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美丽乡村建设中基础教育配套设施探讨范文

美丽乡村建设中基础教育配套设施探讨范文

时间:2022-08-31 09:14:57

美丽乡村建设中基础教育配套设施探讨

[摘要]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农村发展的基础,农村教育发展的核心,农村基础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保证基础教育公平,更应尽快实现城乡一体化。通过实地调查研究邓州市台湾村高山族小学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基础教育配套设施中硬件、软件情况,发现问题,最后有针对地提出改善农村基础教育配套设施的建议。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基础教育;配套设施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明确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1邓州市台湾村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台湾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南5km,据有关资料记载,台湾村原住民到邓州市始于清康熙七年(1668),最早是由依那思罗等8名台湾籍将士跟随降清明将黄廷到邓州冠军里屯垦而定居此地。经过近350年的繁衍生息,目前台湾村原住民后裔已有近3000人。为响应国家号召,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台湾村采取一系列行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台湾村以“特色文化村”为基准,在保护和发掘特色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优化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美丽乡村。整体规划面积约为1.5km2,建筑面积约为46万m2,由以黄廷广场、妈祖庙为中心的闽南组团、以台湾风情园为中心的卑南族、邹族、布农族、阿美族、泰雅族组团和冠军古城组团组成,预计可容纳12000人,还规划建设露天博物园,建成以居住为主体,集文化体验、商业娱乐、遗址展示、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特色性园区。园区现设有“风雨沧桑三百年,海峡两岸一脉情”的主题资料室,展示台湾村原住民风情、民族住宅特点、高山族风情礼仪、海峡两岸同胞友好互通往来及展望台湾村的未来等内容。目前,台湾村已有部分村民居住在新建成的三层洋房里,洋房区域统一规划,道路平整,整齐美观。

2邓州市台湾村高山族小学配套设施建设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作为农村发展的基础,农村教育发展的核心,农村基础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保证基础教育公平,更应尽快实现城乡一体化。

2.1高山族小学的基础配套硬件设施建设情况

高山族小学的校园整体绿化情况较好,种植树木较多。经过改造和翻新,目前有两栋两层教学楼,主干道路是水泥路,还建有节能环保的太阳能路灯。为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生活,学校建有电脑室、实验室,内设有实验器具、专业桌椅等专业化设备,还投资建有音乐教室,脚踏琴、电子琴、架子鼓等音乐器材一应俱全。虽建有电脑室,但电脑都为陈旧老式电脑,无法正常更新,部分不能使用,不能满足新课标的要求,仅有几台较新的电脑为老师备课、查阅资料使用,实验室也处于关闭和闲置状态。音乐教室曾用做编排高山族的歌曲和舞蹈,但由于仅有的一名音乐教师离职,目前没有一名专职教师教音乐课,致使器材闲置浪费。学校在学生宿舍方面投入较大,每位学生都有独立的床铺,每间宿舍配备有两台空调,保证冬暖夏凉。学校还建有多媒体教室,配备可触屏操作多媒体,可连接电脑使用。由于不能熟练操作,老师嫌麻烦又浪费时间,平时不用或很少利用多媒体讲课。学校信息化设备严重不足,也没有配备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当前高山族小学的教学方式主要还是一黑板、一粉笔的口授教学,教学手段单一枯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校的图书馆“明德书屋”为某大学捐赠,由于没有专职老师管理,图书也没有及时更新,较为陈旧,不能满足学生阅读和查阅资料的需求,由于图书资源的严重匮乏,日常没有对师生开放,学校而是选择采用“班级图书漂流”的形式让学生传阅课外图书。

学校体育资源配置脱节现象相当严重,虽然足球场绿荫环绕,周围设有足球基本知识和基本功训练方法的展示栏,但足球场场地还是最原始的土质地面,青草效果也非常一般。学校另外也仅有两个篮球框、几个乒乓球台,连单双杠等基本的体育器材都没有,现有的篮球、足球等体育课必备的教学用品仅能做到十个同学分配到一个足球或篮球,且已经破旧不堪、急需更换。当然,在课余时间学生是不允许使用这些体育用品的。据了解,高山族小学规划建设现代化的体育场,涵盖各种体育器材和塑胶跑道,但由于资金和场地的原因,目前还未投入建设。总体上看,高山族小学的硬件设施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配套设施总体不足,利用率不高,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学校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开放度越高,越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特别是小学生的好奇心总是无限扩大,只有提高信息化资源、体育资源等配备设施的使用率和利用率,才能发挥和拓展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2高山族小学的基础配套软件设施建设情况

高山族小学注重提升学校的软件设施,以此来弥补硬件设施的缺失。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办成具有高山族民族特色的学校,办学思想为立足三声教育,奠基和乐人生。所谓“三声教育”就是书声启智、歌声怡情、笑声抒怀,让每一位学生在书声、歌声、笑声中健康快乐成长。努力将高山族小学打造成为高质量、高水平、高规范的小学。学校有着丰富多彩、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高山族小学的课堂教育摆脱了部分农村学校的“应试教育”,课堂文化建设采用“问题导学法”的高效课堂模式,“学生是课堂小老师”的课堂理念,以“学习小组”模式进行课堂改革。“学生是课堂小老师”是通过在北京的学习,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小组合作的模式,自主打分,树立学生的主角意识的特色课堂学习模式。主要采用小组帮扶的形式,将小组分为A/B/C三个等级,又将B等级分为B1、B2两个等级,A同学帮扶C同学,B1同学帮扶B2同学,老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布置不同的作业,这样就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每位学生的进步幅度。

“小组建设”是高山族小学打造高效课堂模式的支柱,可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集体团队精神,增加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有利于实行分层教学,既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又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课堂纪律则通过星级管理模式,对于达到标准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另外还要求学生在家预习时,要反问自己;在课堂上,要反问老师;在课后有什么不懂问老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变被动接收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高山族小学的另一个软件特色就是遍布校园的文化宣传栏、文化楼梯间、文化长廊、教室内外的文化专栏等。例如校园宣传栏有关于古典勤学的故事,引导学生勤学好问,乐记善思;引导学生要好问,做个好问的小学生,敢于问,乐于问,善于问;又如在文化楼梯间,张贴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安全常识、好习惯养成教育等内容,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教育;还有富有民族特色的长廊、图腾,介绍台湾少数民族特点等。教室内外文化也相当出彩,每间教室外墙都有知识集锦,每间教室里面都有自己的班级特色,开设绘画天地,展示同学们的绘画作品,名人语录等等,装饰优美,各具特色。还推广阳光大课间,时长为半个小时,在上午的第二节下课后有半个小时休息时间,会让学生做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充分让学生休息、放松。

高山族小学的教师文化建设要求教师具备正确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制定制度保障教师的权益。但实际中,高山族小学的教师多数是高中或中师毕业生,学历较低,仍有部分老师属于民办教师或代课老师,没有转正,所受教育和专业知识储备水平远远低于师范生,且教师年龄层次严重脱节,年龄较大的教师不愿意接受和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受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因素的影响留不住青年教师,缺乏新鲜血液,农村优秀教师都通过考试、应聘的形式到条件好的学校或地区担任教师。在四年级课程表中,语文教师负责担任语文、作文、品德、英语、写字四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数学教师负责担任数学、美术、科学、音乐四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而班主任则担任安全、班会、体育等课程的教学任务,这一现象严重制约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于高年级学生,除语文、数学、英语升学必考的科目外,其余课程基本不开设,音、体、美只面向低年级同学开设。当前,高山族小学的留守学生问题也较为突出。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子女多数留在家里由老人代为照顾,一些留守学生缺乏家庭教育,又与老人存在代沟,会出现学习困难、性格缺陷等问题,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值得推荐的是,高山族小学推广具有现代科技的手机软件,可直接在手机上下载APP,通过学校安装的网络摄像头,老师和家长可随时随地看到学生在校的情况,还可通过家长留言、班级相册、通知活动、签到提醒、园丁排行榜等版块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方方面面。

3改善农村基础教育配套设施的建议

农村基础教育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经济、政治的发展与稳定。农村基础教育的不公平、不均衡严重影响农村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不利于全面发展,弱化了基础教育的根基作用。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有利于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当前,我国的教育资金投入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来源较单一,由于城乡投入结构不合理,导致分配上不均衡,致使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制约了学校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硬件设施往往与城市相差甚远,加上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生源逐年锐减等问题,导致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严重滞后。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1)力争扩大和完善政府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坚持公平公正的分配原则,缩小城镇教育经费的差距。教育经费短缺是阻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相关部门应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还可借助社会力量,最大限度的集中资源,发展基础教育事业。还应改革农村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加强教育立法,完善教育监督机制,完善教育救助机制,减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现象。

(2)完善基础教育配套设施的建设。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信息化建设,购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购买新的图书,引进优质的信息技术教师,使农村基础教育走上现代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现代化的教育方式能够逐步缩小教育的地区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公平。当今社会,教学设施现代化、信息化已成为大趋势,信息化、电子化和数字化的设备,将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一个更宽更公平的平台。

(3)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增强职业意识,培训农村教师队伍。师资配置的均衡化是实现基础教育质量、实现基础教育公平的前提。首先要从数量、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等方面优化农村师资队伍,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需要配备教师,制定优惠政策引进优秀教师;其次,实行教育财政城乡统筹,改变教师传统的就业观念,改善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给予农村教师公平合理的晋升渠道和薪资水平;再次,调动农村教师的积极能动性和创造性,从思想到行动支持农村基础教育,不断强化自己的师德,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最后,要加强教师培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师素质。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受各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农村基础教育依然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我们只有及时发现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找到本质原因,才能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霍清廉.对邓州市台湾原住民泰麽族命运变迁的历史性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

[2]黄鹏.对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5(13).

[3]汤晓斌.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04).

[4]吉利.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12).

[5]崔伟.对我国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探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作者:王幸美 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美丽乡村建设中基础教育配套设施探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jcjylw/70651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