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心理方法班级管理运用范文

心理方法班级管理运用范文

心理方法班级管理运用

1通过心理接触,增进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理解与信任

(1)把握学生的个体心理活动特点。

心理接触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受,将对方看作是值得尊敬、关心和真诚合作的朋友。班主任要利用观察、谈心、参加娱乐活动等形式,深入到学生中,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了解他们的想法,把握他们的个体心理活动特点。对他们思想倾向不管肯定与否,班主任都要采用和善友好的态度来表达;对他们个人的习惯、特长、愿望、兴趣爱好等表示心中有数和尊重,并给其创造发展的机会。在与学生谈话中,不要居高临下,要表现出一种友好的态度,这样,学生就会立刻感到自己受到了真正的重视,从而达到心理接触的目的,并对班主任产生信任。

(2)迂回心理接触,赢得学生的理解与信任。

谈心是思想工作的传统模式。没有较多思想沟通的双方在正式的谈心时会有心理障碍,很难潜心入境,缺乏真诚,双方感情投入慢、投入少,甚至有人会产生抵触情绪。实践证明,在谈心条件尚不成熟,即双方心理沟通少,心理生疏大的时候,利用迂回方法与学生进行心理接触,可能更奏效。迂回心理接触方法的最好形式是暗示。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首先要在班级学生心目中形成非权力影响力,即让他们了解你的德才学识,在工作上肯定你,在情感上接受你,感觉到你对角色的适应,感觉到你对工作真诚投入而值得依赖,值得尊重。当他自觉创造舆论时,说明你在他面前的客观行为已经引起心理共鸣,谈心的条件便成熟了,这才可能进一步有更深的心理接触,互通思想,赢得理解与支持。迂回心理接触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利用交叉的多向的信息传递渠道,间接表达你对学生个人素质、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信息,以及对其优点、特长的赞赏。切不可在他们面前任意诋毁别人,同时还要相信同学们不会做出任何可能损害自己威信和利益的事情。这是一种工作策略,决不是顺情说好话的“好好主义”表现。

(3)把握群体心理活动特点,接受非正式组织。

一个班主任是否有胸怀,是否与学生心理相容,还表现在他是否接受或有能力面对非正式组织。抵制任何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斥之为搞小团体主义、搞帮派、风气不正……这似乎成为一些班主任的思维定势。这个事实反映出有些教师思想僵化、教条,不懂班级管理科学,无领导胸怀,心理相容能力差。非正式组织是指组织成员在工作或学习过程中,由于抱有共同的情感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它的产生是以情感为基础的,其形成有志向性、兴趣性、情绪性、社交性、利害性等因素的影响。其特点是领袖人物的自然形成和不确定性,共同目标的不自觉性,成员形成与变动的不固定性。由于组织离不开人和人的活动,因此,在正式组织之中都有各种形式的非正式组织存在,二者常常相伴而存,相促而生。在班级管理上,不可以忽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作为正式组织的班主任要重视它、正确对待它,了解这个群体心理,把握这个群体的心理倾向,因势利导,化弊为利,加以得用,使其更好地为实惠正式组织目标服务。

2讲究管理方法,保证班级集体的心理相容。

(1)正确用权,使学生与班主任心理相容。

管理是一个人向其他人施加影响的过程。管理者之所以能够实现管理,其基础是权威。正式权威是由上级任命的法定的地位和权力;非正式权威是指不依靠上级任命而靠管理者自身在群众中的威望而产生的影响力。在某种意义上说,非正式权威比正式权威更重要。因为对被管理者来说,前者是自愿的,而后者则往往是强制的。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树立自身的权威,做到与学生心理相容,首先应树立服务的思想。服务的思想是班主任获得学生信任与支持的主要源泉之一,是班主任增强影响力的催化剂。在服务过程中,通过心理接触,用自己的思想品德、工作作风、人格修养等方面的优良品质感化学生,你便获得了实现管理的可能。其次,要尽责任,这是影响班主任权威的重要因素。要摆正责任与权力的关系,事实上责任比权力更重要。任何一位班主任,当你面对学生只要权力而不尽责任、不负责任或怕负责任时,学生在心理上就不爱你,你在他心目中也就不再是班主任。第三是要正确行使职权。任何有职不管事,或“越权”、“专权”行为,都是不能正确使用职权的表现,由此造成学生不听从你的管理,你也就没有教师权威,就不能与学生心理相容,顺利合作。

(2)合理分权,使班委之间、同学之间在心理相容。

分权是一种职权分散化的政策。分权不当会造成班级干部之间的心理不相容,产生矛盾和内耗,从而影响集体的战斗力。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常常有类似的问题发生:该学习委员负责的事情,班长去干预;该班长负责的事情,卫生委员去干涉等等。这些矛盾的产生,对班级整体工作来讲其后果不堪设想。班主任只有合理地分权,才会使班委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心理相容,密切配合,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班委的工作分工也必须照顾到每个班委的实际情况。了解每个人在知识、能力及其兴趣爱好方面的差异,分工以扬其长,避其短为原则,把班委各种各样的个体潜力联合起来,让他们人尽其才,相互补足,进而形成一个统

一、谐调的班委。如果班主任分工不当,在分工过程中过分赞赏一个学生的特长,过分贬低另一个学生的短处,在心理上都是忌讳的,它容易使班级出现分裂因素,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挫伤,使学生在不顺的心境中学习,引起新的人际矛盾,使同学间由于被信任程度的差别而心理互不相容,降低学习效率,影响班级团结。

(3)促进沟通,使班级所有成员间及班级与学校、社会都能心理相容。

无论是人际沟通、信息沟通还是组织沟通都是将一个有“意义”的内容,由一方传递给另一方,其目的在于使双方彼此之间相互理解。班级管理工作是交错复杂的,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价值观念、成就动机和学习目标也是不相同的,在班级管理中,难免会引起各种矛盾。因此,班主任应努力促进班级内部的意见沟通,使学生能理解班主任的意图,使每一位学生能了解班级的管理目标,以齐心协力,行动一致地去实现的目的。在实践中,班主任可以采用以下沟通方式:建立班会例会制度,坚持每周一次班会,尽量每天早晨小例会,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意见沟通;允许与正确对待非正式沟通,了解学生的各种信息,掌握学生的思想,促进和谐班集体的形成。

总之,沟通渠道畅通,可以使班主任与同学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相互增进了解和理解,达到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相互协作,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减少隔阂,消除误会,化解矛盾,激励士气,通力合作,实现班级管理目标。一个组织与外部环境的沟通也很重要,渠道与形式更是多方面的。就班级而言,学生的背后是一个大社会。班级直接面对的是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观念的众多家长,这个群体对社会角色有最大的包容性。所以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不仅对学校实现办学目标、培养合格人才有意义,而且也对班级的和谐发展有重大的影响。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主要有面谈与笔谈两种形式。及时与家长沟通的目的在于赢得家长对班级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利于家长参与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利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班主任每学期一次的家长问卷,能使班主任从中发现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取得调整改进意见,使工作更主动、更有的放矢,得到更多同学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可见,沟通可以使班级所有成员间心理相容,以推动我们对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促进和谐班集体的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