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等素质教育论述的影响范文

高等素质教育论述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2-11-08 05:39:50

高等素质教育论述的影响

作者:杨焕民单位:江苏徐州广播电视大学

以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必须面向全球培养人。人类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教育中表现为,科学教育备受青睐,素质教育受到冷落。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只是“单面人”“经济人”或“政治人”,而不是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的“全面人”。

因此,整合科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特别是把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笔者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的观点,以便和同行们商榷。

一、推进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素质教育不但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且也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1.推进素质教育,是参与国际间激烈竞争的迫切需要。世界各国间的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不但包括经济实力、政治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而且包括文化事业以及国民综合素质的竞争。国民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重要方面。

2.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代科学高度综合、交叉渗透的客观需要。21世纪科学发展的大趋势和特点是从高度分化走向高度综合。一系列边缘科学、综合科学、交叉科学的产生和建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科学与技术之间相互融合、彼此渗透的现象进一步加剧。因此,西方发达国家一些理工科大学已经普遍开设了人文科学的课程,我国一些理工科大学也作了有益的尝试。事实表明,推进素质教育是现代科学飞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正确理解和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国现行教育中,已逐渐形成了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教学模式,即应试教育。其主要表现为:面向少数学生、片面地强调升学考试科目知识的教学,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地接受知识。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严重地背离了提高全民素质的教育宗旨,违背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为了克服这种弊端,人们提出了以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它包含三个要义: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先成人后成材。素质教育的精髓在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对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素质教育要求每个学生都受到应有的教育,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才能和潜力;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要求让学生主动发展,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们反对应试教育,不仅是因为它为考试而教,还在于它是一种简单的、落后的、不合理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极大地阻碍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不仅因为它为素质而教,还在于它是一种更科学、更合理、更高层次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能极大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地提高,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一个学校,素质教育不是某种形式,而是一种观念,是在提高学生素质的现代教育观念指导下,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进行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

三、把握素质教育的准确内涵

素质教育首先是以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基础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德育、智育、体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其次,素质教育是塑造受教育者完美人格的教育。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的总和,亦指作为人应具有的品德、尊严等表现形态。素质教育依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将学生高尚的人格培养寓于教学及劳动、社会活动、政治活动、体育活动之中,在各种活动中培养人格,这就使教育真正成为了塑造新一代人的活动。因此,素质的内涵应当包括:

第一,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21世纪人才素质的核心。当代大学生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前途与命运。因此塑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是当代大学生成为21世纪人才、完成历史使命的重要条件。思想政治素质由多种因素构成,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技能。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为人才的成长奠定了政治方向的基础,这样才能认清时代赋予的使命,做出正确合理的政治选择与追求。同时,它也是人才成长的精神动力,通过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场,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就能内化为一种持久永恒的精神追求,推动个人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祖国建设事业中去。良好的政治素质包括强烈的爱国意识、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无私的集体主义观念。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教育。这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教育,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等。应注意的是,一定要想方设法避免理论学习的枯燥单调。教条式的灌输往往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生动活泼地进行理论学习才能产生最好的学习效果。二是参加社会政治实践。社会生活、国际国内大事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产生影响。应该积极地、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关注各种政治事件,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参与人大代表的基层选举,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行使政治权利,在实践中锻炼,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第二,人格素质。人格素质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复杂的心理特点的总合,人格反映了人的最本质的特点,是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进行人格素质教育时,我们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比如,良好的校风校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良好的师生同学关系、学生党团组织中的活动内容等等。

第三,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指人们所拥有和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状况。它包括人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以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文化素质的培养是大学最重要的任务,我们要强化基础知识,注意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对文科学生,应进行基础自然科学教育和现代科学技术教育。对理科学生,要加强人文教育,鼓励其学习文史哲知识。文学的熏陶可使人们加强对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的认识,历史是人类发展经验的总结,可以培养学生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的“历史感”和历史思维,使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有较深邃的远见。读书与实践并重,加大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实施多证制。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最好的营养品。”学生可以从书本中得到在课堂上没有的知识。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引导学生把读书与思考相结合,搞好读书活动。另外,参加社会实践也是建立合理知识结构、培养智能素质的重要途径。这包括各种劳动、试验、实习、社会调查、科学考察、参观访问等。

第四,人际交往素质。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社会,既有严密的科学分工,又有整体性的相互配合,这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合作才能成功。对于一毕业就要直接跨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在校期间就培养起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更是非常必要的。人际交往素质是指对人际关系的感受、适应、协调和处理能力,主要包括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三个层次。表达能力是指个体能在人际交往中借助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恰当地表达思想、情感,增进相互了解的能力。认知能力是指对人际关系的认识能力,包括通过他人外表和行为认知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对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认识、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现状、他人与他人的关系现状的认识。控制能力是指个体能够根据情境随机应变,调整控制自己的言语与非言语性的表达和对情感加以必要掩饰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素质主要是通过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鼓励他们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交往实践中逐步提高社交能力。

总之,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仅靠增加几门课或者开几个讲座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素质的形成和升华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必须使他们从被动形成变成自我培养。学校、教师只是外部因素,首先要积极引导。给学生以正确的导向,从理论到舆论再到政策,使素质的培养沿着一条正确、健康的道路前进。其次要营造氛围。创造素质培养的好环境,使学生进入这个环境,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熏陶。再次,课堂教学仍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事实上,很多时候恰恰是课堂教学问题没有解决好才极大地限制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因此,大力改革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素质教育实施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我们不仅要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要使素质培养的观念深入人心,并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使学生在离开学校后也能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真正成为适应新世纪激烈竞争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等素质教育论述的影响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gdjylllw/61232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