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医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论述范文

中医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论述范文

时间:2022-04-26 03:00:45

中医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论述

1中医药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中医药高等教育面临的危机却是不容忽视的,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潜在危机。

(1)中医教育西医化。课程设置偏离中医主轴,学生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西医和外语,只有三分之一时间学中医。中医课程被不断压缩、弱化,一些中医经典课程被不断削减,甚至沦为选修课,而西医理论被不断强化,学生的外语、计算机水平很高,传统文化素养却很差,有的读不懂中医经典著作,有的甚至连基本的中医常识都不会背诵。据调查,目前在各级各类中医医院中,从中医院校毕业的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各层次学生中,经过西医系统进修者占90%以上。他们对西医知识的掌握已远远超过对中医药理论知识的掌握,中医医院中医药理论知识几乎成为西医知识的补充。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医学生受教育层次越高,离中医就越远,中医研究生的研究重点不是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而是研究西医理论及临床,以中西医并重为名,行重西轻中之实。很多中医专业的毕业生有名无实,不懂“望闻问切”,也不会开方配药,这样的学生培养的越多,就会越快终结中医的存在,实际上是培养中医的掘墓人。

(2)中医隶属于国家卫生部门所管辖,卫生部门管理者大多数出身西医,管中医的人学的是西医,中医院校的许多教师也是出身西医,教中医的人学的也是西医,用西医的管理模式管理中医。殊不知,中医和西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模式,管理方法自然也有所不同。但是,现在却是一体化的西医管理模式,比如,用西医GMP标准来管理中药,这是不符合中医发展规律的做法。这种管理方式对发展中医是不利的,自然对中医教育也是不利的。

(3)中医后继无人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我国西医从业人数为550万人,中医只有区区40万左右,主要是一批年龄偏大的中年中医师在苦撑局面,目前掌握了纯中医技能的中医师们大多已经步入半百之年了,半百以下的纯中医师非常少,有志于中医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如果任此发展下去,中医将不复存在,整个中医药事业,将后继无人,中医已不需要被别人取消,而是在不远的将来自行消亡。如何推进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进国家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中医药事业与中医高等教育的关系

(1)中医药事业的生命力就是中医教育的生命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中医药的存在,哪来的中医教育、中医高等教育?我们必须加强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只有这样,宏观上,我们才有可能谈及中医高等教育的命题,才有可能探讨中医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微观上,我们的中医院校毕业生才有市场的需求,才有就业的出路,才有专业的自信,才能不放弃中医专业,从而将中医事业发扬光大。

(2)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医高等教育又是中医事业蓬勃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医发展必须依靠优秀的中医人才,中医高等教育为中医药事业提供宝贵的人才资源,这直接关系到中医事业的兴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既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即中医发展好,则中医教育就好,中医教育兴旺,则中医事业发达;也可以形成恶性循环,即中医废止,则中医教育必然废止,中医教育停滞,则中医必然断送。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使之形成良性循环,即中医发展为中医教育提供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中医教育为中医发展提供合格的人才,避免造成恶性循环。

(3)当然,在二者的关系中,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是前提和根本,中医教育归根到底来源于中医药,服务于中医药事业。《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是指导我们加快加强中医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应当按照这个文件的要求,从各个方面积极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贯彻落实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为中医高等教育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舞台和空间。

3加强人才培养,促进中医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遵循中医高等教育和中医人才培养的规律性、特殊性,促进中医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解决困扰中医药发展的人才匮乏问题,按照中医人才成长规律施教。中医是祖国古老的文化遗产,也是经验性、技能性很强的医学,自古以来靠师带徒来传承沿袭,直至建国以后,我们开始发展中医的院校教育。中医高等教育和中医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规律性何在呢?

(1)中医是一项“慢工出细活”的医学,需要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基础知识的积淀,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升专业知识,在此过程中学习者还需要自己努力去领悟中医的真谛。这是一个十分艰难而漫长的过程。首先,深厚的人文底蕴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志于中医的学子们需要长期的修养和积淀,其次,中医基础知识是非常丰富的,掌握这些知识也不是可以速成的,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对中医精华的把握,这就更加需要时间去领悟了,以为短期培训或突击学习就能够获得中医的真谛是不可行的。

(2)中医是一种精英教育,不是所有人都能学好中医的,中医学子必须具有高素质,还要对中医有兴趣,才能够真正学通、学懂中医、热爱中医,并致力于从事中医。因此,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盲目扩大中医院校的招生规模对中医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是有害无益的。中医院校的学生应该有着对中医的专业自信和专业兴趣,并有今后从事中医专业的职业理想,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基础扎实,人数无须很多,这样便于老师施教,因为只有人数少,每个学生才能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所谓少而精的“精英式教育”。而现在的中医药院校由于生源并不理想,所以招生条件也比较宽松,许多学生之所以报考中医院校,是采取了迂回战略,因为中医院校容易录取,并非志在中医,等毕业后再谋求西医医院就业,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的现实状况,这样显然是不利于中医教育的。

(3)中医不仅需要书本教育,更需要“师带徒”式的师承教育。师承教育是我国历来中医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造就了许多医术精湛的专家,然而现在,民间师承培养的中医由于缺乏西医背景知识而过不了职业医师资格考试关,无法取得合法资质,只能是“江湖郎中”,虽然能够为患者治病,且在群众中有很好的口碑和很好的疗效,但是不被社会公开认可,只能是“地下”状态,他们掌握的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药方也不愿意公开,最终的结果就是“秘方”、“绝招”大量失传。为了防止大量宝贵的中医人才资源的流失,这种师承教育应当存在于院校教育中,并且得到普遍的认可,国家也不应该用医师资格考试来卡住这类中医学子,可以根据师承教育的特点设计合理的考核方式。

(4)中医高等教育应当伴随着非常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因为中医本身就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医有着浓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性,这种特性不仅包含了中国人的养生观念,而且涉及到中国人的认知哲学。很难想象,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一无所知的人会学好中医。中医的土壤就是中华文明,没有中华文明就没有中医,失去中华文明的烙印,就不能成其为中医,因此,中医教育必须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5)中医文明与西医文明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因此,中医教育有其独特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理念,我们一定要遵循中医特有的思维方式来施以独特的中医教育。但是,这二者之间并非绝然对立、相互否定的关系,相互参照、相互补充才是适宜的、符合各自内在发展规律的选择。

4中医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1)国家应当高度重视中医药高等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改善中医院校的教学研究条件,开拓中医高等教育的新路,提升中医高等教育的质量。着力加强中医师资队伍的建设,特别是保护好名中医,让他们作为师承教育的宝贵教师资源,亲手培养出一批高品质的中医临床精英人才,然后,这些人才将继续培养他们的接班人,形成一个不间断的、越来越壮大的人才链。

(2)打通中医学子的就业之路,加大对中医院的投入,改变中医院现在的困难局面,提高中医医生的收入。中医人才青黄不接,与中医院不景气密切相关,中西医收入差距巨大,年轻一代自然不愿学习中医了,照此以往,中医教育将不断地萎缩,直至最后消亡。

(3)推进中医药拔尖人才、领军人物的培养,建立一支老中青结合的人才梯队,确保中医人才链的完整性。现在中医界面临着断代的危险,如前所述,名老中医固然重要,但是,他们不能够长久支撑中医的局面,必须要有接续他们的后来人,让一代代的中医人才成长起来,这样才能使中医事业生生不息。

(4)建立中医药普及教育制度,为中医赢得广泛的知名度,取得全社会的认可,加强中医药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力,中医药高等教育就有了广泛而深入的认识基础、社会实践基础,中医的生存空间就会得到提升,愿意学习中医、传承中医的人自然会多起来,中医高等教育就会兴旺发达。

(5)中医药高等教育要紧密联系实践,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将中药学与中药生产、研究联系在一起,使学、产、研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既促进了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又促进了中医药产业和相关研究的进程。

5中医药高等教育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

中医是中国的国宝,诞生于中国,中医向全世界范围的传播,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也是中医服务于全人类的必经之途。中医国际化,必然伴随着中医教育的国际化。中医教育的国际化,是中医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中医国际化是中医生生不息的重要体现,中医国际化的必要途径就是中医教育的国际化,我们应当积极促进中医教育的国际化。实际上,现在世界范围内有些国家已经开始实施中医教育了,但是,中医始终没有进入主流医学的范畴,中医教育也就没有得到大范围的传播。我们要扩大中医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把中医知识传播到世界更多的国家,走出一条中医教育国际化的新路,使中医知识惠及世界上更多的人们,这是中医教育的生命力,也是中医的生命力。

作者:陈冰张宇清胡慧远岳远雷刘昌慧刘洋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中医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论述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gdjylllw/64294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