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职课程改革初探(共4篇)范文

高职课程改革初探(共4篇)范文

时间:2022-02-26 09:20:06

高职课程改革初探(共4篇)

(一)

一、高职课程体系现存问题

分析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是进行课程改革的首要条件,对于高职课程的改革,我们进行了如下3个方面的调查和分析:

(1)国内外高职课程改革的历史与现状;

(2)企事业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

(3)高职专业课程设置。在此基础上,对现阶段高职课程存在着的问题做出科学诊断,我们发现:高职课程受学科体系影响仍然很深;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有限;理论和技能难以衔接,对工作的整体和系统的把握更是“可望而不可及”。改革浅尝即止,难以深入;注意过程和局部,忽略工作的系统化。其结果必然导致改革流于形式,存在表面化的倾向,重视个别技能的掌握,缺乏对工作整体的把握,不利于培养学生岗位技能的全面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

二、高职课程改革思路和探索

课程建设和改革是一个知识、技术系统,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等方式,对相关高职院校开设课程进行调查咨询,为课程改革优化提供了依据。

2.1课程分析改革。

在“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深入各类组织中进行系统调查,了解实际工作岗位情况,进行任务目标、应用环境和课程内容分析。在分析工作系统一般工作任务的基础上选择那些连续的、典型的、有迁移意义的工作过程,对其总体目标和责任进行分析,说明各项工作过程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分目标、能力和任务量表。

2.2课程设计改革。

在课程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制定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设计课程内容结构、设计实践环节、选用编写教材、优化第二课堂。课程标准应充分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体现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成果,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成为课程教学、评估、教材编写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设计课程内容结构,实践教学内容应与理论教学相配套,形成完整体系,突出产学结合特色,能很好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并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接轨;选用符合教学标准要求的高职高专教材和参考资料,选用教育部、省教育厅推荐教材和获奖教材,针对目前高职课程教材注重理论和内容滞后的状况,针对中小型企业工作的特点,编写突出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实务类教材;优化第二课堂建设,延伸课内教学内容。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满足真实岗位需要的一线应用型人才。

2.3课程实施改革。根据课程标准实施课程教学改革。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运用各种灵活的方法实施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模拟法、现场教学法和集中实训法等方法加大训练强度;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介,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室、实训室、网络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教师在线答疑、辅导,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动高职院校建立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环境;有效控制工作任务教学和实践进程,采用多元灵活的考核评价方式,建立学生“自我参照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2.4课程评价改革。评价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指挥棒”。课程评价应遵循课程改革“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基本理念,建立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有助于教师反思与提高,有助于实现课程改革总目标的评价模式与方法。重视综合评价,既要关注目标的程度,又要重视对教学过程中的活动与事件的评价,评价标准要兼顾共性和个性,关注个体差异,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包括授课教师、教师同行、学生、学校督导、企业指导人员等。将课程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质量评价建立在学生已学到的技能和以工作为基础获得的职业能力上,综合评价课程绩效。

作者:张瑞华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

(二)

一、在高职院校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意义

高职教育的直接意义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因此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其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能够使双方的优势互补,使高职院校的理论研究与人才优势给企业输入新鲜血液,同时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和实操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缩小产业和理论知识的差距,能够是职业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国务院和教育部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的前瞻性导向给高职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高职院校在就业为导向的大前提下,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就业率给出了明确的指示。在此情况下,订单式教育模式应运而生,订单式教育模式既满足了企业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的需要,又提高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验的积累,和借鉴国外先进的高度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经验,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以及我国社会对于现阶段人才的需要而形成的全新的教育模式。这种极具针对性的教育模式颠覆了我国传统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僵化、单一、与社会实际脱钩等弊端,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订单式教育模式需要校、企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学校以企业的实际需要来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在企业能够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氛围、工作要求、技术要求等,给企业创造了更高的社会价值,同时也给学生自身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给学校带来了更好的社会效益。订单式培养模式改变了传统高职教育中的粗放式、普遍式的教学模式,使人才的培养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精细化,而且人才培养的目标十分明确,培养出来的人才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也更强,对学校和社会的贡献更加高效。在十分追求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的当今社会,订单式教育模式使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就能在企业创造效益,无需再经过漫长的人才培养期,企业的人才需求得到了满足,学校和学生与企业实现了双赢。

二、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模式的优势

1.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模式极具针对性

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模式是以企业的实际对于人才的需求而定制课程、定制学生的培养目标,学校和企业共同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这种定制型人才培养模式使传统高职教育中的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脱钩的问题不复存在,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使企业在学校的人才的精准输送中获得了所需要的人才,企业能够更健康、快速地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使学校在人才教育和课程设置上不再盲目跟风,提高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效率和资源的利用效率。

2.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的专业定位准确性高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的招生工作、人才培养工作不再是学校凭估计、预测来确定。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中,造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专业设置不合理和招生数量的随意性造成的,传统高职教育中学习热门专业的学生过多,而造成了人才过剩现象的发生。例如成都某职业技术学院因学校任务信息工程比较好就业,结果大量招收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而其它高职院校也纷纷效仿,其结果导致当届大量信息工程的毕业生难以被社会中的就业岗位消化掉,导致许多学生“毕业即失业”。订单式教学模式在招生和专业学生数量的确定上更有针对性,避免了传统高职教育中学习热门专业的学生过多,而造成了人才过剩现象的发生。同时订单式教学模式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实施教育活动,为企业量身定制的人才能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快地适应企业的生产和发展需要,使学校和企业实现了无缝过渡。

3.订单式培养模式加强了学校的实习实践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而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因为资金、土地等实际因素的限制,对于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实习实践的机会常常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许多学校不能建立自己的实习、实践基地,因此学生在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后,常常理论由于、实操不足。订单式培养模式加强了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为学校提供了实习、实践的机会,并且也可以为学校建设实习、实践基地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例如武汉部分高职院校与当地信息、软件企业联合建立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教学基地里,学生可以为企业做一些相对简单的外包服务工作,如简单的软件编程、程序维护、测试、体验等工作,通过这些实践,不仅可以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学生也通过在校内、校外实践基地的锻炼提高了计算机应用水平,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高职院校在实施订单培养模式的实践思考

尽管订单式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就业上具有诸多优势,但由于实际操作中的偏颇与社会实际状况,仍存在一些制约高职院校订单培养模式课程改革发展的问题。

1.重视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应关注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职院校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使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使学生能够很快适应社会、企业中的生产需要。与此同时,由于高职院校过分关注专业技能的培养,许多基础文化课程不受学校和学生们的重视,在以就业为根本导向的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导向下,许多文化课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被减少甚至被取消。这种做法短期内看来是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给企业创造了更高的价值,而从长远的角度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反而下降了,这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发展都十分不利。

2.订单式培养模式应实践与理论并重

在教育理论中,理论是指导实践的最佳方式,没有理论的指导,实践由于在没有航向的大海上盲目前行的船只。同样实践也是检验理论、验证理论并促进理论发展的最佳方式,哲学上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高职院校在广泛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过分重视实践,把就业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对理论课程的教育与学习过于轻视,导致学生忙于机械的操作与实践,而对其中的理论十分茫然。学生的理论基础十分薄弱,必将导致学生在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后,难以适应企业、行业技术的发展,创新能力低下,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3.高职院校应注重师资力量的建设

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扩招,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却跟不上扩招的步伐,表现出师资力量缺乏、师资队伍建设投入不够、师资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被充分暴露出来。尤其在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许多高职院校与企业签订了相应的人才培养协议,而高职院校由于师资力量建设滞后,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要求,因此导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通常是其它高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在基础教学上能虽然够满足教学需求,但面对不断告诉发展的专业的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高职院校的教师由于实际行业领域工作经验的不足,则表选出捉襟见肘的尴尬。高职院校的教师通常表现出高学历、多证书的特点,但由于“从学校到学校”的师资选拔模式,使教师没有经过工厂、设计院、工地等一线工作实践中的锻炼,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常常表现出力量有余,实践不足的缺陷。这也影响了高职院校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使高职院校的学生无法学习到真正在实践中有用的技能,仅凭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

4.订单式培养模式中应关注校企双方的利益协调

订单式培养模式的首要条件是校企合作,合作中校企双方难免存在利益协调难以达成一致的问题。许多企业凭借自身的产业优势和企业的知名度,在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中对高职院校的干预过多,制约了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影响了高职院校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五、结语总之,在高职院校实施订单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前景是美好的,过程是曲折的”。尽管订单式培养模式有诸多优势,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应当有针对性地解决,才能在高职院校订单培养模式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苗晓娜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三)

一、高职教育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特征

1.教学组织制度化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打破了原有的学科导向思维,以行业的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来选取教学内容,设置课程顺序。这种课程体系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等特征,在实施过程中必然要求有一套涵盖教学内容选取、教师人事管理、教学监控评价等多方面的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来统筹协调,确保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机制上,更加灵活和有弹性,按照行业的工作流程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情境、项目指导;在对教师的人事管理上,由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所具有的职业性特征,有时候一门课程涉及到多个场地、多个情境、多位教师,因此在对教师的津贴分配、绩效考核等方面需要突破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2.教学方法多样化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的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其有效实施的基础是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互动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分组讨论、实地调研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传统的以讲授知识为主转向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主。强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应变技能。

3.教学环境一体化

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下,加强学生与行业的实际联系,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和发展后劲被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因此,为学生创设与工作现场环境相一致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充分感受到全真的职场环境,对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各种能力是十分有利的。在教、学、做一体的职场环境下,学生通过边学、边练、边思考来实现理论知识的获得和实践技能的养成。

4.考核评价多元化

有别于传统的学科课程考核模式过于重视书面考核,基于工作过程高职课程体系的考核评价方式更加多元化。首先,体现了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特色。评价的主体既有任教老师、学习小组成员等内部成员对学生某一课程的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运用能力等做出评价,更有学生实习的企业、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外部成员对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加以测评。其次,将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起来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另一大特色。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使两者有机结合、融会贯通,能有效地避免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与行业工作实际相脱节的弊端,使学生在毕业后就能持证上岗,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二、高职教育实施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途径

1.校企互动,构建符合行业工作实际的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决定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构建课程体系是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只有在校企双方实现充分而有效的互动的前提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得以丰富和创新,课程体系才能更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的参与程度决定了高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校企互动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比如酒店管理专业,可以请酒店企业参加多种形式的涉及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等内容的研讨会,听取酒店业内精英和技能高手的建议,及时掌握酒店行业的最新变化情况,进而适时调整课程体系的结构及教学内容;邀请酒店骨干直接参与课程的研发,尤其是在真实的工作场景设置、学习情境创设、工作案例获取等方面,充分发挥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家的能力,使课程体系开发取得预期的效果。

2.多管齐下,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教育执教能力

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里,单纯性的知识传授和理论灌输已经难以满足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人才的目标,而是把使学生掌握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能力放在了教学的核心位置,这就对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执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要站在长远发展的高度为教师的角色转变提供有效的平台,通过吸引具有企业背景的专业人才、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等多种途径为专业教师和企业、行业组织之间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鼓励骨干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或短期学习,提升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结构和水平,同时,也可以聘请企业的业务能手来学校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强化专业教师的双师内涵。专业教师首现要主动转变自身角色,从授课者转变到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次要抓住各种与行业密切接触的机会,了解行业的发展态势、各岗位的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强化行业知识的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

3.课证融通,开发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教材

教材是知识和技能的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沿用学科体系下的课程教材,有的甚至和普通高等院校采用相同的教材,没有体现出高职教育在类型和层次上的特色。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下,能否开发出顺应课程体系要求的、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教材显得尤为重要。在教材开发的内容上,可以考虑和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由于职业资格证书更直接而准确地反映了企业实际工作的标准和规范,所以如果能将这些职业证书的考证要求和课程教材的编写融合起来,就能实现高职教育所要求的“理论—实践—技能考证”三者有机融合。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率,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就教材开发的流程来说,可以采取分阶段实施的方法,在前期将课程内容以讲义的形式试用,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企业专家的反馈意见进行多次修改,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后期可考虑经由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样能够保证所开发教材的及时性、实用性。

4.三位一体,建设兼具教学、培训、对外经营等功能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实训场所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依托,高职院校的实训场所虽然与真实的工作场景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受到资金、场地等因素的制约,无论是在软件上还是在硬件上都与真实的企业工作现场有较大的差距,这显然很难符合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学习即工作”的理念。比如酒店管理专业的模拟客房、模拟酒吧等实训基地可以进行重新定位,将其打造成为融实践教学、社会培训和对外经营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这样就能使教学内容与真实的工作融为一体,真正实现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作者:孟铁鑫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四)

一、课程改革应在基本策略上秉承优良传统

中华文明沿承五千年,内涵邃远,博大精深,其育人之功,万言难书。但新课程改革对人文教育的文化传承不够重视,而一味热衷于西方时兴理论。实际上,我国传统人文教育大巧若拙,许多教育思想与现今西方现今教学理论不谋而合,如启发式教学就源于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思想,与西方教育家反对“注入式”教学的主张相契合,它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相一致,是值得继承的。而且,我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教育思想具有时代价值性,如儒家思想崇尚自律、和谐,自律有利于开发智力,和谐有利于合作学习,这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一致,应该得以继承。另外,我国基础教育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比较重视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也受到国际范围的广泛关注与好评,是经过实践验证的科学经验,应得到继承与发展。课程改革应当是一种渐进、渐变,不应对传统教育进行全面的否定,而应在传统教育基础上取其精华除其糟粕,使其得到不断的完善。我们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充分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教育理论,从而使基础教育得到完善与发展。

二、课程改革应在核心目标上提高知识地位

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更重要还在于传授学生知识,素质教育仍然应该把对知识的传授作为教育的主要职能之一。认为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是对素质教育的曲解。知识是根,能力是芽,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就不可能培养出卓越的能力,失去了知识的支撑,能力只是空中楼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方向、是目的,但是万丈高楼平地起,对基础知识的传授还是应当成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但是,缺乏对能力的培养,一味地搞知识教育也是不得当的,知识与能力不可偏废。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拥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虽然在当今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飞快,但更应该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因为,只有拥有良好的知识素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跟上知识发展的脚步,拥有广播的知识视野,从而全面提升自身能力。

三、课程改革应在教学方法上提倡百花齐放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获得身心全面发展的方法。教育方法是以一定的教育理念为指引的。在同一个教育理念之下,可以采用多种教育方法。这些教育方法从不同方面体现出教育理念的基本精神。比如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教育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态度、注重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多种教育方法以达到以上教育理念。全国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应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只有适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可取的,并不是来自西方的先进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具体来看,探究式教学方法、研究式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等新式教学方法,都是“先进”的科学教学方法,但是接受式教学方法、自主式教学方法、记忆性教学方法等传统教学方法,也有其合理性,也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的好方法,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可以说新式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各有千秋,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合理选择,只要是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它就是先进的、适宜的教学方法。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祖国建设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而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改革一定要植根于我国文化基础,与时俱进,和社会发展同步,任何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想法都是不科学的,课程改革一定是一个渐变渐进的长期过程,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探讨并改正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适应时代的发展,符合时代的要求,为我国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助力,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科学健康地发展。

作者:习红英单位:吉林省吉林市教育科研所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职课程改革初探(共4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kcgglw/63936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