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村教育城镇化的生态观审视范文

农村教育城镇化的生态观审视范文

时间:2022-11-24 11:20:19

农村教育城镇化的生态观审视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截至2014年,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7.49亿,城镇化率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1]。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城镇化,伴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减少、教师资源匮乏等实际原因顺势而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其周围环境辩证关系的科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范式并逐渐流行。教育学家也将生态学引入教育研究中,为解决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视角。生态观视角就是将生态学规律、原理和原则引入和应用到教育实践活动中分析并解决问题。以生态观审视农村教育城镇化,将该过程置于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中,更好地分析教育生态环境因素与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复杂动态关系,探索其应遵循生态观的各项要求,以实现农村教育城镇化稳步推进。

一、社会性群聚原则下教师人力资源的供给

在自然界,基于生物学特性,生物有群聚行为,如候鸟的集群迁飞、蛇的集群冬眠现象等;教育生态系统中,作为社会的人,也有群聚的习性,即社会性群聚。在教育实践中,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以群体形式存在,并且是根据一定章程、按照需要组织起来,被明确承认的正式群体。社会性群聚原则认为,生态系统的群聚程度影响着群体的动态。[2]因此,每一种教育生态群体,都有自身最适合的群聚度,“过”或者“不及”都会对教育群体的效能产生影响。在学校这个教育生态系统中,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梯队的状况是这个生态系统的主导因子。师资力量会严重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师资作为一种人力资源能量流供给,是一种重要的限制因子。现阶段,我国农村教师群聚度失调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生存和发展。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相比,可谓“天上地下”之别。农村教师数量不足,师资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专业化程度低,导致农村学生不断外流,再加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学生随父母离开,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奄奄一息”,“空壳”学校遍地皆是。而与农村学校相对应的城镇学校“巨型班”,又给教师带来了巨大压力。农村教育城镇化离不开教师队伍的组建和调整,因此,要特别注重师资队伍的数量合理化和质量优化,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第一,遵守群聚度规律,提供充足数量的教师。在生态系统中,一个群体要想持久地存在,首先要保证其合理的数量。农村教育系统中教师数量不足,已经长期桎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由于待遇低、生活条件艰苦,尽管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如“特岗教师”和“三支一扶”计划等,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教育事业,但是其效果依旧令人担忧。大学生有的难以忍受艰苦环境,半途而废;有的咬牙坚持三年,但之后还是要回到城市,导致教师大量流失,农村教育落后首先输在教师数量上。农村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经常会出现合并学校、新建学校等行为,势必要大量调整教师队伍。在此阶段,学校要提前做好人力资源规划。一方面,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师生比配备教师,保证教师数量;另一方面,必须确保各学科教师的全额配备。第二,在职教师培训和招录高学历教师双管齐下,不断提高教师群体质量。从生态观出发,自然界中哪怕是一个水库或湖泊,如果没有水的流动,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蒸发干涸,这就是生态学中的“一潭活水”效应。现代社会发展不断加速,教师要适应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就要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要注重教师在职培训,适应教育城镇化带来的变化,不断提高教师能力,提供教师交流、培训机会,积极鼓励教师开展学历补偿教育,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注入新的活水。同时,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创造有利条件吸引高学历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有竞争力的工资待遇,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不断提高教师群体质量。第三,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差异化配备教师。教育生态中,群体结构是指群体的组成部分,群体结构可以分为同质结构和异质结构。其中,异质结构即群体成员在年龄、能力、专业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尽相同。首先,教师群体结构在数量和职称上应呈正金字塔形,遵循年龄越大人数越少,职称越高人数越少的原则,以人数较多的青年教师作为金字塔底层的基础支撑。这种金字塔形的组织结构属于发展型群体模式,它为学校未来发展提供生机和潜力,要求学校在招聘新教师时,要分开层次,加大对年轻教师的引入力度,避免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同时也要注意分批次输入新教师,不要一年中把编制用尽,导致若干年没有机会招聘新人,这样很容易造成同龄、同层次、同时升级和老化。此外,在教师选拔时也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和差异化,招聘不同学科专业教师任教,保持群体结构异质化,避免群体结构的同质化发展。

二、能量流富集与衰退过程中财力资源的平衡和保障

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的作用,物质实现了不断富集。教育生态系统中也存在着物质、能量的富集过程。能量流的富集促进教育生态系统不断成长,是能量流由少至多的积累过程;相反,当能量流汇集后,能量流的降衰将能量流释放到各自需要的地方,能量流总量逐级递减、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最典型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能量流富集与衰退是教育的财力资源:教育财政拨款首先作为总能量流的供给,其来源广泛、层层汇聚。之后,教育财政要分配给各个地区、各个层次的教育体系,能量流开始衰降;当学校收到来自上级的教育财政拨款时,能量流富集,之后又开始一个衰降的过程。教育经费首先横向分类,再按纵向层次逐级下拨,能量流越来越细,逐级递减、不断降衰。随着时间推进,能量将完全耗散,此时需要补充新的能量流来保证其内部机制的正常运转,这就是教育生态系统中财力资源能量流的富集与衰退过程。能量流的富集与衰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是一种相对的富集与衰退,当学校收到上级教育经费拨款时,是一种能量流富集,但是对于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则是能量流的衰退。教育生态系统中能量流有出有进、不断补充,为教育生态平衡提供了保障和基础。财力资源作为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一直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争夺对象,一个缺少资金的学校,是无法实现发展改革的,甚至无法生存。可见,财力资源能否有效富集及其衰降的速度,关乎学校的生存和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协调。第一,充分保障能量流的富集,富集要与发展水平和层次相适应。一方面,农村教育城镇化作为一项提高当地教育水平的公共事业,被视为政府的一项政绩工程,为了保障能量流的充分供给,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发挥主导作用,投入适量的财力来保障农村教育的提升。在实践中,政府为农村教育改革大量投资,新建的学校设施完善、硬件设施先进、校园规模堪比大学。另一方面,对于一个生态系统,能量流的富集要保持适当的度。虽然一般来讲,富集度愈高,系统愈向高水平发展,但在一定的空间、时间下能量富集过多也会造成浪费。因此,财力资源既要保证学校的发展改革,也要秉持节约资源的原则,把钱花在“刀刃”上。总之,富集要与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层次相适应,过多或过低都会对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第二,有效降低能量流的衰降率,使教育财政资金的使用达到最优化。农村教育改革得到了国家和各个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农村学校进行改革时,经常需要重新调整学校布局。当得到大量财政拨款后,在没有做好规划的前提下,如果大肆兴建校园、宿舍和招聘教师,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导致能量流急速下降,盲目投资,资金得不到最大化利用。因此,教育经费预算和监督需要同步实施配合。同时,经费作为能量流拨入学校后,按纵向层级逐级下拨,能量流越来越细,在能量流衰退的过程中,即在具体使用教育经费时,要注意提高教育经费的利用率,使教育资金能够“细水长流”,提前规划资金去向,避免浪费,降低能量流的衰降率。不能因为有了财政拨款,在物质上求新求奢,超过教育本身所需要,更不能将农村教育城镇化作为一种提高短期政绩的实现方式。第三,平衡能量流的富集和衰退过程,使能量流有序运行。在能量流开始衰降后,经过一段时间,能量流在不同地方彻底耗散,这时需要输入新的更多的能量流,以保证教育生态系统的有序运转。在过去教育生态系统封闭和半封闭的情况下,能量流渠道单一,呈单向流,信息流堵塞,这种教育生态系统缺乏活力、缺少生机,处于营养贫乏状态。农村教育要实现城镇化,在各方面都需要“破茧重生”,这就需要大量的能量流输入。学校作为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当能量流需求大,无法满足衰降时,可以通过多渠道、多种方式丰富资金来源,给学校教育生态系统带来活力和动力。例如,利用假期出租学校场地、吸引企业开展捐资等多种方式,拓宽自身能量流富集途径,不单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总之,能量流的富集和衰降要保持动态平衡,富集要在能满足衰降的基础上,提高能量流的利用率,使其有序运行。

三、耐度定律审视下物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1911年谢尔福德(V.E.Shelford)提出耐度定律,他认为:“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且能够成功地生存下来,必然要依赖各种复杂的条件全盘地存在。如果要使一种生物消灭或绝种,只要对其中任何一项因子的性质加以改变,或将其含量予以增减,使其量达到生物耐力的界限之外。”在教育生态系统中,这种耐度定律即意味着无论是个体、群体还是教育生态系统本身,在发展过程中,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各种因子都有其适应的范围,超过上限或者低于下限都将走向反面,只有在这个可承受范围内,才能很好地发展,即“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对于教育个体生态,其耐受力是很明显的,达不到或超过“度”就会产生不利或相反的影响。例如,有些学生干部负担过重,社会工作和活动太多,超过个人的负载能力,就会影响其学习和健康。对于农村教育城镇化总进程来说,农村学校转型的数量、规模和速度都要在经济与社会进步这些外部环境因子的承受范围之内,否则,即使发展了也会退步。对一所学校而言,物力资源是学校发展离不开的硬件基础,是一种有形的能量输入。学校中物力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是影响学校生态环境适应性的限制因子。如果学校教室数量不足,班级规模过大,超过教室的承载能力和教师的负载力,就会影响教学效果,造成“拥挤效应”;学校计算机设施数量不足,学生无法百分百进行实操练习,就会影响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因此,学校一方面要根据其资源总量,合理转型,尤其是学校发展的速度要与物力资源的供给相匹配,即“量力而行”;另一方面,学校要充分利用其现有资源,提高物力资源的使用率,实现“尽力而为”,在此基础上,良好适应环境变化,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协调平衡。

第一,合理规划配置资源,量力而行。按照耐度定律,凡事须有度。农村教育在转型过程中,会涉及很多新建学校的基建工作,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在硬件资源的配备上,为了提高教育资源质量,会新建校园、图书馆,购买新的桌椅、计算机等。此时,学校校园的面积、图书馆规模、班级的数量、桌椅的配套等都要根据学校的人数和结构来合理安排,不能太过拥挤,也不能一味地追求规模扩大。学校购置物力资源,既要与学校的发展规模和教育生态相适应,也要在学校财力资源的可控范围内,避免出现过重的财务负担,实现“量力而行”。部分地方政府追求表面政绩,在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时,盲目追求高大上,导致学校豪华了,设施齐全了,学生却不够了。因此,农村教育城镇化的过程要有计划,按步骤进行,体现前瞻性、系统性,避免出现物力资源严重超载或浪费,破坏物力资源的平衡,影响教育系统的协调。

第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尽力而为。农村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都要提高自身的硬件水平,需要参照城镇学校的硬件资源水平进行改革,保证每位学生与城镇学生享有同等水平的物力资源。为此,必然要重新购买大量学习设备、电脑仪器、书籍等,这些资源不能重外观、轻使用,只用来“做样子”,而要提高这些物力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学生现代化学习能力。一方面要及时配备设备教学管理人员,避免出现电脑买来了却缺乏师资,导致几百台电脑闲置,学生无法开展正常学习。或者由于使用设备人员未达标,设备无法高效运转而造成隐性浪费;另一方面要注意设备的维修保养,减少设备折旧,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利用率,实现“尽力而为”。此外,遗留在农村的原校舍等物质资源也不应该被闲置废弃。乡村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建设成乡村图书馆、老年活动室等场所,既提高乡村文化氛围,又实现资源再利用。

第三,倡导区域资源协调,创造性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关联的系统。在系统中,每个学校虽然是独立的,但并不孤立存在,每个学校与其他学校既是竞争关系,也是共生关系。农村教育城镇化进程中,如学校遇到资源紧张、能量流供给匮乏时,可以尝试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先进的硬件资源、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例如,教师定期在不同学校进行交流,促进教师互相学习和成长;学生可以跨学校开展感兴趣的课外活动等。优质资源共享一方面能够减轻地方政府和学校的财政压力,如节约教师培训成本,降低硬件设施采购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能量流的充分流动,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实现优质资源的充分利用,为教育系统内部提供活力和生机。在教育生态系统中,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三大限制因子固然是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要看到它存在的客观限制性、重要性,开展分析,避免其所带来的限制作用,使农村教育顺利地转型和发展。同时也要看到存在于教育系统内在的能动作用,积极主动改善和适应环境,及时开展反馈调控,遵守生态观的各项规律,保证农村教育在和谐的生态环境中不断改革。

作者:潘黎 刘婕纾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农村教育城镇化的生态观审视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ncjylw/68249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