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思路范文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思路范文

时间:2022-03-10 03:04:01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思路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概述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涵义

高等教育国际化通常是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即一个国家面向世界发展本国高等教育的思想理论、国际化活动以及与他国开展的相互交流与合作。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现象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欧洲古老大学开创的国际化活动,现代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则产生于50年代的美国,1966年美国还率先制定了《国际教育法》。在70~80年代,随着政治、经济、贸易以及科学技术和情报信息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得到世界各国的理解和重视。本文探讨的是现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它既不同于古希腊的大学作为跨文化学习和国际教育的先驱所具有的国际特征,也有别于近代大学(如巴黎大学、波伦亚大学等)以及19世纪德国大学(如柏林洪堡大学)作为世界教学和科研中心而拥有的国际教育与合作的国际化现象。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潮的发展

1945年的联合国宪章把教育视为促进不同文化和种族间相互理解的重要工具。美国国会通过的《1946年富布赖特法》则规定把美国在海外的剩余财产(特别是二战结束时的战争物资)作为资助美国师生到国外学习、讲学和研究基金,同时还规定设立奖学金计划,旨在支持外国学生、学者和研究人员到美国学习、进修和从事科学研究,这也就是《富布赖特交流计划》(FulbrightExchangeProgram)。此后,美国又先后制定了《美国新闻与教育交流法》(1948年)、《国防教育法》(1958年)和《国际教育法》(1966年),《国际教育法》第6条在支持现代外语教学和地区研究中心的有关规定中指出:“除进行现代外语教学外,还要开展历史、政治学、语言学、经济学、社会学、地质学和人类学等必要学科的教学,以便使学生全面了解用此种语言的地区和国家。”《国际教育法》进一步指出:“在促进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中,有关其他国家的知识是至关重要的……要确保这一代和未来几代的美国人在整个有关其他国家、人民和文化的知识领域,有充分的机会并在最大可能的程度上发展其智力……”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卡内基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理事会主席克拉克•科尔关于国际教育必要性的阐述则更具代表性,如:“知识无国界”、“教育原本关注的是整个世界”、“拥有众多良好全球意识大众的国家将在国际上占有优势”……他提出:在课程设置中更加注重全球观点和语言教学;继续鼓励外国留学生来美国学习;承认国际研究学术成果的重要性;开发国际教育必需的专门人才和图书资料;联邦政府要改善和鼓励开展国际教育的方案……美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自70年代末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推动了其他国家。196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2届大会通过了广泛开展国际教育合作的建议。

1968年国际教育局(1925年在日内瓦成立的民间机构)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下属机构,此后,国家间的教育协作和援助活动便开展起来。1966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为文部省提供的咨询报告中明确指出:“处于世界政治和经济中的当代日本人,必须充分地面向世界,面对世界的复杂形势,日本人应成为世界通用的日本人。”之后,日本学术界和政府乃至产业界对大学国际化问题展开积极研讨,日本著名学者天野郁夫和喜多村和之多人曾进行系统研究,后者撰写的《大学的国际化》(玉川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提出建设性的见解,即大学国际化的三性原则(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中国自1978年起逐渐恢复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1985年5月27日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要总结我们自己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同时注意借鉴国外发展教育事业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要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加强对外交流,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建立在当代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之上。”此后,中国高校的国际化活动得以快速全面展开并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绩,尽管我国还未正式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思想和具体方案。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国际联网)而快速健康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发表的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文件中,已将关于高等教育的主题词改为:质量、针对性和国际化(而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为质量、针对性和效率)。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特征

1.教育目标的国际化

教育目标就是通常所说的培养目标。教育目标的国际化,实际上就是培养面向世界的通用人才,这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第一大特征。如前所述,1966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国际教育法》充分表明了美国政府支持开展国际教育和推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意愿。当时出台的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主张学生加强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民族乃至风土人情的了解,使自己成为国际问题专家。日本文部省的教育咨询机构——中央教育审议会也于1966年明确建议文部省适应大学国际化潮流并努力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中国的高等教育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入改革和发展阶段,我们再次放眼世界,在大力培养复合型和外向型人才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2.教育内容的国际化

教育内容的国际化,主要是指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国际化,也就是说通过增设有关国际教育的专业或在原有的课程中增加相应的内容,以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据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调查资料,自1970年起,在美国四年制大学的普通教育课程中,西方文化、第三世界研究、国际教育等具有国际内容的课程,逐步受到学生的欢迎。约40%的院校规定学生至少在西方文化史科目中选学一门课程,4%的院校要求学生至少在国际/全球教育科目中修读一门课程,3%的学校则规定学生在第三世界科目中选择一门课程。70年代中后期,美国高校的国际教育一度受冷落,但80年代以后,有了明显变化;1985年,上述三个相应百分比分别增加到45%、14%和7%;到1989年,美国77%的四年制大学和46%的二年制院校已在普通教育课程中至少开设一门含国际内容的课程。日本的许多大学根据政府关于推进大学国际化的政策,或积极开展外语(特别是英语)教学,或创设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等新系科,或增设信息科学、比较文化学、西洋文学、非洲文学、西洋人、亚洲史等有国际化内容的课程。此外,日本高校还积极开展国际(或区域)研究,提倡并推行国际理解教育。

中国的高等院校在教学改革中逐步调整并增设有国际内容的专业及课程,70年代以来先后出现的“外语热”、“外贸热”、“计算机热”、“MBA热”就是很好的说明。以复旦大学人文/社科本科专业的发展为例,先后增设了世界经济、企业管理、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企业管理、经济法、国际经济法、财务学、会计学、房地产、博物馆学等新专业。人文社科专业从1979年的15个增至1993年的33个,基本上改变了偏重传统理论学科的局面;1994年以来又增设了投资经济、旅游管理、广告学等新专业。同时,复旦还特别强调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能力,例如,要求本科二年级学生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后,继续学习专业英语,使四年内外语教学不断线,这种教学计划及内容对培养深谙本国文化及异国文化的国际型人才大有裨益。教育内容国际化的另一重要现象,是带有国际研究或区域研究性质的新专业普遍开设。国际研究是一项跨学科、跨国家而范围广泛的活动,如当今世界关注的人口与粮食、环境与污染、卫生与保健、人权与法律、交通与能源等一系列有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就需要许多国家通力合作共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引进到大学专业和课程中。比如,斯坦福大学设有人类生物学课程,初看,人们以为是生物学专业课程,实际上给学生介绍的是诸如人口、饥饿、污染、自然资源保护、卫生保健和救援等问题。在这方面,复旦大学在综合知识类课程(面向文理科学生)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如新开设的“化学与人类”、“全球社会学”等课程,均深受学生欢迎。

3.教育合作的国际化

教育合作的国际化主要包括师生互换、学位等值、学者互访、国际联合办学、合作研究、学术会议等。现仅以互换留学生和学位等值为例加以说明。古今中外的高教史证明,选派本国大学生到高等教育相对发达国家留学,以及接纳外国留学生是借鉴他国经验的良方之一。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接受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在美国学习的各国留学生,1995~1996学年达到453787人。日本自80年代起逐年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1984年至1990年,留日外国学生人数翻了两番,1991年再增至4.5万人。中国目前已是世界上接受留学生较多的国家之一,居第八位。1980年,我国高校刚恢复招生留学生,仅接受1381人,改革开放之初至1996年底,我国先后接受了来自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1万名外国留学生,其中1996年一年就达4.1万余人,创历史最高纪录。学位等值也是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欧洲委员会在50年代组织20多个欧洲国家先后签订“中学毕业证书等值问题的欧洲公约”、“大学学历等值问题的欧洲协议”、“大学毕业证书及学位承认问题的欧洲协议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领导签署了多个大学学位和证书等值的地区性公约,如拉美和加勒比地区(1974年)、阿拉伯国家与地中海沿岸欧洲国家(1976年)、阿拉伯国家(1978年)、欧洲地区(1979年)、非洲国家(1981年)、亚洲与太平洋地区(1983年)。

包括所有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以色列、俄罗斯在内的50多个国家已在里斯本国际高教会议上签署了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的协议。人们希望在世界范围内推行大学学位与证书等值,尽管这涉及到许多细节,也有不少障碍。综上所述,不少国家已把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战略目标之一。主要是因为,这不仅对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乃至政治和外交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积极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国家来说,还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收入。比如,美国1994~1995学年从45.26万名外国留学生身上共获取70亿美元的学费收入,加上这些学子每年的38亿美元生活开支,年收入就达百亿美元。英国1992~1993学年从9.59万名留学生身上获取15亿美元的经济收入,是同年英国煤、电、天然气出口总额的2倍多。澳大利亚1995年接受了6.4万名留学生,收入达12亿澳元,据澳政府拟定的规划,2001年将招收15万名外国学生,创汇额将达30亿澳元。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较高国家的经验借鉴(限于篇幅,内容略)

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之路

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涉及培养目标的制定,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国际间师生、学者的互换与交流,学分互换与学位等值,以及国际间的教育合作与援助等。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根据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之路。

(一)尽快确定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必须从思想、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入手,创造条件,与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接轨。

1.增强国际化意识主要指在思想和观念上有所突破,有所前进。我国应该不失时机地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思想,(比如《高等教育法》中就应有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思想的表述。令人欣慰的是,国务院1997年第5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草案)第九条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但是还没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表述。在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在实施“211工程”的进程中,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既使我国的高等教育适应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为世界和平和进步事业作出贡献。所以,我国的各级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全国重点大学,都应该在思想观念上明确和增强高等教育国际化意识,这是进一步落实“三个面向”指示的需要,是使我国更加适应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科学技术、情报信息国际化和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文化,借鉴国外发展高等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知识、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认真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明确自己的座标位置,改革和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并迅速与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接轨,是我国重点大学,特别是国际大都市的重点大学,义不容辞的责职。

2.建立相应机构有了思想上的充分准备,有了观念上的根本转变,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显然是重要的客观条件。美国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除全国性的美国国际教育协会之外,87.5%的四年制大学、学院和75%的二年制学院设有专职官员负责高校的国际化活动。而发展中国家墨西哥也于1993年成立了国际教育协会。常设的组织机构能够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和专门研究,使国际化教育目标及有关措施、专业和课程内容的国际化、师生互换与交流、学分互换与学位等值、校际合作与共同研究等一系列活动具体化、标准化、系统化。具体而言,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似可设立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办公室。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也可增设类似的机构,以便在创建一流城市、一流教育的过程中,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因为有关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既包含政策性很强的战略思想,又涉及国际教育与合作的具体事项。

(二)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之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确立与实施,也就是说,必须根据综合国力和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之路。

1.加快“211工程”建设步伐

“211工程”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点建设工程,我们应该在重点建设100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点的过程中,首先建设好10所左右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我国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思想萌生于60年代初,教育部于1960年2月9日至12日在天津召开的重点高校座谈会认为:全国性重点高校,不但要在同类的高校中起带头提高教育质量和科学水平的作用,而且应在3~8年内,力争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高等学府。由于历史原因,计划未能实现。历史发展到今天,在全国现有的96所重点高校中,我们应该也完全可以把少数学校办成世界一流水平。国家应在教育投入、经费支持、办学自主权等方面,进一步采取倾斜政策。比如,可以在按学生人数下拨教育经费的基础上,对少数重点高校继续增加投资,这是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条件。而重点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应该进一步加强国际化意识,瞄准世界一流大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准,使其学分、学位和文凭得到国际承认。建成部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国高等学府,不仅能大大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也有利于与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迅速接轨。

2.扩大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众所周知,各国的著名高校(含国立、公立和私立著名大学)都十分注重发挥国际交流与合作这一主渠道作用,推动国际间和校际师生互换、学者互访、合作研究。地处国际化大都市的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应该也必须在推动以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国际化进程中作出应有贡献,现仅以复旦大学为例:复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少数大学之一,1990~1991学年被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列为中国接收外国留学生最多的3所大学之一(其它2所是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复旦自1974年率先恢复招收外国留学生以来,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1984~1995年复旦共接收了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长期留学生3888名,短期留学生2622名,现在每年在读的上述两类留学生分别为600名和500名;1985~1996年共主办过91次国际(或地区)学术会议;1979~1996年先后与82所外国大学签署校际交流协议。“九五”期末,复旦在读的长期留学生将达800名,其中学位生至少达70%(复旦可向留学生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其中硕士生和博士生占30%。到2010年,复旦的留学生人数将达1200名,占在校学生数的15~20%,即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通常水平。当然,我们不必一味与外国大学攀比,但是,少数几所重点大学,应积极挖掘潜力,尽可能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为推动重点大学对外交流与合作,似可参照国际惯例:

(1)适当扩大“中国托福”考点,既适应世界性的“中文热”,又满足我国部分重点大学留学生教育起点较高的需要。1991年开始在海外推行的由国家教委批准实施的初中等汉语水平考试鉴定工作深受外国大学生的欢迎,但测试考点仅限亚洲、欧洲和北美国家(共15个)。鉴于目前全世界60多个国家的上千所高校设有中文系或中文专科,考点还可进一步扩大。笔者认为,上海市教委可与国家教委联合在海外开设考点,既满足报考中国高校的外国大学生的需求,又能提高这些大学的知名度。

(2)适当提高留学生的学费,减少非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在扩大高校招收留学生自主权的同时,允许重点大学适度增收留学生的学费。众所周知,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所收学费都比其它高校要高。

(3)适度推行社会化服务,减轻学校在留学生食宿方面的负担。世界上很少国家向外国留学生提供住宿,而我国是向留学生全部提供优于本国大学生的宿舍,正因如此,我国的大学无力扩大留学生数,以复旦大学为例,要将留学生扩大至800~1200名,宿舍需扩大1倍,这是不小的负担。如果改为社会化服务项目,复旦便能更加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将向留学生开放的专业由目前的38个增加到本世纪末的50个,上一个新台阶。当然,留学生宿舍的社会化服务涉及的问题较多,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分析研究,探寻妥善有效的服务手段。

3.增设国际教育课程

国际教育课程是跨民族、跨文化的教育,我国的重点大学应当把大学生培养成既具有国际知识又拥有国际眼光和国际情感的综合型人才。只有理解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和认识自己。同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重点院校,应该尽快开设国际理解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和平教育、终身教育和环境教育课程。世界一流大学以及争创世界一流的大学,既应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心,又要培养他们的国际情感;当代的大学生应该成为国际型人才。

4.加强对外汉语教育

前文已经谈及提高对外汉语教育水平的问题。这里主要讲的则是到“汉语热”的国家,到华侨集中的国家开设中国语言学校,更直接更有效地为外国人、海外华人服务。受主客观条件限制,海外华侨及其子女(包括海外中国留学生的子女)常被汉语教育及国情教育所困扰。多数老华侨的子女生在异国他乡,无法用汉语表达思想。然而这些炎黄子孙,都希望学好母语。所以只要有人(台湾人居多)开设汉语学校或汉语训练班,他们都会踊跃参加。其他海外华侨较集中的地方也有类似情况。我国的高校特别是重点大学,似可与外国大学(特别是“汉语热”、华侨多的国家的大学)合作办学。我国约有300所高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其中不乏知名度高、师资力量雄厚的重点大学。合作办学的方式应该是我国的大学走出国门,与外国大学(也可以是企业)合作,或开设中国语言学校,或开办短训班,既讲授汉语,又举办各类讲座(介绍中国的国情及发展趋势)。条件成熟时,还可在海外开设分校。邓小平同志说过:“中国执行的开放政策是正确的,得到了很大好处。如果有什么不足之处,就是开放得还不够。我们要继续开放,更加开放。”愿以此与高教战线的同仁共勉。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思路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jyzylw/59311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