无法扩展,这与新教材的教学理念相矛盾,势必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更不适应信息时代培养人才的要求。同时,学生得不到感性认识,将愈发感到数学抽象无味,直接影响到数学教学的质量,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将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传媒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小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思维、拓展学生想象力,而且作为教学信息的传输渠道与载体,其容量大、效率高、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把这两者的整合作为一种工具,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的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效率。

3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功能,以直观、动态、形象化的演示效果,创设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和创造的视听学习环境,让学生在饶有兴趣地观看生动画面的同时,渐入佳境,在愉悦的气氛中享受数学思维的快乐。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积极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精心设计的符合儿童心理的情景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探索知识的活动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4精心设计符合小学生心理的情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探索知识的同时,我们借助网络媒体让学生从书本上学习数学知识扩展到从生活中获取相关信息。网络资源图文并茂,信息量大,获取信息便捷快速而深受学生的喜爱,如果能有效的运用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将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将乐于去了解数学,学习数学。比如:我们在教“轴对称图形”的时候,可带领学生进入轴对称图形的专题教学网站,专题网站里含有丰富的资源,轴对称的建筑物、植物、动物、工具还有各种漂亮的轴对称剪纸、窗花,学生们被这些信息所吸引,不仅对轴对称有了感性认识,而且对轴对称图形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网页中把实物图抽象成数学图形,配合一些揭示轴对称的图形本质的动画演示,学生学习又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认识轴对称的相关概念,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拓宽了视野,了解了社会,了解了自然,更增强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搜索,发现了轴对称图形在人们生活中美妙的作用,了解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知道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而且通过搜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数据的能力,同时也极强的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

4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知识的掌握规律巧妙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让数学走进日常生活中,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不仅可扩大课堂容量,丰富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模式,同时又创设了愉快、交流、动态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走进“形象”,并从形象中提炼出“理性”的认识,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全面地理解知识,深刻地巩固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从而真正掌握知识,才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才能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综合创造等能力。

参考文献:

[1]董小娜.浅谈新课程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未来英才,2016(6):174.

[2]刘兴友.论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2):129.

[3]齐子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育研究,2011(6):59.

作者:吴常伟 单位: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第一小学

第二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

引言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教学中,总会穿插一些实验,而实验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展创新性学习的环境.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学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挖掘实验教学资源,设计科学的创新实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具体谈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策略.

一、演示实验要做到创新

在物理课本中有很多演示实验.这些演示实验,有些实验用到的实验物品是日常很少见到的,有些实验非常复杂,有些实验现象不明显.因此,有些学生对物理实验没有兴趣.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都是自己在讲台上做,学生在下面看,根本没有学生参与实验的机会.这样,不仅达不到教师的实验目的,而且容易使学生上课“走神”,不注意听讲.因此,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找一些贴近生活的实验物品,将生活中的物品搬到讲台上,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学生感知物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实验,和学生一起做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做“惯性现象”演示实验时,这个实验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这个实验,很多学生最先想到的就是汽车在行驶时具有惯性.为了让学生对实验学习有兴趣,教师必须设计更加新颖的实验.这个实验的特点是比较简单,可操作性强,在演示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这个实验:在装有水的杯子上放一张硬纸板,纸板上放一个鸡蛋.迅速击打鸡蛋下的硬纸板,鸡蛋竖直落入杯中,并没有沿着水平方向运动.这个实验可以证明,静止的物体是具有惯性的,不仅仅是运动的物体.这个实验看起来比较新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探究中创新新

课改重视探究教学的开展.但是,初中生年龄小,他们的探究能力还不高.这就导致有些教师不能有效开展探究教学.初中生能否认真听课,大多在于他们是否有兴趣.有些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生没有认真听课的情况下开展探究学习,在学生认真听课的情况下恢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方法,在新课标背景下是不允许使用的.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为此,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实现创新的探究实验教学.例如,在做“电路的连接”演示实验时,电路离我们很近,但是又很远.“电”本身属于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这个实验,教师可以直接向学生分发电池组、开关、导线、小灯泡等器材,然后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请你用课桌上的器材,使小灯泡亮起来,看看有多少种方法能够让小灯泡亮起来?这时,学生特别认真地做这个实验.通过这种提问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同时,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能不能增加一根导线,使灯熄灭呢?很多学生对这种不常见的问题都是非常有兴趣探究的.所以,让学生在探究中创新,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小制作,大作用

鼓励学生进行小制作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验学习中都有自己动手制作的机会.同样的一个问题,学生可能自己动手制作后就会有不一样的体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级领导对学校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很多学校都设有多个实验室,实验器材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齐全的.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定期地开放实验室,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自己制作器材.例如,在做“摩擦起电”实验时,课本上用到的器材有玻璃棒、胶棒、毛皮、丝绸和碎纸屑.这些实验器材也是生活中常见的.教师可以不使用这些器材,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实验器材.如,引导学生将一张纸撕成小纸屑,放在桌子上,然后用自己的笔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就可以吸引起纸屑.这个实验,可以证明摩擦起电.通过自己制作实验器材,学生对这个实验产生更深的理解.因此,学生的小制作,其实具有很大的作用.

四、结语

总之,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应该不断探索,了解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敢于创新,使学生对物理实验产生兴趣.学生只有有了学习兴趣,才能主动学习,不断探究,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邰鹏 单位:江苏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

第三篇:高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研究

引言

科学探究实验教学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的效果非常显著.对于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的教学过程而言,教师应当将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模式融入课堂,鼓励学生遇到问题后进行独立思考与分析,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解答问题.这样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而言非常宝贵,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找到思考问题的正确方法,理解解析相应问题的突破口.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结合学生的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

在科学探究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基本能力,了解学生的一些基本思维方式,了解学生在具体问题探究时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障碍.教师只有综合了解学生的这些情况,在设计探究式实验教学时才能选用针对性强的方法,才能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确立相应的实验探究重点,这种教学过程学生适应和接受起来才能比较容易.在科学探究实验教学展开前,教师要分析实验内容,把握教学重、难点,明确教学目标.在综合掌握这些信息的基础上确立合适的探究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挖掘,探究学习能力得到培养.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实验中遇到困难或者障碍时给予指导,重点展开对于学生思路的点拨,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使学生的问题得到解答.教师在科学探究实验教学中要明确一点,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适合采用的探究实验教学模式应当有所差异.对于学生毫无知识准备且完全陌生的知识可以考虑以讲授为主,在讲授过程中合理应用讨论、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在“接受中探究”(如向心加速度的教学);而对于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准备,内容容易实验探究,或通过理论探究学生能够得出结论的内容,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得出科学结论,体验探究过程,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如平抛运动,功与速度关系).教师只有结合学生的具体能力设置不同难度的探究实验任务,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也不会由于任务过难而产生学习压力或者负担.这种学习环境和氛围,有助于学生内在潜能的激发,也有助于学生在科学探究实验中掌握知识.

二、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探究实验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教学的展开形式多种多样,探究的内容、主题和问题的难易程度可以进行灵活调整.教师要善于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探究实验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一样的教学目标,而这些内容适用的探究实验教学方式会有所差异.有的实验探究问题需要学生结合相应的背景知识进行解答,学生如果背景知识不够充裕,解决起来会有很多难关.教师不仅要了解教学内容的特点,也要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基本的思维习惯.这些都是教师选择探究实验教学方式的重要参照.例如,在“向心加速度”的探究实验中,学生从已有速度快慢变化的直线运动加速度中难以直接跨入速度方向变化的曲线向心加速度的理解,同时学生此时极限思想、瞬时加速度的概念并不十分明确,采用开放式的探究实验教学,效果定然不好.教师在设计教学形式时有必要对于这些因素有全面综合的考虑.这样,在设计实验探究的方式以及给学生布置实验探究任务时才会更合理.在本节课中,能够引导学生用简易的实验操作探究出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是一个变化的加速度时已经非常成功.教师不要求快,让学生稳步掌握知识就是一个好的结果.教师在确立实验探究的方向时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特点,也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能力,从而实现教学预期目标.

三、在探究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探究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让教学的目标更多元,让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初级的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实现对于知识的获取.中级的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答能力,这个时期通常会以问题或者学习任务为依托让学生进行对于具体内容的实验分析探究.如果想让探究实验教学更加深入,教师可以设计难度更大的探究实验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程度更强、综合程度更高的实验类型.学生做这类实验,既需要用到自身的知识储备,又需要活跃自身思维,在清晰的逻辑思维的辅助下顺利完成实验.教师可以在学生的能力有所提升后采取新型探究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一定程度的理论探究更适合高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不是所有的探究实验学生都可以驾驭,像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就是一个应用理想假设和逻辑推理能力得出结论的一个典范.因此,高中阶段的探究教学不一定都需要实验,有些内容的教学中采用理论探究效果更好.

作者:徐劲松 单位:江苏省滨海中学

第四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

引言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能够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率.下面就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谈点体会.

一、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1.抽象知识直观化.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中常见的问题就是知识点过于抽象,教师无法有效形容,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更无法合理利用所学知识点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打破时空的制约,利用模拟实验,帮助学生参加实验活动,并在实验过程中领会教师无法确切传达的物理知识点.例如,在讲动、静滑轮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滑轮模拟实验.通过软件,学生进行滑轮模拟操作,进而理解“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改变力的大小”这一知识点.在学生掌握动、静滑轮基本知识以后,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工具进行滑轮组实验演示,进而指导学生在滑轮组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

2.模拟实验真实化.有些物理实验,由于众多条件的制约,导致无法进行现实操作,或现实操作效果无法达到理想效果,那么便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真实实验模拟.例如,托里拆利实验中的实验用品中包含水银,水银是一种有毒的液体,学生在实验中容易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中毒,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该实验仿真演示给学生.又如,均速直线运动相关实验.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物体能够达到这一效果,而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将这一运动现象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直接观看到现实条件下无法达成的物理实验现.

3.学生学习自主化.在新课改背景下,物理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要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注意力更加集中.信息技术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空间束缚,将学生引入到宽广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动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优化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现以初中物理实验“牛顿第一定律”为例,简要分析信息技术环境下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教学重点为“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教学目标为使学生明确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概念,掌握惯性的含义,了解如何有效避免惯性的危害.(1)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演示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相关现象:“汽车行驶”“足球滚出后逐渐停下”“滑雪”等,并提问:生活中是否存在这样的例子,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在演示和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脑海中产生“物体运动需要力”的概念,随后安排学生利用课本、文具进行小实验,感受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2)假设猜想.在学生感受物体和受力之间的关系后,教师可以播放亚里士多德理论观点和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在学生发现两种观点的矛盾之处后,教师可以通过矛盾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3)实验模拟.将学生按照4~6人为一组合理分成几个小组,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在小组实验设计过程中,小组学生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彼此进行辩论,并针对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讨论解决.若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适当询问教师.实验设计后,小组长将设计方案交由教师审阅;教师给出指导意见以及实验注意事项;学生自行实验,作好记录和数据分析.(4)讨论分析.利用投影将各个小组的实验记录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实验结果中推导出牛顿第一定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通过学术、准确的语言描述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5)应用拓展.教师可以利用演示工具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引导学生总结惯性的基本定律,通过实验工具证明惯性确实存在;观看视频资料,了解生活中惯性导致的利弊现象,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的常见惯性现象;引导学生在课后自行访问相关网站,了解惯性造成的危害,有效避免惯性,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

总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虽然有些物理实验无法在现实中进行演示,但是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模拟实验场景,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周卫红 单位:江西高安市第四中学

第五篇:物理实验教学新模式研究

摘要:

在一些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作为基础的实验技能训练课程,应顺应新形势的要求,积极构建物理实验教学新模式。如采用分层次、模块化教学;引导学生多做一些关于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的实验,;在具体实施中探索实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新模式的探索旨在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在实验中锻炼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物理实验;应用型;教学;创新

大学物理实验是高校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实践类必修课程,也是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接受系统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1],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部分地方高校开始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即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社会更需要毕业生具有深厚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熟练的实际动手能力[2]。如何在新形势下将课程体系改革与培养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有机结合起来,对高校教师提出了考验。

1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很多新升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目前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仍有如下现状,比如:专业课的设置增加和学时调整,使得大学物理实验的学时太少,因此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训练不够;部分高校仍然沿用转型前的实验设置,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不能体现学生不同专业的个性化需求;实验教学方法单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较少;学生在实验中被动大于主动,缺乏兴趣;等等。因此,如何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所存在的诸多现状,对实验课的实践环节进行实践改革,使物理实验课真正起到夯实学生的实验技能的作用,是目前很多转型院校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2构建物理实验教学新模式

2.1采用分层次、模块化教学

对转型前的对原有大学物理实验内容,采用淘汰、改革、充实与创新的方式,淘汰一些对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作用不大的实验,补充一些体现现代实验技术应用价值的实验内容。按照本校实际情况并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将实验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与研究性实验三个模块,这样可以使教学更有层次、有针对性,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基础性实验侧重培养基本实验技能,如能够熟练操作一些基本仪器,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方法。而综合性实验模块的实验,综合了多种实验方法,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例如可开设:空气中声速的测定,霍尔效应法测量磁场,密立根油滴实验,共振法测量弹性模量,落球法粘滞系数的测定,等。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则比较灵活,可以利用实验室既有的仪器设备,开发出相应的题目,让学生自行分组、讨论、设定可行的实验方案,并在实验课上进行动手研究。例如可开设:光栅衍射的研究,非线性电阻的研究,RLC电路的研究,交流电桥实验,光的偏振综合研究系列实验[3],等。另外,三个模块的实验课开设,在各专业物理实验学时仍然比较少的局限下,应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合理搭配三个模块的实验题目,开设大部分基础性实验,一部分综合性实验,一两个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另外将设计性研究性实验设为各专业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

2.2引导学生多做一些关于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的实验

高校教育培养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其应用不只是继承性应用,而是创造应用。实验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目标之外的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老师可以选取一些实验,有意识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原理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然后再自行设计实验。鼓励学生查阅资料,明确问题,并设计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大胆尝试。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学会研究,学会查资料,学会正确表征所提出的问题,对设想进一步完善理论构想,初步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2.3探索实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2.3.1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探究式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往的实验课堂教学中,多为灌输式教学法,往往是教师给学生讲解实验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学生做实验的时候几乎是机械重复。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也逐渐丧失了动手实验的兴趣。教学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验中尽量减少讲课时间,更多地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机会。还应注重引入“探究”式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实验项目设计问题情景,讲解时将相关知识点贯穿进来,注重知识的关联和拓展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3.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实验课

实验课堂应该不仅仅是死板单调的公式和各种注意事项,而是可以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展现实验课堂生动的一面。实验课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和动画技术软件,如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或播放用Flash、Authorware等软件编写的多媒体课件,都能够形象的展示复杂的物理过程,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都有很大的帮助。

2.3.3开放实验室,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是将实验内容实行模块化整合,在实验时间、仪器设备和空间上开放,实验教学的重点从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转移,倡导研究性学习,注重个性发展。要尽可能开放实验室,实验室的资源要全部公布在网络上,实行网络选课。对于选修实验只规定最后完成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自主地选择实验时间和内容。但是,开放式实验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考核的标准难以掌控,等等[2]。这就需要教师队伍敢于创新实践,在探索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

2.3.4增设演示实验,扩展学生视野

物理演示实验以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思考、定性或半定量分析为主,不深究严格的物理理论,以便充分展示演示实验的趣味性和在描述物理概念上的直观性、易接受性,加深和巩固对已学物理概念的理解,对尚未学到的物理知识建立一个直观的、定性的物理概念,以激发求知探索的欲望,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演示实验是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室应设置演示实验室并对学生开放参观[4],这样能够使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相关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它也是物理实验课程的有力扩展和延伸,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积极性。

3结语

本科高校的物理实验教学应该适应高校的应用型发展方向,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利用现有实验仪器和设备,设计开发新的实验题目和实验教学模式,带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适应在新形势下专业性越来越强的应用技术工作,取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何仲,康小平,黄槐仁,李长伟,曾令伟,赵鲁梅.应用型本科院校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4,11(33):153.

[2]宗波,赵大田.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数理化研究,2015(2):249~250.

[3]詹卫伸,丁建华.物理实验教程[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8).

作者:辛萍 单位:吉林工商学院基础部

被举报文档标题:物理实验教学论文(5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syjxlw/70205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