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国外农业本科创业教导发展的体会范文

国外农业本科创业教导发展的体会范文

时间:2022-04-06 09:45:05

国外农业本科创业教导发展的体会

国外的创业教育模式分析

(一)美国的创业教育模式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尔斯-梅斯(MylesMace)所开设的《新企业管理》,标志着创业教育在美国开始萌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的创业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和组织教育模式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1.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是美国创业教育的核心。美国大学在专业设置上十分重视适应社会需求、大量开设跨学科专业;注重通识教育,重视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课程设置灵活、多样,注重文理工交叉,学科渗透。2004年4月《关于哈佛学院课程调研的报告》中建议,所有的哈佛本科生都应能像学习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那样,接受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自然科学的教育。“哈佛学院课程”取代了以前的“核心课程”,试图整合各门学科的知识,而不是任何单个学科的介绍。关于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通过相关资料显示,主要包括创业、小型企业管理、技术创新、风险资本、小型企业咨询、创业营销、新产品开发等等,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创业这门课程。

2.校企合作模式。创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与合作,一方面需要企业界有丰富经验的领导者定期到大学讲学,另一方面企业也可接收学生到生产一线实习。通过大学与企业的项目合作,形成一个大学、企业良性互动的创业教育网络。比如斯坦福大学创建的“斯坦福创业网络”就是通过帮助各院系及其师生与硅谷各企业建立联系,使创业教育项目得到充分发展。

3.校内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一些文献资料中又称为全校开放式,是指创业课程和活动针对全校的学生公开进行,鼓励全校学生打破原学科、专业限制进行集体授课,整合学科背景,加强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扩大学生知识领域,提高学生获得创业成功的机率。开放式模式又包含三种不同的模式,即磁石模式(magnet-model)、辐射模式(radiant-model)和混合模式(mix-model),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校有康奈尔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

(二)日本的创业教育模式

日本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日本发展也就十几年的历史。目前,该种教育模式在日本已广泛开展,呈快速成长趋势。其创业教育发展的模式和课程的开发等方面都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完善的课程内容设置。日本大学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比较完整,比较注重课程的开设。比如立命馆大学的创业课程分成了“基础科目群”、“拓展科目群”、“实践科目群”三大群块,各群块又涵盖了详细的专业课程。同时,日本大学各层次的创业教育课程又主要分为三个舞台,其中第一舞台是课堂,第二舞台是俱乐部,第三舞台是企业孵化器。不同的大学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课程模式,形成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为中心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2.政府、企业与学校合作模式。日本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的创业教育,充分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为创业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政策支持,比如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新设公司资金方面的支持。另外,日本的许多大企业为大学创业教育的实施也做出了大量贡献。比如企业主动与大学联系,提供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信息,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平台,与大学老师合作出版创业教育类教材并联合授课等。以上政府和企业与大学的联系使大学在培养学生创业教育改革上有针对性地更新培养观念、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计划,真正实现大学与社会的互动。

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我国创业教育的起步相对国外来说较晚,但也取得了大量的阶段性成果。首先,出台了相关文件来鼓励创业教育的大力发展。通过1997年清华大学成功举办的“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由此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来鼓励创业教育的发展,如1999年教育部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采取措施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同年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又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其次,创业教育的试点工作已在有序进行。2002年,教育部选出了第一批进行创业教育试点工作的大学,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大学。在多年的探索研究中逐渐形成了四种代表性的创业教育模式:课堂式创业教育模式、实践式创业教育模式、综合式创业教育模式、结合地域特点的创业教育模式。

高等农业院校也在积极尝试创业教育这一新理念的教育改革。通过文献检索,众多学者从理论的角度对高等农业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给予了诠释。比如沈文华等(2011)将高等农业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模式总结为“四轮驱动”模式,即分层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项目或企业孵化器、先进的创业教学方法与模式、高效优质的创业师资队伍。俞利荣等(2010)对农业院校创业教育的模式总结为5种模式,即学校+基地型(社团)模式、学校+企业型(校企)模式、教学+科研型(学研)模式、学校+事业单位型(校地)模式、学校+重点院校型(校校)模式,充分发挥农业院校自身的专业优势,提高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启示

相比较国外创业教育发展来说,我国的创业教育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刚刚起步,许多问题的解决还处于探索过程中。作为支持新农村发展的地方农业高校,创业教育过程中更是存在许多急需破解的难题,比如农业院校的课程建设不完善、实践活动缺乏、师资力量薄弱等。在新形势下,地方农业高校要利用自身的区域优势、学术优势、生源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加速整合各类资源,按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培养适用人才。特别是近年来,国际上高校“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认为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应该是培养、提升每个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而不仅仅是培养出几个自主创业的学生。因此,地方高等农业院校要以开展创业教育为契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既懂农业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尤其是创业人才,更好地为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输送人才。

(一)创业课程的设置

通过国外创业教育的实践经验,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对促进人才培养的改革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注重将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相分离的模式,形成完整有效的新的课程体系。比如农科类专业可以在原开课计划的基础上适当缩减学时,增加管理类、财经类课程,使学生既懂专业技术又懂管理经营。其次,通过优化培养方案,使创业课程的设置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包括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注重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和创业素质的提高。

(二)合作机制的建立

通过国外创业教育先进的组织模式可以看出,有效地开展与企业或社会的合作将有利于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地方农业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地方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加强高校与政府、企业及其他机构的联系,建立有利于人才培养的互动机制,使创业教育活动真正地参与市场经济活动,让学生真正地参与社会竞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有利于自身能力的提高。比如利用地方高等农业院校自身优势,加大与周边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的合作,建立双方互利的合作模式,提升创业教育效果。

(三)政策的支持

创业教育实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政府政策的支持。从国外经验来看,只有政府高度重视创业教育的发展,才能在实施过程中充分享受到各种政策优惠,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农业是我国第一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主导地位。地方高等农业院校要充分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一机遇,扎实推进创业教育发展,争取更多的农业院校创业教育政策支持,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更快发展。

作者:郑世艳单位:天津农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国外农业本科创业教导发展的体会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