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哲学视域下生命教育主体性探索范文

哲学视域下生命教育主体性探索范文

时间:2022-03-18 09:56:22

哲学视域下生命教育主体性探索

形式化、任务化

生命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定位是很尴尬的,大学教育的真正主旨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得他们学会思考,学会珍惜,学会做人。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生命教育应当作为高校教育的核心,而以目前的教育改革理论的发展形势,这似乎有可能实现;若以目前残酷的社会就业形势,这根本是空谈。若将其定位在高校教育的从属地位,似乎它也未被足够的重视。一些高校仅仅将其设为每周一次的选修课,课程内容也类似于心理辅导一般。由此可见,虽然人们理解了生命教育的真正内涵,但其在实践中却存在形式化、任务化等倾向,当然,生命教育的授课教师本身对于这个课程的理解和知识储备也是有限的。

单向化、去中心化

学校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往往出于一种应激反应,也许是为了缓和某个学生自杀后所弥漫的灰色气氛,避免再有学生出现类似行为。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告诫学生要珍惜生命,珍惜父母,理解生命的意义。然后,学校通过学生在生命教育课堂或者活动中的反馈来调整生命教育课程的授课内容,选派教师去参加生命教育的课程培训,争取最大限度的发挥生命教育课程的宣教作用。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谁是生命教育的主体?当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才会愕然发现,生命教育在这种发展路径上已经出现了错位———为了生命教育而不断完善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中心渐渐去掉了学生们的主位思考和个人意愿,他们往往只是讲台上被动的接受珍惜生命宣教的听众。站在学生们的角度,以学生为生命教育的真正主体,生命教育在重视培养学生们哲学素养的基础上实现真正的主位置换。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1.学校和学生在生命教育中的定位颠倒

在一些高校中,生命教育常常与心理健康教育混为一谈,究其原因,本文分析可能是由于校方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搞清生命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命教育更强调一种理解和领悟,它是具有一定“佛性”的教学活动,它的重点在于学生自己主动的“悟”。心理健康教育则更加关注学生在日常学生和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它的重点在与及时的预防和矫正,学生即便不具备一定的哲学修养,被动的接受也是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落到具体教育实践中,学校往往变成生命教育的发起者和执行者,教材的制定,课程的安排,效果的预期等都是将教师一方置于主位,很难兼顾学生的想法。

2.理论多于实践,实践多于反思

产生高校生命教育“热”理论与“冷”实践现象的原因是:教师生命状态低迷与技能不足。确实,这个领域需要更多的教师投入生命教育的实践中,并且不断完善相关授课技能。但本文认为,比这更重要的是一种哲学上的反思:生命教育的基础和底蕴在哪里?如果不思考出这个问题,再多的实践投入可能也收效甚微。

3.生命教育没有明显和短期见效的功利效果

高校间的激烈竞争在学生身上体现的往往是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的竞争。比如,六级的透过率,考研的上线率,核心期刊的发表率等等。那么学校在日常教学中的工作重心便与这些很自然的联系到一起。对于学生来说,各种专业的证书和学业上的进步所能带来的功利效果是显见的,因为这些可以作为学生在今后就业竞争中的优势资本。这种高校内的功利氛围和教育体系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如果试图深入探究,这个问题就会变得很大,它上升到了社会体制和生存环境等问题的高度。生命教育它聚焦于人文精神的建构和完善,这种较为抽象的教育理念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功利效用。

反思:将主位留给学生,关注他们的哲学修养

如果仅将生命教育看作是学校和教师必须重视和贯彻的任务,那么它的生命力和作用力显然是不够的,应当寻求一种以学生为主位的生命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们不再是讲台下被动的听众,而是主动的去思考和探求生命的意义,并且统整自己在人生观、价值观上的定位。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哲学修养。将高校生命教育与学生的哲学修养联系到一起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断想。由于生命教育的核心含义在于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而哲学作为培养人文精神的主要学科,在培育大学人文精神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探究世界本原与发展的理论体系,是探讨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集合。哲学旨在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思考能力:帮助人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帮助人改造世界,给予人正确的方法论指导。目前高校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纵然跟社会中主流的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潮有极大的关系,但是也应当承认,目前高校教育对于学生的哲学修养不够重视。本文试图整理出下述几个思路来提高大学生的哲学修养。

(一)培养和激发大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

生命教育是一种具有“佛性”的教育形式,想要大彻大悟,首先要学会正确的思考。哲学是一个比较弥散的概念,它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我们对于世界和生命的理解;对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定位;对于自我概念的整合等都属于哲学的范畴。从古希腊文明衰落时期开始,哲学便有一个明确的转向:它更加关注个人,关注生活,哲学家们开始思考作为个体的人们如何才能在更大的自然系统中获得令人最为满意的个人生活。思辨的部分至今仍是哲学中最具特色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因此,思考可以作为提升个人哲学修养的一种有效途径。这就要求生命教育不能仅仅被定义为某个学期的一门选修课,它应当作为全学习阶段的一种人文教育,它也应当是一种弥散的形式存在,没有形式化的外表,但却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们主动思考人生。教师、家长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应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创造思考的氛围和内容,起到一种催化剂的作用,在学生思考存在困惑时,要及时并恰当的点拨和纠正,辅助学生养成平时多思考问题的习惯。学生自己主动的想透一个问题,效果会远远好于老师单向的宣教。

(二)重视大学生哲学知识的积累

在许多高校中,非哲学专业的学生几乎完全不接触此类知识。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课程安排往往紧扣其所学专业。另外,学生顶着繁重的专业课压力,已经没有心力在阅读其他书籍。第三,哲学的知识往往枯燥乏味,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这种问题其实没有立竿见影的解决办法,但是还是存在一些比较好的建议,比如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在定期的班会或班级活动中,讲述一些关于哲学上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围绕某个哲学命题开展集体讨论,也可以每次班会都安排一个学生为大家介绍一位哲学家以及他的思想等,这些都有可能引起学生对哲学知识的关注,而且也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

(三)提高教师的哲学修养以及启发教学的能力

生命教育,学生是主体,只有他们养成积极主动的思考人生的习惯,生命教育才算正真的落到实处。教师需要转换之前对生命教育的态度,并且在课余时间提高自身的哲学修养,补充自身在哲学知识上的欠缺,然后将这些内容自然的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这样才能够使课堂产生一种哲学氛围。在与学生的沟通中,不论是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还是生活上的疑惑,教师都应该善于启发学生去主动思考,然后及时了解学生思考的情况。

一种新的生命教育体系

如图1所示,传统的生命教育过于单向且带有明显的应激色彩,不免落入形式主义的泥沼。这种方式不宜再被大力提倡,即便增强了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没有真正的解决这个课程理应达到的初衷。俗语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文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一种新的思路,如图1的下半部分所示,生命教育应当是贯穿整个学习生涯的人文教育,它沉淀在每个生活和学习的细节中,学生对于生命的理解必须是一种真正内化的价值认同,并不是听几节课所能解决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具备的一种整合多种情绪和想法,并且有效调节自己生活状态的能力。生命教育在这种形式下能够很好的促进这种能力的养成。首先,这种形式的生命教育依附于家庭和学校对于人文精神以及学生哲学修养的重视,不再是仅仅依附于几个任课教师应付任务式的空洞说教。其次,它将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学生渐渐学会主动的思考、交流和反馈。久而久之,学生不仅有东西去思考,也有方向去思考。四、哲学修养应被提到生命教育核心位置科学主义和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大学中的人文精神日渐式微,哲学渐渐被视为鸡肋,它似乎与经济和就业永远也扯不上关系,但是它确是人类精神的根本,在理解人生意义,避免自我同一性危机等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哲学修养应当被提到生命教育的核心位置,没有哲学修养却谈理解生命,终将是白费力气。

诚然,大学工具化以及职业化的教育理念无法在一时间转变,这些受到社会就业等形式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在大学中无法实现人文精神重新取代科学主义和工具主义的梦想。本文需要表明一种立场,那就是社会形式不应该过度的被施加在教师的教育理念中,应当先适当放下校门外的激烈竞争形式,先教学生们思考和做人,让他们很好的统整自己的过去和未来,以及对整个人生的看法。也希望学校在安排繁密的专业课程的间隙里,给学生的学习空间中留有一份“人情味”,比如与专业课无关的哲学或者心理学等课程的灵活安排,或者定期组织同学参加社会活动、文艺活动等等。哲学应当据理力争,在科学霸占和窒息学生几乎全部的空间后,及时的给他们送去一缕清风。

哲学是科学的根,我们在盲目痴迷科学的同时,也更应当稳住这个连结生命和精神的根。生命教育其实可以看作是一种哲学教育,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提倡的哲学修养或者哲学教育并没有规定其内容,也就是说,本文并不赞同对于哲学较为固执的看法,即只有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才是我们唯一要学习和信奉的。哲学是一种人生态度,每个人对于世界的看法和理解都不尽相同,这些都不应该受限于社会体制而被僵化的或者刻板的套上“好哲学”或者“坏哲学”的罪名,哲学并不存在好坏之分,每个哲学家的思想都存在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因此本文认为对于哲学修养有待于提高的同学来说,东西方哲学史是首先要去补课的,通过对于哲学史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多的思考某位哲学家在当时的环境下为什么会产生那样的看法等等。

结合上述思考,大学生对于生命的漠视往往是因为他们探寻不到生命的意义,这些也是由于教育机构长期对于科学主义信奉到了一种极致的必然结果,换句话说,也是由于现象学和人本主义等非科学取向的哲学流派散播的人文思想在我国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此一味的坚持科学主义哲学,学生就会渐渐变成学习的机器,失去了自己的灵魂和生命的意义,一旦出现负面情绪或者压力过大,他们往往不知道该思考人生,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学生轻生是这种恶性循环发展下去的必然结果之一。只有做到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有机整合,才能缓解学生在生命问题上的迷茫,才能在生命教育中实现更多的价值诉求。因此,现阶段的高校生命教育可以具有多种形式和内容,它可以作为一种人文主义哲学思想的传播载体,也可以作为一种呼唤教育模式调整的主力军,但是这些工作都有一个前提:把生命教育的主位,还给学生。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探讨生命教育在我国高校发展的应然取向,更加侧重于强调对于学生哲学素养的重视和培养。哲学是科学的基础,哲学素养的培育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有重要意义。

作者:薛静华张立鹏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哲学视域下生命教育主体性探索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smjylw/61665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