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德育工作中宽恕的意义范文

德育工作中宽恕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2-06-05 10:10:02

德育工作中宽恕的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宽恕时时发生,但是却可能存在“假性宽恕”。即个体在受到冒犯或伤害时选择宽恕,不是由于克服了对冒犯者或伤害者负面的情感和判断,自愿以仁慈、关爱等积极情绪对待冒犯者或伤害者,而是出于某种需要不得不选择宽恕,如迫于外界的压力,或保持自己“宽容大度”的公众形象,或对方处于强势性地位、双方势力相差悬殊不得不示弱,这种宽恕是一种消极的宽恕。在这种情形下,宽恕主体并没有真正谅解宽恕客体的行为,只是把自己的消极情绪,如愤怒、憎恨、厌恶等压制在体内,其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当形势转变时,如不需要戴上“宽容大度”的伪装面具或者是对方的强势性地位已经消失,宽恕主体可能会采取更加严重的报复行为,遭成恶劣后果;另一种是宽恕主体强行压制下的消极情绪,并不能及时从愤怒、憎恨、回避、疏远、恐惧等消极反应中解脱出来,而过度的不能及时释放的消极情绪对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造成负面影响,使个人以偏颇的态度看待世界,在处理事情时往往喜欢走极端。另外一种情形则是积极的宽恕或者说是真正的宽恕,个体在遭受到伤害或冒犯后,放弃对冒犯者或伤害者负面的情绪、判断和行为,取而代之以积极的情绪、判断和行为。具体来讲,当个体真正宽恕冒犯者或伤害者时,个体内心的消极情绪逐渐淡化,不再对冒犯者或伤害者存有报复性的谴责和念头,甚至出现尊重对方、祝愿对方之类的积极思维活动,并可能表现出愿意与对方共同参与某些活动的行为。

宽恕对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宽恕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应有之义

塑造学生符合主流社会需求的人生观、价值观一向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点,所以学校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时,多数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而对学生个人修养的教育相对较少。然而研究却发现,个人的道德修养对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古语云: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个人品性得到健全发展才有可能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宽恕作为现代社会所追求的基本价值观念,它的基本内涵就是以包容的心去待人接物,其外延是塑造自我高尚的道德品质,并去影响他人。实践证明,经常做出宽恕选择的个体更能认同多样化文化,更愿意为集体做出贡献。同样,价值观、人生观也会影响到个体的宽恕水平,只有持有宽容、积极人生观的个体才会更经常地选择宽恕。现有的研究表明,选择宽恕与否受到宽恕主体的人格因素的影响,宽恕主体的人格因素无疑受到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如一个人品德是否高尚,是否善良体贴等都会对其的宽恕水平高低造成影响。一个评价良好的宽恕客体在做出冒犯行为时,宽恕主体会倾向于认为其做出该行为出于无意识而去宽恕他,而一个评价差的宽恕客体在做出相同的冒犯事件时则较难得到宽恕个体的宽恕。在这里,思想道德教育则扮演了一种重要的角色,即只有当学生具备较高的个人修养水平时,个体才会更容易地宽恕他人和被他人宽恕。

(二)宽恕与和谐社会内在要求密切相关

提起中华民族,人们经常会想起“礼仪之邦”这个词,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民族友爱,无论是儒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或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是墨家的“兼爱非攻”,都强调个体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交融,这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人人和睦相处的要求有着内在联系。宽恕作为一种“人身修养”,对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有着积极意义。社会的和谐与社会每个成员的心理和谐有着密切关系,只有个体的心理和谐了社会才会和谐,正如前总理曾经说过:“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就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的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个体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重要条件和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4]。宽恕同时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人际交往是社会生活中基本的和经常性的行为,广泛地渗透在人民日常生活中,个体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他人发生交集,个人的身体、心理或精神可能会由于他人有意无意的行为而受到或深或浅的伤害,个人也可能有意无意地对他人身体、心理和精神造成伤害。对待这些伤害或者被伤害事件,如果个体采取逃避或寻找机会以某种方式实施攻击行为,则可能引发重大矛盾冲突甚至恶性暴力事件,从而可能严重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社会关系,甚至对社会、国家造成恶劣影响。

(三)宽恕水平影响个体的身体健康程度

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低宽恕水平导致个体长期承受着不宽恕状态产生的身心压力,从而导致个体出现情绪压抑、人格扭曲和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身心不良反应。[5]曾经有一项针对长寿者的调查表明,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宽容豁达的心态是长寿的两大秘诀,而历史上明朝的开国大将胡大海和唐朝的名将程咬金则是典型的因为“心宽”而长寿的代表人物。高宽恕水平的个体一般不会在是非问题上纠缠不清,他们会自动忽略一些如愤怒、不满等负面情绪、动机、认知和行为反应,着眼于和平、积极、希望等正面情绪、认知和行为。医学和心理学的一些研究也发现,宽恕的历程可以产生正向的内省体验,个体会对自己和社会抱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从而获得更为积极的情绪和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更为有效,身心更为健康。[5]正如西方医学心理学界所说:宽恕那些伤害过你的人,不是为了显示你的宽宏大度,而首先是为了你的健康。

提高高校学生宽恕水平的主要措施

(一)高职学生的宽恕意识需要学校加以积极引导

研究表明,无论是促成宽恕的外部人际动因或个人内部动因都受制于个人文化背景。文化背景对宽恕自我有深刻的影响,比如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个体比较容易接受对自我的宽恕,而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一向信奉“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理念,能够较轻易地宽恕别人,但是却难以接受自我宽恕,认为自我宽恕是为自己的坠落寻找借口。相对于西方文化背景的人通过个人领悟、专业咨询等途径完成自我宽恕,中国文化背景的人更倾向于通过群体的叙述、仪式和象征来完成自我宽恕。相较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招收的大部分学生可能很早就被贴上“差生”的标签,无论是外界还是高职学生自己,都有一部分人对“高职生”这一身份有抵触心理,认为高职生低人一等,许多学生把就读高职院校作为自己学业生涯的低谷,急于摆脱这一身份。对某高职院大二学生就缺课情况展开调查,15%的学生表示会因为专科升本科做准备而缺席专业课。由于对身份的不完全认同,部分高职学生难免存在自卑、内疚、憎恨、紧张等消极情绪。另外,目前的高职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具有典型的“90后”一代的特征,如: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张扬,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充满激情,好冲动等,当冒犯或伤害发生时,学生不一定能够首先选择宽恕。所以,学校需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来加以积极引导,既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宽恕,又要引导学生宽恕他人。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言传身教”能力

目前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冲突时,经常过于强调教师的权威,偏颇地维护教师的权力,或者在处理学生之间的人际冲突时,单纯地追求公平公正,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学生实施宽恕教育和宽恕辅导。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不但扮演着“言传”的角色,更担任着“身教”的重任,教师除了可以在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宽恕所具有的道德价值,还可以通过“身教”让学生明白宽恕在实际生活中的道德意义,如教师在师生关系发生冲突时选择宽恕会引发学生对宽恕的思考。另外,宽恕水平高的教师还能抓住一些随机性的道德情景进行宽恕教育,如教师遇到学生人际关系冲突时,及时引导受伤害的学生放弃报复和回避的行为,用宽恕的方式应对人际关系伤害;同时在公众场所对受伤害者的宽恕行为给予奖励,这样不但固化了宽恕主体的宽恕行为,还为其他同学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所以,加强教师队伍心理健康水平建设,提升教师宽恕教育和宽恕辅导能力,是提升学生宽恕水平的重要保障。

(三)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宽恕

根据已有的调查,大学生对宽恕有截然不同的理解,大致可以归为如下五类:一是认为宽恕是一种人际交往心理,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较好地为人处事的方式,有效的人际策略,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同该种观点;二是认为宽恕是一种个人品质,是个人拥有的一种非常伟大、难能可贵的、美好的品德;三是认为宽恕具有超越性,是一种宗教精神;四是认为宽恕是对自我的心理修养,是个人为了使自己心情愉快,放下心中的负担,把过去发生的不快抛开,轻装前进,在某种意义上是对自我的放行,“为己恕人”;五是认为宽恕是一种贬义词,是一种懦弱,妥协,某种程度上的纵容,提高威望、笼络人心的阴谋,轻易原谅别人,没有回报时的自我安慰等等。[6]从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宽恕尚有误解。宽恕是个体的主动行为,是一种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自愿选择,只有个48体认同并理解了才能在道德冲突时选择宽恕。因此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让学生了解宽恕所具有的积极的道德价值和在实际生活中的道德意义,并在认知上确立宽恕是一种美德而非弱者的表现的信念。

(四)创设适当的道德情景,积累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

现有的研究表明,影响个体宽恕水平的一项重要因素是宽恕主体的生活经历,当个体面对冒犯或伤害事件时,会受到个体以往经历的影响。过往的生活经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个体是否曾经做出同样的冒犯事件,该件事件是如何结束的;另一种是个体是否曾经经历过类似的宽恕事件,如旁观过类似宽恕事件的发生。如果个体过去曾经做出类似的伤害他人的事件,而且获得了宽恕,那么个体在面对相同事件时,很可能会选择宽恕他人。如果个体曾经旁边过或听闻过类似的冒犯事件并且当事人最终选择的是宽恕,而个体当时对该种行为是认同的,那么在面对相似的冒犯事件时,个体也将采取相同的宽恕行为。适当的道德宽恕场景,无疑会为学生树立宽恕的榜样。因为中国人一向强调集体主义,集体对个人的影响非常大,比如当个体在受到冒犯时,如果旁观者都认为个体应该宽恕冒犯者,宽恕主体很可能会选择宽恕;如果旁观者认为冒犯者罪不可赦,那么宽恕主体可能就不会宽恕冒犯者。另外,个体在宽恕他人后,通常会获得积极的社会舆论评价,如旁观者的真心赞扬,他人的敬仰佩服等,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宽恕他人,个体会对自己做出积极的道德评价,如认为自己是一个宽容大度的人;同时,宽恕客体也会给予宽恕个体以积极的回应,如道歉、给予补偿等,从而进一步增加个体的积极情感体验,而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会增进个体进一步做出宽恕选择。

(五)营造道德冲突情景,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曾通过询问被试者一些关于道德的两难问题来测量其道德发展程度,高职院校同样可以制造一些道德冲突情景,以提高学生的宽恕认知。既可以选用科尔伯格的两难问题,也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宽恕冲突情景故事,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展开讨论,让学生在冲突故事情景中思考与宽恕相关的问题:如主人公的行为应不应该获得宽恕,获得宽恕或者不能获得宽恕的理由是什么?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宽恕或者不宽恕的益处和坏处分别是什么?在讨论和辩论中,学生的宽恕道德认知水平会相应地得以提高。运用该办法的关键是设计合适的宽恕情景故事,宽恕情景故事必须能够提供一种学生感到困惑又必须面对的问题。该种问题需要学生选择而又难以决定,让学生在取舍之间经历道德认知冲突,只有在冲突中学生的道德水平才会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六)兼顾宽恕与公正,恰当处理冒犯事件

冒犯事件发生后,宽恕客体的事后处理方式非常重要,研究表明,宽恕客体事后积极反映有助于宽恕行为的发生。当冒犯事件发生后,宽恕客体诚心诚意地在第一时间表示道歉,并竭尽全力地挽救冒犯事件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当个体得到弥补或冒犯事件后果得以消除后,绝大多数人愿意选择宽恕。而相反地,当冒犯事件发生后,如果宽恕客体推卸责任,甚至临场逃逸,可能会激怒宽恕主体,即使是小事情也不愿意给予宽恕。作为旁观者,在见证冒犯事件发生时,能够阻止就应当及时阻止,如果不能阻止则应及时地发挥协调功能,尽量避免冒犯事件的恶劣影响继续扩大,千万不能做火上浇油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需要提倡宽恕,但是并不意味着就忽略公正,当社会出现重大伤害事件时,当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受到挑战时,应该强调公正的社会价值观,以便促进社会和谐,减少社会冲突。所以,需要提倡的宽恕,是在公正基础上的宽恕。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该教育学生把握住宽恕的对象和内容,在处理冒犯或伤害事件时,兼顾公正和宽恕,即首先支持学生选择宽恕,但是必须以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为基本准则,任何人的宽恕都不能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而学生只有正确把握住宽恕的对象和内容,有策略地选择宽恕,才能既促进自身人生历程的圆满,又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尽绵薄之力。(本文作者:陈向平、王晓慧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德育工作中宽恕的意义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dxsdylw/62005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