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社会转型期民族教育的前景分析范文

社会转型期民族教育的前景分析范文

时间:2022-11-18 03:37:04

社会转型期民族教育的前景分析

一、关于新时期民族教育发展观

从理论上说,教育的本体功能是发展人。只有实现了育人这一功能,教育才能切实服务于社会。民族教育要适应和促进新时期社会的健全发展,首要的是确保各民族学生的健全发展。因此,根本指导思想上,民族教育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各民族学生健全发展为本。在发展目标上,兼顾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重视学习型社会建设。我们在调查中还感觉到,在民族地区,尤其是在农村,一提到发展教育,人们想到的是学校教育,甚至倾全县的资源来/普九0。笔者认为,/普九0是极为必要的,但是要是教育全面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必须灵活多样地发展学前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建设学习型社会日益受重视。民族教育中许多重要目标,是不能仅仅通过小小课堂就能实现的。例如,汉语的学习,民族文化的保护,新技术的掌握,就需要校外多种教育方式才能充分地实现。因此,民族教育的发展应包括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充分发挥西部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中心、辐射作用,为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各级各类教育中应重视使学生学会学习和自主学习,这样才能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

在发展机制上,强化国家的支持,促进对口支援,大力发挥民族地区和各少数民族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如何健全地发展民族教育呢?本研究认为,从机制上,有两方面必须重视,并有机整合。一方面,发挥我国传统和制度优势,支持民族教育的发展。新中国成立60年的历史有力说明,社会主义制度能又快又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民族教育不仅仅是国民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事关全局,具有战略地位,因此国家应继续大力支持民族教育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历史自然形成的,各民族素来有相互交流、学习和帮助的传统。我们要完善内地与边疆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但是,另一方面,必须大力发挥民族地区和各少数民族发展教育的能动性和主体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过去极为艰难条件下,民族教育的发展最根本的一点经验,就是充分发挥、因地制宜地发挥首创精神。今天,社会发展和转型加速,对民族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这更需要发挥当地人发展教育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尤其是使基层民众切身感受到,发展教育本质上不是上级的事情,而是他们自己的事业,尤其是要使他们切实参与到学校发展的决策和管理之中去,并尊重其文化传统。这也是符合今日国际盛行的一种针对有关欠发达地区的新发展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总结欠发达地区现代化经验和教训的基础提出,对不同的民族共同体而言,发展是对各自体内资源的运用,尤其是发展的内生性,即重视一个群体的内部力量和资源及其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这种观点在一定意义上符合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在发展重点上,要切实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民族教育发展中,农村教育是重中之重。一方面,我国80%左右的少数民族人口生活在农村。民族地区农村不仅生态文化类型多样,而且民族文化传统较为浓厚。另一方面,在现代化和一体化的浪潮面前,农村社区所受到的震荡远远大于城市。从源于西方发达社会的现代化模式看来,民族地区农村的文化资本是薄弱的。的确,各个民族世代繁衍所依赖的熟悉环境开始变异,成千上万年积淀传承的生存智慧面临严峻挑战。在教育方面,现代学校教育的许多要素,诸如适宜于本地的制度,合格的师资,适宜的课程,基本的设施,有效的方法,极为缺乏。更更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让连接过去、现今和未来之河给当地民生以坚定的信心,如何在传统和现代之间保持健全的生命活力,如何让后世子孙拥有可持续的美好生态文化之家。因此,少数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农村教育显然是重点。

目前,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主要应注意的问题是:其一,切实提高民族地区农村教师待遇。前几年的政策,例如,住宿制学校建设、/两免一补0等,多侧重减轻学生家庭负担,而对乡村教师的报酬,甚至连住房这种起码的条件都忽视了。其二,加强学校、社区与家庭的联系。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使基层民众切身感受到,发展教育本质上不是上级的事情,而是他们自己的事业,要使他们切实参与到学校的重大决策和日常发展之中去。其三,走稳健的发展道路。农村教育基础不厚,要因地制宜的稳步发展,不应机械比照内地片面强调达标,甚至大起大落地进行折腾式改革。其四,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强适用技术培训和转岗劳动力培训,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二、关于民族教育发展的质量与特色保障

(一)总体思考

在总体上,民族教育发展不能照搬内地模式,应针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化多样性,因地制宜。民族教育发展的实现形式上,必须因地制宜。这是因为,我们在调查中强烈感受到了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化多样性。例如,就农耕经济文化类型方面,民族地区要比内地要复杂,包括山林刀耕火种型、山地耕牧型、山地耕猎型、丘陵稻作型、绿洲耕牧型和平原集约农耕型等。应该注意的是,不仅各民族之间,就是一个民族内部亚群体之间文化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教育实践上要进一步重视民族内部不同地域、方言区等场境中教育的差异。根据调查,我们特别提出以下三点建议:(1)要重视课程的适宜性不仅要通过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使课程体系符合不同地方差异的需要,国家课程在民族地区也应适当地进行调适。尤其是对于民族授课学校,更应注意新课程改革的适宜性,特别是新开外语课程后,学生对/民、汉、外0三语的学习负担问题,在高考等关键评价中应逐步妥善处理/三语0问题。

(2)要注意政策措施的适宜性我们在调查中感到,同样数量的财政拨款,对内地和边疆地区所实现的目标大不相同,有时要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是由于西部农牧区自然环境恶劣、地广人稀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小、师生比小、交通困难、信息闭塞、管理水平低、师资力量弱、学生贫困面大,,等等因素造成的。

(3)更根本是评价的适宜性教育评价在当今教育发展中日益具有导向作用。因此,要使民族教育能够因地制宜地得到发展,还必须注意评价模式和评价体系的文化适宜性。关于民族教育发展的质量与特色,有些人认为,这两者是矛盾的,不可得兼。这主要是划一主义思维在作怪。若用文化适宜性评价来看,这是不矛盾的。民族文化适切性教育评价的理念,反对传统教育评价模式片面强调达标性、机械量化等局限,反对机械照搬内地模式和内容,必须尊重民族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地考评民族教育。这种评价既关注特色,也重视对民族教育质量的促进,对民族教育持续和谐发展的促进,从而使民族教育切实促进当地社会和所有个人的充分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民族教育发展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尤其是要兼顾质量和特色。因此,必须加强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其一,加快国家层面的民族教育立法,完善地方民族教育条例。其二,新近针对西部地区的政策不少,应进一步使其适应民族地区,尤其是环境恶劣、地广人稀的高原或山区。其三,师资方面,一是培训时要在保证一般的通识性和专业性内容,同时重视文化能力方面的培训,对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师也应如此。对于边远民族地区来说,不可简单地从内地/空降0师资,要重视对内地去边疆地区任教者在民族政策和跨文化能力等方面的培训。

(二)关于各级各类民族教育的革新

在基础教育方面,总体上,应从量的增长转移到质的提高;适当发展高中教育;要注意新课程改革在民族地区适应性问题,包括学生和教师的适应。职业教育方面,要结合民族地区产业机构调整、生态保护、民族工艺、民族文化产业开发、本地旅游业发展等方面,开设专业,办出民族特色。可适当灵活聘请合格民间艺人担任师资。由于许多民族地区地广人稀,生源不多,可采取普高与职高合办、普高增设职业技术班。更重要的是,民族地区应加强对学生的生计教育和文化适宜的生涯发展指导。在高等教育方面,由于民族地区/普九0的不断实现,尤其是高中教育迅速发展,因此要重视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问题。对少数民族学生加分录取问题,应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加强对边疆弱势少数民族学生的针对性,并注意借鉴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0(affirmativeaction)的经验教训。现有13所民族院校是专门举办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学府,应在保持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尤其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以适应社会转型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在成人教育方面,应重视两头,即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培训,重视农村劳动力转岗培训、实用技术推广、民族文化弘扬等形式的成人教育。总之,民族教育的发展应包括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充分发挥西部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中心、辐射作用,为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另一方面,各级各类教育中应重视使学生学会学习和自主学习,这样才能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

三、关于民族传统文化与教育发展的问题

历史上民族地区经历的文化变迁相对缓慢,多是内部发展为主,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和影响是极为有限。今天,不仅国内各民族的互动前所未有,而且我国各民族日益融入全球化的互动之中,因此这所导致的民族地区文化变迁是迅猛的。那么,在这种形势下,民族教育发展中该如何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呢?这里先谈谈双语教育的发展,然后再总体论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

(一)关于双语教育问题

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中民族特色最鲜明的部分,也是其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因历史、地域、文化等差异而形成了北方和南方两大不同类型。北方模式应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材和教辅资料开发出版、师资培训、升学政策等问题,正确处理好/民、汉、外0三语课之间以及/三语课0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理科教学质量。应注意的是,双语教育推行新课程改革,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就是评价问题。每一种类型内又分不同模式,例如,北方的民族授课就分内蒙模式、新疆模式和延边模式等,不可强求一律。南方少数民族汉语较为容易习得,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保护其民族语言。南方少数民族目前使用的民族文字大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新创或改进的,使用这些民族文字开展以/汉语授课为主,加授民族语0的双语教育目前主要在部分地区小学教育阶段中进行,规模还比较小,尤其是没定型,双语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存在着明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且少数民族各阶层对双语教育的态度不一,较容易受国家政策调整的影响。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必须注意的是,将语言学习与民族文化传承有机地结合,与学习者的生活结合,机械地学习语言是不够的。双语教育要以所有学生发展为本,不可机械地让学生学习语言,而影响学生的充分发展。无论什么地方,少数民族教育中必须高度重视语言问题,就是在汉语较为容易习得的南方村寨,儿童刚上学时,语言问题是制约学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关于一体化态势下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地区能否和谐发展,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是能否利用好本土民族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然而,随着一体化趋势的加剧,人类文化多样性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不少文化日益面临濒危或灭绝的境地。本研究对蒙古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传承的个案研究发现,学生对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缺乏足够的认识,传承过程缺乏规范性,面临传承断层的危险。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0政策实施表明,这是系统工程,要以灵活多样形式实施,尤其是要从学生身边获取各种活的资源,与学生成长和生涯发展有机结合。云南石林县5阿斯玛6传承表明,教育应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但应通过校内外非正规和非正式的教育方式,而非仅仅局限于课堂。进一步说,一方面,我们必须注意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合理继承和弘扬。文化传统在民族文化中居于深层次的、基础性的地位。可以说,文化传统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血型。因此,改革不能全盘否定传统,实际上也不可能完全抛弃传统。我们应把传统之精华转变为现实发展可直接承续的推动力量,并增强其造血机能。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将传统等同于过去。传统是一条流淌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河流。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并非水火不容,但二者间多少存在张力,所以要注意二者间的调适。因此,我们在民族教育改革时,要根据时代的要求,积极地赋予民族教育传统以新的内容和形式,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民族地区,人们的基本生存问题尚未得到根本的解决。那么,保护传统文化,还是解决人们的基本生存问题,孰先孰后?我们赞同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即只有从文化转型上求生路。所谓/文化转型0就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旧文化系统分化、解体而形成的一种既和旧文化传统有一定的联系,在总体上又有质的飞跃的新文化系统过程。这种文化转型的结果不应是民族文化的消失,而是传统文化在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中革新和发展。也就是说,在贫困地区,不能机械地保护民族文化,必须应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地进行文化传承。

四、关于新时期民族团结教育的深化

新近5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6(以下简称5纲要6)的颁布,是我国教育领域在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件大事,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其实,我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教育法等法规中,都重视民族团结教育。但至今,其效果与政策要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原因何在?我们认为,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重要一点就是,理论上阐述不足,实践形式主义过多。这主要表现在,有关的理论和实践都对民族团结的深层机制未有应当的重视。这个机制最关键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文化互动涵化、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调谐。

民族认同是与其他群体互动时而形成。少数民族儿童进入中学后,与各民族交往更广泛深入,会更显著地面临双重的文化认同问题)即本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问题。我们对南北方汉语授课学校和民族语言授课学校调查的结果表明,少数民族中学生对文化多样性抱较强烈的整合态度,而且是主流。而消极态度,诸如主张完全汉化、否定本民族文化的倾向(即同化),或者主张民族自我封闭、否定汉族文化的倾向,或者对本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都否定的倾向,都较弱。

汉族和少数民族同学间交往的主流是健康的。这符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较好实施了民汉平等共同繁荣团结进步的民族政策极为有关。基于上述研究,对于民族团结教育深化的建议是:

其一,加强民族关系史的普及,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地形成的必然性,增强国家认同。

其二,正确处理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关系,以健康的族群认同促进健康的国家认同。一方面,坚持国家认同。另一方面,充分认识族群认同的意义。族群认同将民族性与渊源和文化相连,是因历史长河积淀而成的一种深层文化,因而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象征的、情感的、原生的或非理性的。有族群存在,就会有族群认同。族群认同在少数民族成员的自我概念和心理机能发挥中居于中心地位,尤其是对于那些在政治、经济和媒体中显示出较糟糕状况的民族或文化的成员,更是如此。更重要的是,健康的族群认同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健康的国家认同。涵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健康的文化互动这一涵化过程中,个体变化可以是双向的,即在习得新文化的同时,不必失去自己原有文化;个体最终可能或多或少具有两种文化,并不同程度地参与到两种文化之中。这对保护文化多样性和建设和谐社会是极为有利的。

其三,继续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不只是穿服装、演歌舞、吃食物等外在的形式,而是进一步将各族优秀文化融入各种课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各民族文化的灿烂和深邃,尤其要实现费孝通先生所谓的/文化自觉0,即要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文化,认识其他的文化,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

其四,弘扬中华民族/和合0传统,审慎对待西方多元文化主义。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形成基本上是自成体系的,其中民族关系与西方基于殖民和种族压迫历史地形成的民族关系有本质区别。多元文化主义尽管在西方语境有其进步意义,但现已流于/政治正确0策略,其文化概念封闭,忽视政治经济关系的调整,因此新近陷入危机,连欧美的许多少数民族人士也不认可。

其五,还应使各族学生认识到,过去的文化概念在今日日益暴露出一个局限。这就是,认为文化是一个疆界分明、内部连贯匀质的铁板式实体,忽视文化内部多样性,以及文化间的互动与借鉴。要注意,在当今,任何族群的文化是疆界模糊、内部混杂的动力系统。尤其是在我国,自古以来各民族彼此借鉴,今天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其六,加强对各民族(包括汉族)师生和干部的民族团结教育。过去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主要是针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教育部门和学校。这虽然是必要的,但根据/三个离不开0思想,显然是不全面的。更为重要的是,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不只是简单的各民族如何和谐相处的问题,而是通过民族团结教育这项政治性强、政策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的教育工作,使我国各民族成员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懂得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知识以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从而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从而增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最后还应指出的是,要加强对新近民族教育政策实效的深入研究。我国新时期已经出台了不少民族教育政策,如何贯彻执行的?其实践效果具体如何,与政策预期目标有无偏差?为何会产生偏差?这都需要将政策作为一个过程,加以严谨的研究。

作者:常永才哈经雄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社会转型期民族教育的前景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mzjylw/63211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