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生命教育的哲学研讨范文

生命教育的哲学研讨范文

时间:2022-04-09 10:41:27

生命教育的哲学研讨

一、现状审视:生命教育的理性反思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高歌猛进的推动下,实现了人的一次巨大解放。但是,当下一个客观事实是现代人的生存危机使其失去了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观照,尤其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严重忽视了生命的本真存在。据有关权威调查显示,在我国,排在第一的是孩子的成绩,第二的是孩子的健康。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当下教育“生命缺席”的悲惨境遇。学生的精神家园如何安顿,生命的价值如何突显就更是难以得到恰当关切。人作为追求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精神存在,审视生命教育的实然,追问生命教育的应然势必成为必然。

审视当下教育现状,在理性片面发展的宰制下,理性的工具属性空前弘扬,人面临着一个被物化的危险境地。而现代的工具主义的教育语境是“目中无人”,教育不是人本身的发展而是社会与政治的附庸工具,其片面追求人的工具理性,扼杀了生命的整体性。于是,人成为物的依附者,生命本真在发展中趋向沉重,教育的人学空场造成对生命关怀的冷漠,不仅远离了人,而且遮蔽了人的生命。唯理性教育过程,过分凸显了知识的社会价值与工具价值,而对人的精神成长与人格养成等内在价值追求漠视,知识的功利主义空前高扬,知识本身成为目的,它控制了学生的肉体与精神,本应是关注人的教育过程却真实地成为了人存在的异化力量,学生被迫服从知识的控制,成为知识的“奴隶”,在一定的目的和手段操练下加以某种普适性的活动,学生被规约于预设的牢笼。尤其是当下,单一的学习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已背离了教育本身的意蕴,学习过程不是寻常意义上的教育,而是在教育当中附着了外在的功利性的实践表征。

应试教育的日益推崇、升学考试的多重负荷、教育评价的人为化和主观化,使学生“异化”为一种“工具性”抽象存在,巨大的生存与精神危机使学生失去了对生命意义的关照与精神的放逐,严重的“生命失场”凸显于真实的教育实践时空。一个不争的事实,当前教育的一个巨大盲区,对人最重要的生命教育被漠视,教育原有的根本性东西并没有真正被触及。具体个人的生命状况仍然很不乐观,我们的教育常常无助于学生生命尊严的提升,却有愧于学生生命尊严的失落。教育视野中出现的恰是对生命本真的一种漠视、扭曲与异化,生命世界的肢解、生命情感的漠视、生命体验的消解、生命意识的失落,这不仅使学生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还导致诸多学生漠视他人与自我的生命存在价值。这理应引起我们对教育的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忽视了自身的逻辑起点———人的发展。教育应不应有生命的意识与人文关怀?毋庸置疑,关注生命教育,予生命教育以必要的关怀,进而成全每一个生命个体人生意义的生命教育的诉求便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使然。

二、突破回归:生命教育的使命诉求

站在生命的视角关注教育的发展,反思现代教育场域中人的生命缺失的境遇,从根本上重新认识教育实践的应有状态,在教育视野予生命教育以必要的人文关怀与重新审视乃教育应有的使命与责任诉求。可以说,生命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在今天不仅有其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在实践上也是一场深度的革命。开展生命教育,旨在弥补现行教育制度中偏重理性教育,忽视人文教育之不足,从而让学生对生命的孕育、生命的发展有所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有所感悟,从而生成正确的生命观,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彰显生命的智慧,安顿生命的精神家园,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促进和培养学生个体生命的精神成长,养成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无疑是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本质:教育是生命的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本质上是生命的,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生命的发展,提高生命的质量。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关注生命教育是对当今现实教育弊端的一种有力批判与抨击,也是一种未来教育应然的价值取向与人文关怀。这既是教育的重大使命,也是教育的应然追求。生命教育是一个永远需要我们去探寻、去进行个体参与与创造性阐释的问题,它需要我们展开内心深层的思考与应然的求索。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生命教育应成为真正关切人的生命、体验生活与生活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认识的深入,生命教育已从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等层次出发,开始向更深层次、更广空间发展,特别是对教育本身存在问题的反思出发,透视教育中生命缺席的现象,从而深化教育改革。开展生命教育,应着眼于面向全体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着眼于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定基础,帮助学生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热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主旨:人是目的人的问题是教育学一直以来关注的重要主题。康德的“人是目的”时刻警示我们的教育是否远离了人,遮蔽了人的生命。而当下教育却把人彻底地“异化”为工具,以形塑的手段把人规训成社会秩序的简单工具。“人是目的”作为教育的最高指令,要求我们要尊重生命、呵护生命、敬畏生命。这应是生命教育的主旨。而当下教育却片面地追逐人的理智。生命教育期待突破,更期待突破后的回归。生命教育的回归,正确生命观的树立,需要从观念深层实现根本性变革。人是目的,这是生命教育的主旨。教育的本真使命要求我们再度返回人生的原点寻找它的原始立意。从生命的视角透视,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并以提高生命价值为目的的神圣事业,所以予以生命独特的关照乃教育之义。当代人本主义理论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是人学”理论也提出,人是生长着的生命,是教育的起点与归宿,教育的出发点是人,终点也是人,教育的指向是为了使人学会生存,为了人的和谐发展,为了人充满尊严地生活在社会中。从人类学角度来审视教育,“教育因生命而发生,生命随教育而生长,教育即生命的存在方式”。站在“人”的高度来关注教育,“人的生命是教育的起点”,让教育充满人性、充满人情、充满个性乃教育的理想。在价值取向上,教育视域里以价值之生命主体———人为本的教育应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关注人性的完善。这是现阶段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并力行的。教育的核心是人,教育的终极关怀应是人的解放、人的发展和人的生成。真正的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其本质是对生命的终级关怀。在此意义上,在生命教育方法上,应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的成长规律。在生命教育内容、教育过程中以生命的内涵为切入点,以生命高度为轴心,寻找突破口,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帮助学生发现生活的真谛、善良和美好,化育生命情感。

三、生死信仰:生命教育的终极关怀

如何看待生死是我们走进生命教育的重要一维,如果没有生死的深刻思考与终极关怀,生命教育何以安顿?而我们当下的生命教育还停留在生命教育的技术或实践层面上,还没有提升到哲学层面。换言之,生命教育还缺乏一定的终极关怀。生命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生珍重生命,生命诚可贵,更重要的是呼唤学生对生命教育终极关怀的追问。孔子的箴言“未知生,焉知死”对生命教育来说,应该改为“未知死,焉知生”。因为,如果没有对生死的深刻思考,生命的价值就得不到彰显。艾温•辛格在《我们的迷惘》一书中曾言:“死亡之所以是人类存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无非就是因为它加入了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探究。关于死亡的一切思考,都反映出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可见,生死思考,是另外一种对生命教育的终极关怀。海德格尔认为,人就是“为死而在”,人生就是“先行到死亡中去”的奔向死亡的一个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生命教育就是一种生死教育,而当下的生命教育则是一种畏死、忌死的教育,这样的生命教育忽视与遗忘了生命价值与意义的终极追问,使学生淡化了人必有一死的确定性信念,以至于忽视了生命价值与终极意义的追问。可以说,缺乏生命教育的终极关怀是不可能真正走进生命教育的,生死信仰则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另外一个重要向度。这需要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重新追问生死的相关生命伦理学、生死哲学等知识与思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浸润生死的终极关怀,让学生重新思考生命、体认生命、珍视生命,进而让生命有所安顿,信仰有所期寄。正如杰•唐纳•华特士(J•DonaldWalters)在《生命教育》一书中,开宗明义地说:“教育并不只是训练学生能够谋得职业,或者从事知识上的追求,而是引导人们充分去体悟人生的意义;更重要的,不仅是在学校的年岁,人的一生都得教育的历程。”他认为,生命是迈向圆熟的境界,圆熟意味着内在均衡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下,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摇撼一个人的平静安详,生活不再慌乱,生命不再迷惑。生死选择看起来就在一念之间,但它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繁杂、深沉的。生死信仰有待安顿。生死信仰是最重大的问题。生死信仰是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人生哲学所关怀的问题。

在哲学中,生死被看作是一种信仰,一种境界,以什么样的信仰对待生或死,生或死就会以什么样的状态呈现。只有对生死信仰有真正的感悟与心灵上的安顿,才会真正面对生死问题,并由此自觉主动地践行。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无疑是最为重要的。“生命有且只有一次,而一次最多也最少。”故生死,这是一个人生的大问题,一个需要严肃思考与对待、理性与批判性地审视的有意义的大问题。生死是否值得?需要叩问生死的意义,追寻“为何而生或死”的身心安顿,才能面对生或死的诸多选择或挑战。面对生死,很多革命先烈的壮举震憾寰宇、普照大地,他们有意识地用“死”谱写了“生”的价值与意义,完美地诠释了事业的虔诚与希望,写就了“责任担当”的精神与品性、道义与责任,完成了自己在尘世的使命。那是什么直抵内心的力量浓缩了“生死”责任、良知、理想与道德,成为评价生死价值与意义的标尺?“这是一个灵魂的问题,它不可能依靠理性和逻辑来得确解,而只能诉诸为信仰。”(肖川语)不可否认,人是一个精神的存在。对生死的价值与意义的顿悟来源于启示,来源于信仰。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与心灵依托,是迈向圆熟的境界。人生观、价值观的实现都是基于信仰之上的。“死”表达了个体对事业的坚定信仰,坚信个人通过“死”之行动完善自身及社会。这是一种基于信仰的博弈,为什么“死”比“生”更重要?其折射出信仰是对“死”抉择的皈依。正如弗洛姆所言:“事实上,当我们死亡的时候,我们只是在充分地出生。”生死的博弈其实就是信仰的博弈,信仰的力量呼唤“死”,“死”是对“生”价值的守护,对意义的追寻,对灵魂安顿的终极关怀。可以说,生死是希望、信仰、责任与使命的抉择,是价值与意义的抉择,是精神力量与人类情感的抉择。生死信仰期待我们蓦然回首信仰、实践信仰,让陌生与遥远的信仰回归现实的精神家园。这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状态的客观使然,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莫大希望与真正福祉。冷眼今天的社会,一个客观的现实图景是人性缺席,良知退隐,道德堕落,精神危机,责任淡漠,麻木不仁,轻贱生命,不道德或反道德的行为此起彼伏,其与生死信仰缺失有关。尘世的纷纭,喧嚣的红尘,迷乱的物欲,内心的信仰日渐远离。人类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答案是“信仰”。这是生命赖以充实的终极关怀,终极关怀只能用信仰来承载。纵览中国历史,多少志士仁人坚信黎明前的黑暗终将成为过去,坚信“躁动的婴儿”将是明天的希望与梦想,为了民族的自由与幸福,为了事业的发展与前进,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尽他们的责任,之所以不惧死,是因为他们懂得生或死的价值与意义,因为他们找到了一个比自己的生命更可贵、重要的东西,即天地间的责任。因为,生命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后来者。

综上,生命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整合性的教育系统工程,因而必须是全员协同实施,整合各类有关生命教育的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生命教育实施体系,生成生命教育的合力。此外,生命教育实践表明,课程的内在特点与规律决定了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最佳“阵地”。学校有责任也有意识加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视,并把生命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个课程体系当中。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构建小学、初中、高中生命教育的内容序列,使各阶段内容有机衔接,循序渐进,全面系统,不断创新整合“预防艾滋病”、“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项教育,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以“贴近生命的需要,揭示生命的真相,确立生命的方向,成全生命的意义”为主旨,从而为成就一代有健康体魄与心灵,有自尊与良知,有社会责任与生命价值的新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任永泽单位:嘉应学院教育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生命教育的哲学研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jyzxlw/64189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