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财政普法论文范文

财政普法论文范文

财政普法论文

财政普法论文范文第1篇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把科普创建工作摆上党政领导工作议事日程。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积极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把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列入党政议事日程,建立党委分管、政府分管联系制度,领导班子每年听取科普工作汇报,及时协调解决科普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并落实督促检查的措施,将科普工作纳入党政领导机关目标管理责任考核范围。

二、完善组织网络,健全全民科普体系,充分履行职能。

区科协配备政治、业务素质较强的领导和业务人员;各街道科协组织健全,主要领导负责科普工作;各社区成立科普小组、科普志愿者队伍,社区主任任科普小组组长;企业建立企业科协组织;各级技术协会健全组织和规章制度,逐步建立起以区、街道科协为枢纽,以社区科普小组、企业科协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为基础的左右相连、上下贯通的大科普网络体系,并定期开展科普活动。

三、增加科普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科普专项经费列入区级财政预算,并逐年增长,达到人均1元以上。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重大主题科普活动要另有专项财政经费保障。辖区内拥有综合性科技活动场所及科普活动基地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主要公众活动场所建有3处以上科普画廊。各街道有固定科普活动室、图书室、科普画廊、科普学校等综合性科普活动场所,配有科普宣传设备。社区有专用或合用科普宣传栏、科普图书室、科普活动站。科普画廊、科普橱窗和科普宣传栏的内容应定期更新;区属中、小学建有科技活动室。

四、扎实做好社区科普工作。

区科协坚持把社区科普工作作为推动社区建设、提升城市形象、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引导,广泛动员,大力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浓厚了“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社区科普氛围。一是加强科普组织建设。积极吸收社区科技工作者加入科协组织,动员他们参加科普活动、举办科普讲座。抓好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与驻徐高校联系,从医学院等7所院校选拔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到社区开展科普工作,解决了社区科普教育师资问题。深化社区科普宣传,由社区居委会主任组成科普宣传员队伍,负责办好社区科普板报、组织开展社区科普活动。我区居民周美恩还成立了全省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绿色之家”,并荣获全国首届“保护母亲河奖”光荣称号。二是构建大科普的工作格局。区科协围绕每年科普周活动主题,加强与区科普联席单位与基层科协的联系,使科普周活动常办常新。2006年,我区与市科协联合举办了科普周开幕式,进一步提高了我区科普工作的影响力。科普周期间,区科协在9个社区进行了宣传巡回活动,累计发放科普资料和科普刊物800多种、5万多份,受益群众达5万人次。全区先后开展了广场科普咨询、科普文艺演出、科普电影进社区以及“倡导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区”等科普宣传活动。区科协还从各单位抽调人员组成科普宣讲团巡回为社区群众讲课,举办培训班5期,培训达2000人次;街道办事处积极开展健身运动会、安全进社区、“四进社区”等活动;部分社区组织技术能手现身说法,帮助社区贫困户学习先进技术,实现了物质帮扶向科技帮扶转变;区计生、卫生、环保等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相继开展了“优生优育进社区”、“健康生活、健康社区”、“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等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群众参与率达到80%以上。三是完善科普设施建设。坚持“社区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新建街道科普画廊280米、社区科普宣传栏1650米,建成街道、社区科普活动室20个、科普阅览室31个,图书拥有量达到80000多册。

五、青少年是科普工作的重点。

我区坚持科普工作从娃娃抓起,全面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加强科普辅导员队伍建设,辖区中小学校均配备了科技辅导员,并利用假期邀请大专院校师生给学生讲授科普常识,制作飞机、舰船等模型,组织学生参观“奇妙的机器人”、“大自然的奥秘”等大型科普展览活动。我区青年路小学成立了“少年科学院”,并聘请中科院院士陈如清为院长。根据青少年特点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在全区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了科技班会、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科普夏(冬)令营、科幻绘画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教育、科技培训和科技竞赛活动。气象、标本采集、天文、电子等各种兴趣小组不断健全,积极组织学生到校外科普基地参观、学习。广泛开展科普特色学校创建活动,新建书画特色学校1所、绿色学校2所。青年路小学被评为中国创造学会实践基地、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目前,全区已拥有省、市级科普特色学校6所、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5所、青少年科技教育辅导员47人。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普经费不足,严重制约着科协工作的开展。从调查情况看,科普经费不足,这是我区带普遍性的问题,《科普法》颁布以来,我区的科普经费虽然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但远远没有达到国家财政部、省财政厅、省科协规定的标准。另外,由于全区财政都十分吃紧,一旦财政收入状况不好,就要扣除下拨比例,使预算内的科普经费都不能足额到位。

(2)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尚不完善,影响了科普工作的开展。目前,全区街道虽然建立了科协,但科协主都是由身兼数职的党政领导兼任,街道专职科协主席尚无一人,科普专干虽然配备,但大多是挂名专干,因为他们也是身兼数职,加之街道办事处的工作又是注重经济指标和计划生育任务的完成,又肩负着安全稳定的重大责任,因此,无论是街道办事处科协主席还是科普专干,他们都因精力和力量不够和忙于日常事务,无暇顾及科协的科普工作。社区虽然配备了科技专干,但由于社区干职数少、任务重,加之社区里根本没有安排科普专项经费,所以也是有名无实。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基层科协科普工作的开展。

(3)科技示范户,科技带头人数量少,质量不高,阻碍了科普工作的开展。一是数量上,科技示范户的比例过少。二是质量上,科技示范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走出传统范畴,还是一些粗放经营模式。三是作用上,还没有真正很好地规范以科技示范为核心,以专业技术为纽带,形成不同的专业技术协会,组织开展规模经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科技示范户发展、培养、提高中的一些问题带有共性,综合起来有两类:第一是资金制约问题。科普经费短缺,没有设立专用扶持资金,有也是很少。加之农业生产的时效性,无法满足金融制度的限制,如种植业,资金不是一年就能回笼,需要3—5年。如养殖业,生产周期一般为1—2年,而农贷资金必须在每年年底回收。对一些时间稍长的项目,信用社又不放贷,财政更没有扶持。第二是相关政策配套问题,职能部门限制过多。示范户一旦生产出产品,产生效益时,职能部门就上门来收费。工商部门收管理费、税务要收农产品税,国土要收土地税、畜牧要收检疫费等等系列税费。如果职能部门能下放一些经营权,制定配套政策,科技示范户就能降低生产成本,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2、建议

(1)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确保科普经费落实到位。现在《科普法》已颁布实施,建议上级应会同有关部门,依法规范科普经费的标准和管理使用的归属问题。同时,要督促各级政府按照《科普法》要求,一是将科普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二是按上级规定,把不足的科普经费确保追加足额到位,三是随着财政的增长科普经费应逐年有所增加。以确保科协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财政普法论文范文第2篇

1、高标准启动“七五”普法工作。认真做好“六五”普法依法治理总结和表彰工作。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工作调研、考察和研讨工作,制定出台“七五”普法工作规划,召开“六五”总结表彰暨“七五”普法工作动员会议。深化“法律知识月月讲”活动,推动“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全面落实。(5分)

2、创新普法教育方式。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着力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推动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推动将法治宣传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浓厚氛围。以“法治文化校园行”活动为抓手,深入实施“法律进校园”,评选一批“法治文化示范校园”。大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开展法治文化品牌评选和法治文化精品创作征集活动,形成法治文化品牌效应。(5分)

3、扎实推进法治创建活动。继续深化法治县(市、区)、法治单位、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符合实际、特色鲜明的部门、行业依法治理工作。完善普法依法治理联系点工作,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组织开展“依法治企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和“送法进企业”活动,提高企业法治创建水平。(3分)

4、规范普法工作机构建设,全面完成普法机构调整工作,厘清工作职能,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创新发展。(1分)

责任单位:宣教股、司法所。

二、法律服务与监督管理(14分)

5、积极推动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着力提高村(社区)法律顾问质量,探索建立经费保障、工作考核、工作激励长效机制;积极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对律师参与法律顾问工作的考核和奖惩机制。(5分)

6、扎实开展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法律服务直通车”、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活动,工作成效明显。(3分)

7、加强律师事务所、公证处规范化管理,软硬件设施建设符合相关规定。创建1个以上法律服务工作品牌。(3分)

8、切实加强法律服务行业监管,投诉查处结案率达100%,息诉率100%;公证办证错证率控制在0.2%以内,伪证率为零;接受上级转办案件按期调查上报率100%。所辖人员和机构及其办理的法律事务不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不发生被追究刑事、行政责任和行业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3分)

责任单位:公律股、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司法鉴定所。

三、法务网格工程(5分)

9、加强法务工作平台建设。健全完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和法务网格“四级”法务工作平台,按照“三个一”的标准,全面规范村(社区)法务工作站挂牌、制度和台账,统一建立《法务工作手册》。调整充实法务工作队伍,落实全员培训机制,法务工作人员全年培训次数不少于1次/人。(2分)

10、全面提升法务工作水平。健全完善法务“四进网格”工作质量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失信惩戒机制,增强法务工作实效。法务诉求处置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8%。全年根据不同对象各开展法务需求调查1次以上。(2分)

11、加大总结宣传力度。及时总结提炼“法务网格工程”工作经验,全年在市级以上发表宣传稿件2篇以上。(1分)

责任单位:基层股、司法所。

四、法律援助(10分)

12、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5件,事项1200件次。(3分)

13、提高办案质量和律师办案数、诉讼案件比重。案件质量管理规范,案件质量优秀率不低于50%。律师办案数不低于25%、诉讼案件不低于30%。(3分)

14、深入开展法律援助进军营活动,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得到当地双拥办肯定。羁押场所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健全,运行规范。(2分)

15、经费使用管理规范。法律援助经费设立专门账户或单列科目,中央、省下拨的法律援助专项经费全部用于案件补贴。(2分)

责任单位: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司法所、公证处。

五、基层基础和人民调解(10分)

16、全面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辖区内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全部达标。按要求完成司法所业务用房建设任务。(3分)

17、按照本级财政预算标准落实乡镇(街道)司法所工作经费保障。(1分)

18、加强基层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落实司法所年度绩效考评和司法所所长述职制度,每个司法所至少有2名以上工作人员,积极争取司法所长落实副科级待遇。(2分)

19、全面落实《市人民调解员等级化管理实施办法》,人民调解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行动,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月分析研判制度,纠纷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96%以上,无重大民转刑案件。(2分)

20、大力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全面规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队伍、工作制度、经费补贴等内容,确保达到“五落实、六统一”要求。加大物业纠纷、劳动争议纠纷和环境污染纠纷人民调解组织的建设力度,新建1个以上专业调解委员会。大力开展人民调解文化建设,创建1个以上人民调解文化建设品牌。(2分)

责任单位:基层股、政工计财股、司法所。

六、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10分)

21、社区矫正各项制度落实,社区服刑人员调查评估、报到衔接、入矫宣告、思想教育、社区服务、考核奖惩、请假审批等工作程序规范。(3分)

22、深入推进村(居)社区矫正工作站建设,实现村(社区)社区矫正工作站建设全覆盖并创建1个以上省级规范化社区矫正工作站;加强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展经常性教育矫治帮扶活动。(2分)

23、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加强司法所社区矫正装备信息化建设,网上监管实现常态化、规范化;服刑及刑释人员信息核实、录入工作及时准确,服刑人员信息核实率达到95%,预释放人员回执发送率达到80%,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信息录入率达到70%。(3分)

24、深入推进县级社区矫正管理教育中心和指挥中心建设,探索县(市、区)统一调查评估、统一入(解)矫宣告、统一严管阶段、统一集中教育和社区服务。(2分)

责任单位:社区矫正工作管理局、司法所。

七、司法鉴定(5分)

25、加强司法鉴定管理工作。对辖区司法鉴定机构执业活动进行规划指导、监督检查。司法鉴定信访投诉处理率100%。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着力解决司法鉴定机构执业中的困难问题。(2.5分)

26、司法鉴定工作受到市级以上主管部门肯定,辖区司法鉴定机构各项考核合格。完成司法鉴定典型经验宣传或信息调研论文投稿、业务数据统计分析、年度工作总结。(2.5分)

责任领导:龚小军责任单位:公律股、司法鉴定所。

八、宣传思想文化工作(10分)

27、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完善党组制度建设,落实理论学习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扎实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有成效。(4分)

28、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对帮扶工作有实效。道德讲堂、志愿服务、网络文明传播等工作常态化。(3分)

29、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宣传方式,加强新闻宣传队伍建设,通联工作及时高效。培育选树推荐宣传先进集体或优秀个人1个以上。全年在市级以上广播、电视和报刊等新闻媒体刊发本地司法行政工作经验、先进典型宣传稿件3篇以上。(3分)

责任单位:办公室、政工股、司法所。

九、党风廉政建设(10分)

30、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根据《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2013-2017年实施细则》任务分解方案要求开展惩防体系建设工作;组织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月活动;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及时准确记载履行“两个责任”台账;主要负责人与班子成员之间开展一次以上廉政谈话活动;与部门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带头讲廉政党课一次以上。(6分)

31、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相关规定,严肃查处管辖范围内的各种违规违纪问题。(4分)

32、每月向市司法局办公室报送信息不少于5条,按时完成重点调研任务,每季度报送调研文章不少于1篇。全年被市级以上采用信息、调研10条(篇)。(5分)

33、认真做好信访工作,信访事项按时办结率、回复率达到100%。(2分)

34、协助市局做好辖区内人民监督员管理、使用和考核工作。(1分)

财政普法论文范文第3篇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

1.抓好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宣传。把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首要政治任务抓好抓实。要引导广大公民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关于法治建设、法制宣传一系列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把十八大精神落实在法制宣传教育的各方面、全过程。

2.抓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宪法确立的国体政体、领导核心、指导思想、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权利义务等主要内容,不断增强广大公民的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要意义、基本经验、基本构成及基本特征,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法律保障。及时抓好新修订的《刑诉法》、《民诉法》、《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新颁布的《精神卫生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为全市公民学习和运用各种法律法规提供必要的支持。

3.抓好“六五”普法中期检查,推进“六五”普法规划的全面落实。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六五”普法以来的成绩和经验,找出问题,制定措施,及时改进。各村(社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做好“六五”普法中期自查和互查工作。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督促检查。

二、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展法制宣传,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法治基础

4.深入学习宣传与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服务科学发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宣传经济结构调整、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城乡建设、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及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尤其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新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5.深入学习宣传和创新社会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为着力点,围绕建设法治政府,促进公平正义及社会和谐稳定,大力宣传社会组织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党风廉政建设、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以及信访、投诉、调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各级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进一步引导群众树立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念,依法表达利益诉求,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法治化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6.深入学习宣传服务保障民生的法律法规。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根本目标,大力宣传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征地拆迁、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与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众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大力宣传文化交流、文化娱乐、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三、着力培养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进一步带动全社会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

7.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养成。增强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执政、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和实际能力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关键,年度领导干部集中学法不少于2次。继续推行非人大任命领导干部任职资格法律考试制度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法述稳考核制度,继续推行党委中心组集中学法、党校(行政学校)法律知识培训、公务员学法考试等主要学法形式和制度,加大领导干部雉水在线学法工作力度,全面提高学法用法的实效性。

8.突出抓好公职人员学法用法。建立健全公务员日常学法培训、考核、考评机制,组织对全体公务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考试,确保公务员全年学法时间不少于60课时。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要重点突出公正司法、廉洁执法和执法规范化的培训教育和观念的养成。

9.努力夯实青少年法律素质根基。深入开展以“唱响法治、畅想明天”为主题的法制歌曲唱响校园活动,进一步培育校园法治文化,不断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法律道德素质。结合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特点,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学法用法活动,丰富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网络。教育部门深入开展“读法律书,做守法人”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第四届“学法小童星”和“知法守法青少年”评比活动,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10.不断强化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意识。继续开展“诚信守法企业”创建评比活动,深入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管理的能力。涉企部门要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人员的学法制度,确保企业管理人员全年学法时间不少于6天36课时,不断完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加强企业法制宣传阵地建设。

11.深入开展农民法制宣传教育。各村(社区)要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完善和拓展农家书屋法治文化服务功能,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要切实加强村(社区)两委干部法律知识培训,要依托农村、社区法制学校开展学法讲座,不断提高他们依法管理村务、防范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担任法制宣传员的积极作用,不断完善农村“法律明白人”制度。

12.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教育。公安部门要在流动人口较集中区域建立法制培训点、选配外来务工人员担任法制宣传联络员,完善法制宣传教育网络,结合流动人口的工作生活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工作。组织开展“农民工学法活动周”、“送法进工地、进企业”等活动,巩固和完善我市广覆盖、全方位的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体系。做好对两新组织的法制宣传工作,认真组织对社会闲散、流动人口及服刑在教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普法教育,进一步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渗透力。

四、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努力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感染力

13.加强草根法治文化理论研究。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积极探索镇草根法治文化建设经验,加强对草根法治文化理论探讨。

14.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推进法治文化阵地的多样化、系列化、规模化建设,要进一步加大法治文化“五个一”工程示范单位建设力度,突出“法治文化示范村(社区)”、“法治文化示范学校”、“法治文化示范企业”的培育,打造一批新品牌。各专业法主管部门和有条件的学校、企业、村(社区)都要进一步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建设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法治场馆、农家书屋、法治画廊、法治广场、法治街道,因地制宜设置与当地环境相协调、与生态环境相融合的法治文化景观,依托文化站、农家书屋、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等设立的法治文化公共设施体系基本完善,年内覆盖率要达到85%以上。组织开展“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示范工程”,争取有两家单位获第三批“法治文化示范点”命名。

15.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活动。充分发挥专(兼)职文艺团体作用,推出一批具有较高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法治文化节目。要利用庙会等群众性活动的有利时机组织开展法治文化艺术节。要以推动法治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契机,充分挖掘各自的资源优势,组织开展法治论文征集、法制文艺调演、法治书画、法制灯迷、征集法治文化标语、短信、漫画等活动,在全市进一步掀起群众性法治文化建设的高潮。

五、深入开展基层民主法治活动,夯实法治建设的基础

16.认真总结过去几年民主法治创建工作的经验,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适时展开调研,不断完善“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标准。

17.加强创建工作的业务指导,注重平时的督促和检查,调动创建积极性,形成良性互动。

18.建立长效机制,丰富创建内涵,提升创建质量,力争全市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率达到25%,市级创建率达到90%。各镇(区)要把提高创建质量和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子。

19.深入推进“法律六进”活动,各部门要结合“三下乡”等活动,进一步深入基层城乡开展丰富多彩的送法进基层活动,鼓励基层干部群众自觉学法,参与法治实践,不断夯实法治创建基础,扩大法制宣传的影响力,营造基层法治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六、进一步强化法制宣传教育的领导,不断提高法制宣传工作组织保障

20.完善普法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真正形成资源整合、上下联动、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党委、政府要把普法纳入“五个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分工负责、条块联动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普法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普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工作汇报制度、工作督查制度,按要求配齐配强各级普法专(兼)职人员,为“六五”普法中期验收和规划的全面实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1.加强普法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普法骨干、联络员、普法讲师团、法律志愿者、法制副校长、法治新闻工作者五支队伍建设。做好联系沟通,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普法和法治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2.强化工作考核。要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委宣传部等部门关于<市“六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考核验收办法>的通知》(办〔〕38号)文件为依据,分解落实责任,加大对普法工作的考核力度;各村(社区)也要出台相应的考核办法,强化重点工作的过程控制,确保全年各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

财政普法论文范文第4篇

一、抓学习、强素质,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新的提高

我们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坚持把队伍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常抓不懈。

(一)学习政治理论,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坚持"机关党团活动日"为抓手,认真落实学习例会制度,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认真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三中全会精神,做到有计划、有笔记、有心得、有交流。积极开展共产党员"示范岗"和"示范窗口"、"我为党旗增光彩,"争当人民满意公仆"等争先创优活动,进一步激发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服务社会、服务基层的工作热情;深入开展公仆、责任、服务、创新、法纪意识"五项教育"活动,便全局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二)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党员的业务工作能力。根据司法工作政策性、业务性强的特点,今年,我局坚持把业务学习、提高技能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举办了专题业务培训,聘请专业人员来局授课;采取资金扶持和时间保证相结合的办法,鼓励党员千部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更新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局领导带头参加培训学习,千部职工积极参加。今年,二位局领导先后参加了全省新任局长培训班,20多人次参加了省或*市援助律师培训班,7名干部参加了法律专业本科函授,90%以上45岁以下的干部参加了市统一组织的电子政务培训考试,全局上下形成一股讲学习、强素质的良好氛围。

(三)抓制度严管理,塑造机关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今年,在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中,局党组结合队伍建设实际,先后制定《*市司法局岗位责任制》、《*市司法局苜问责任制》、《*市司法局法律服务承诺制》、《*市司法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等l2项规章制度,要求机关干部改变作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完成全局干部从"管理员"到"服务员"角色的转变,使每个人都感受到自己代表整个群体的责任感。我局新班子调整后,结合司法局实际,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谁主管、谁负责"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要求,签订-了党风廉政责任书,并实行了党风廉政保证金制度,局中层以上干部每人交了保证金,如有违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扣除当事人和所在科科长和分管局长的年度保证金。今年,我局还聘请了8名社会各界人士为司法行政系统行风监督员,为促进司法行政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加强对我局千部职工和法律援助中心公职援助律师的职业道得和执业纪律教育,开展了"公正文明执法"学习教育活动,禁止援助律师进行有偿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中必坚持工作日全天服务,热情接待当事人,做到"四声","三个一"即: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事后有回声;一张笑脸相迎,一杯热茶相敬、一张椅子让座,良好的服务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今年又被授予"*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的称号。

二、抓机制,明责任,普法治理工作有新发展

我们把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与党建、业务工作融为一体,做到目标同定、任务同下、责任同当、奖惩同兑,走出一条多层次、全方位的机关效能建设促进党建工作和司法行政业务工作的新路子。局党总支在今年换届后,我们就根据司法行政系统门类较多、党员分散在局机关、公证处、律师所等单位的实际,把全系统划分成几个党建责任区,由党总支委员分别挂钩负责;局领导和各科室处所负责人担任书记和支委,他们在工作中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通力合作,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肩挑,明确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都是责任人的工作格局,及时把机关效能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党建刨先、计划生育、精神文明建设、依法治理等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结合起来进行量化分解,积极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向纵深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制定计划,明确责任,推动普法依法治市工作有效运作。今年年初,市普法办和我局制定了普法依法治市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积极配合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对机关、乡镇干部进行了依法行政培训,抓好了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千部法律知识读本》的学习和二次作业簿的收集、批改;组织了法制论文的征集,参加了*市法制演讲,举办了"为实现公平与正义一一法律援助在*公益活动",组织开展了第三个全国"12•4"法制宣传日和"12•6"律师进社区活动,建立健全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岗位目标责任制,专题向人大汇报普法依法治市工作情况,并把完成情况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抓好试点,总结推广,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全面开展。在巩固提高原有试点单位的基础上;今年,我局又培育出新一轮不同类型试点单位,让老典型巩固,新试点创特色。今年4月,、我局会同市法院拟定了《人民调解操作规程》,5月份,在当湖镇召开了现场会,在全市进行推广,省司法厅在简报上作了专门的报道,*市司法局专门发文要求在全系统推广。8月份,在全塘镇召开了司法信访联动中必建设现场会,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启动司法信访联动服务中心建设工作。11月份,我局在林埭镇新庄村组织召开了民主法制村建设规范化现场会,在全市部署了民主法制村建设工作,率先在*市推动了基层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得到了市领导和上级司法行政部门的肯定。(三)主动协调,形成制度,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新特色。针对今年我市1一4月份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新情况,根据教育部、司法部等单位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见》,我局主动与教育局联系召开协调会,建立了每季一次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分析青少年学生法制

教育形势,制订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计划,针对性地部署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作。下半年,我局对80多名全市中小学领导和政治教师进行了法制教育上岗培训,在*中学开展了模拟法庭活动。在全塘中学开展了"校家村"三结合的农村在校学生法制教育活动,并在全市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规范提高,强化治理,推动依法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强化行业依法治理,建立健全执法制度体系,实行"一岗五制",实现了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贡任明晰化、执法程序公开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检查制度化、监督机制完善化;强化行业自律,开展以"道德在心中、诚信在*"为主题的"优秀律师事务所,"优秀律师"和"优秀法律服务工作者"评选活动,树立诚信理念,遵守诚信法则,提高行业信誉和依法管理水平。围绕"面向社会、服务群众"的宗己广泛开展了"法律进社区"活动,在当湖镇朝阳路社区试点,规范了社区依法治理工作。

(五)总结表彰,落实整改,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稳步发展。今年年底,对一年来普法、依法治市工作岗位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进行了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反馈给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市四套班子领导高度重视普法依法治市工作,今年10月,市人大和*市人大有关领导先后对我市普法、依法治市工作进行了检查,激发了我市开展普法依法治市工作的积极性。

三、抓调解、构网络,激发基层工作新活力

在实践"三个代表"和抓党建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认真履行司法行政和调解的职能,切实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构筑基层法律工作网络,把一切社会矛盾和不良隐患及时消灭在萌芽之中,解决在基层。

(一)完善调解网络建设,加大排查调处力度。在全市所有乡镇、村建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网络健全。针对我市村级班子换届、新班子中调解千部业务不熟等情况突出,结合劳资、征地拆迁安置、三峡移民、乡村道路事故等纠纷多的问题,为提高新老调解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我局与市综治委、公安局在9月份举办了二期调解和治保主任司法信访联动服务中心干部培训班,提高了他们处置矛盾纠纷的能力。各调解组织加大排查调处力度,积极妥善地预防和调解大量民间纠纷,今年以来,全市共调处基层民间纠纷1571件,调处成功1498件,调解成功率95.4%,制止群体性上访3件60多人,为我市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深入监狱延伸教育,全力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市成立了延伸安置帮教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乡镇领导、司法所长到监狱,把帮教工作向高墙内延伸。今年,我局组织人员深入到南湖监狱、女子监狱,对*籍学员进行帮教,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建立司法信访联动中心,理顺司法信访管理体制。今年,我们按照省市部署,顺利完成了全市9个乡镇的司法信访联动中心的组建工作,向财政追加专款用于每个乡镇司法信访联动中心的办公室的硬件设施建设。印发了《关于司法信访联动中心实施意见》,11月份组织了检查考核,全部达到了要求。司法信访实行双重领导,在业务上以司法局为主的管理体制已在全市形成,基层司法行政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四)贴近市委中心工作,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化解矛盾纠纷。我局主动服务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针对在城市建设征地拆迁过程中发生部分群众拦截公路、冲击机关等情况,及时向全市被征地、房屋拆迁户发出了一封公开信,呼吁他们要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作出的战略部署,顾全大局,并在把有关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告知他们,为保持当地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抓服务、保质量,拓展法律服务新内涵

抓好党员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做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是抓好机关党建工作的根本环节。我们以开展兴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以落实服务承诺为载体,以提高机关效能为目标,认真做好"机关就是服务"这篇文章,拓展法律服务内涵,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千群关系。

(一)规范管理,筑建党和人民的连心桥。始终坚持"贫者必援、弱者必帮、残者必助"的原则,努力构筑完善的法律援助平台,率先在全省探索出"六站五点三延伸"的工作网络。在横向上成立了以市法律援助中心为龙头的职工、妇女、残疾人、青少年、老年人和军人军属等援助站;在纵向上依托社区服务中心成立了"朝阳路社区"等22个居民委的援助联系点式,并在当湖镇4个片22个居民委聘请了26名法律援助信息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在社区广泛宣传法律法规,使法律援助工作更加贴近实际,服务于社区广大居民。并将法律援助工作延伸到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申,延伸到行政执法部门的咨询指导工作,延伸到最基层的社区、居民法律帮助中。今年9月,我局按照上级司法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在朝阳路社区组织开展了"为实现公平与正义一一法律援助在*公益活动",宣传了《法律援助条例》,开展法律援助咨询,并把法律援助须知、各法律服务机构的地址、联系电话、律师姓名等情况印刷后发到社区居民手中。到11月20日为止,我局己办理了92件法律援助案件,登上了*市五县市(区)榜首。市法律援助中心被评为*市"法律援助工作先进单位"。

财政普法论文范文第5篇

**年以来,中共南部县委、南部县人民政府认真实施“五五”普法规划,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提高公民法律素质为目标,以“五抓五促进”为重点,以开展活动为载体,认真实施“五五”普法规划,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受到市“五五”普法督导检查组领导的充公肯定:“南部县“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重视,保障有力,深入扎实,形式创新,成效显著,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该县先后荣获四川省、南充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县”称号。该县2010年争取“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县”。

一、着力“五个重点”,务求“五五”普法工作新突破

(一)抓领导干部学法,促进干部队伍学法。

一是坚持举办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年以来,该县始终把《宪法》和与人民群众工作、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列入县委中心学习组和各级党组织中心组学习内容,坚持每季度举办一次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县四大机构领导,各乡镇党政一把手,县级各部门、中央省市驻县单位负责人和县属重点企业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等近千人听取法制讲座。先后邀请北京、深圳、成都、重庆的法学教授、专家和领导16人(次),讲授《宪法》、《行政处罚法》、《刑法》、《预算法》、《劳动合同法》等。每次讲座都分别由时任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光明和现任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何修礼主持并讲话。领导干部坚持法制讲座制度。

二是坚持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资格考试和副科以上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四年多来,县人大常委会对任命的政府组成人员、法院、检察院领导班子和法官、检察官,实行任前法律资格考试,其合格者才任命;县委宣传部、县法建办对全县副科以上领导干部进行理论和法律知识考试,合格率均为100%。其考试成绩装入个人档案。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处、科级领导干部的法律学习。

(二)抓公务员学法,促进依法行政。

“五五”普法以来,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将公务员、行政执法人员、司法人员的学法依法行政等内容,纳入干部培训规划,通过各级党校、上级业务部门和行业等渠道进行培训,同时,与干部理论教育并行,把公务员的更新知识培训、普法培训、依法行政以及政治理论培训融为一体。四年来,全县共培训5600余人次,全县公务员每年参加法律知识测试,参考率达96%,合格率100%。进一步促进了公务员学法。

(三)抓在校学生学法,促进社会青少年学生学法。

该县有200余所中小学校、20余万名学生,全部配备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各中小学校定期给学生上法制课的同时,结合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对学生进行宪法意识、法律常识教育,引导学生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各学校做到了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大纲、教材、教师、课时、“四落实”,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各学校建立并实行了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制度,推进了依法治校工作。**年以来,累计开展学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近800余场次,受教育学生达76万人次。

(四)抓基层干部学法,促进城乡村(居)民学法。

县委组织部、司法局每年要共同举办了全县农村基层干部法律知识培训班,对全县村(居)支部书记、村(居)委会主任进行培训,培训围绕农村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设计授课内容,重点学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信访条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土地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土地承包法》、《种子法》涉农方面的法律法规。**年以来,共培训农村“两委”干部2800多人次。参训率达99%以上,引导农民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其自身权益。

(五)抓企业经管人员学法,促进企业员工学法。

该县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工商、税务、质监、商务等职能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根据自己的职能,各司其职,整体推进。县法建领导小组专门组织人员,对县红电公司、盘电公司、天然气公司等重点国有企业进行了《物权法》、《劳动合同法》、《税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使全县各类企业“五五”普法、依法治企工作顺利进行。**年以来,该县每年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安全生产法》等与企业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努力提升企业领导层的依法经营和管理水平。切实加强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全县企业都聘请了法律顾问。

二、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实践“五五”普法新形式。

该县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六进”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学法用法的氛围。

(一)送法律进机关。县司法局、县法建办等县级有关部门,组织律师、法官等有关人员,深入机关单位,分别为县国税局、农业局、房管局、国土局、红电公司、供排水公司等35个机关、企业的3800余名行政执法人员、机关干部职工和县委党校县级机关下派干部暨到村任职大学生120余名人员讲授了《物权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等法律法规。使机关干部增强了法制观念,提高了法律素质。

(二)送法律进乡村。该县一是组织县级机关和各涉农部门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开展送法下乡进村活动。宣传了《宪法》和有关“三农”方面的法律法规。二是组织法官、检察官、警官、公证员、律师、法律工作者,开展“律师奉献进千村”活动,为老百姓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外提供就业信息、引进致富项目等,帮助他们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此项活动的开展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和称赞。三是与西华师大法学院等单位,在大王镇开展了“五位一体”校镇共建活动。四是认真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推行“四民主”、“三个自我”、“两公开”,努力实现基层自治,同时,认真开展村级(社区)依法治理,建立一套规章制度,解决热点和难点问题,切实加强了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维护了农村稳定,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建成了一批国家、省、市、县级“民主法制示范村”。

(三)送法律进社区。该县一是利用法律颁布纪念日和“3.15”、“3.18”综治宣传日、“艾滋病”防治日、“税法宣传月”、“6.25”土地日、“6.26”禁毒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特定日,分别在县城瑞安路、新世纪广场、柳林广场开展法制宣传,深受广大群众和社会的好评。二是定期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有关人员,深入街道、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帮助社区居民了解和掌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和法律常识。三是组织引导开展好“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以社区服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区教育为重点的社会功能,依法保障社区居民的民主权利,增强社区居民委员会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方面的作用,推进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建设。

(四)送法律进学校。该县组织县政法系统法制关爱团成员和县公检法司的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全县城乡中小学校,给中小学校学生上法制课,授课人员用发生在本县学校及外地学校的典型案例,以案说法,讲解《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引导中小学生从小学法、守法、护法,为将来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仅09年,县法制关爱团成员102人(次),为县城和中心乡(镇)的中小学校上法制示范讲座课17所(次),近10万学生受到了法律学习教育。

同时,该县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中小学校法制教育网络建设,依托“家长学校”,开展学生家长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营造有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五)送法律进企业。该县有关部门组织律师、公证员、法律援助人员等法律工作者,先后到电力公司、红电公司、天然气公司、蓝剑啤酒、川龙化工、南蕾气座、金泰绵纺、蜀佳油脂、绿神公司等企业,对企业干部和职工进行《企业法》、《公司法》、《劳动法》、《税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社会保障、权利义务及民主管理方面的法制教育,积极为企业职工提供法律服务,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进一步提高了企业法治化管理水平和依法参与市场经济竞争的能力。

(六)送法律进单位。该县送法律进单位,一做到了“七有”:即有组织、有计划、有经费、有教材、有培训、有考核、有档案。二坚持干部学法制度,把单位干部学法用法与相关考核相结合。三积极引导单位职工开展学法用法活动,定期组织职工参加法律知识讲座、培训和考试,增强广大职工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依法承担责任的意识。四是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现依法建制、依法管理。

三、健全五项机制,开创“五五”普法工作新局面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该县坚持“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全面参与”的工作机制。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体系。将法制宣传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各级各单位乡分别建立了“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及时调整充实领导小组成员,稳步推进普法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各级各单位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普法工作,定期听取情况汇报,帮助解决普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建立健全齐抓共管机制。该县各级各部门根据县“五五”普法规划和全县普法宣传工作会议要求,结合部门职能实际,认真制定部门“五五”普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有力地推进了“五五”普法规划的全面实施。县政法、文卫、农工系统和工青妇等分别结合实际情况,互相配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各司其职,营造良好是法制教育氛围,认真开展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县法建办、县司法局多次组织工作指导组,深入到“五个一”等普法工作重点单位进行业务指导,促进普法工作的扎实开展。

三是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该县县乡(镇)两级政府和各单位均将法制宣传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实际支付到位,坚持随财政收入增长而逐年增加。**年以来,县级财政共投入普法专项工作经费达40余万元。

四是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该县坚持“五五”普法宣传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将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党政目标考核内容,各单位参与普法工作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进一步明确普法工作责任制,努力形成“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生动格局。县委、县政府将“五五”普法工作纳入对乡镇和各部门目标考评内容,督促落实。坚持以督查促提高,定期开展普法督查活动。06年以来,县法建办每年组织检查组,对全县各乡镇、各部门“五五”普法工作进行了年度考核检查,并发出通报,表扬先进,对查出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

五是建立健全制度约束机制。该县实施“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了《南部县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等13项制度,并将《南部县依法治理工作标准》汇编成册,印发各级各部门,从部署安排、开展活动、检查督促、目标考核、经费保障等步骤指导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使全县普法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四、整合三种资源,形成“五五”普法工作新合力

一是整合文化资源,建设法律文化。该县建立一批“法律文化茶园”(20个),县司法局为每个法律文化茶园,统一制作了一块“南部县法律文化茶园”钛金标牌;一套八幅《南部县法律文化茶园普法警句格言》字画;统一征订一份《四川法制报》和一批法律书刊;定期开设一堂法律文化讲座或一次法律义务咨询。形成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获取法律知识的熏陶和启迪。

二是整合政法机关资源,建立法制关爱团。该县组建了“南部县政法系统法制关爱团”,组织县公检法司的法官、检察官、警官、司法行政干警和退下来的老领导及其县法律中介服务组织的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员和法律服务人员,分别到各级中小学校,通过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演讲会、主题班会等形式,给中小学生讲解法律知识。几年来,共县中小学校共上法制课400多场次,累计受教育学生60万人次。

三是整合社会资源,建立普法志愿队伍。该县组建家长学校讲师团,实行普法志愿者工作制度,聘请热心法制宣传工作的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政法系统老同志为普法志愿者,为家长学校上示范课,深入乡村(社区),为学生家长和学校学生上思想道德和法制课,开展社会普法宣传活动。目前,全县“家长学校”100余所,有普法志愿者500余人。该县老领导蒲春举和县政法系统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同志每年上法制课10余场次。该县的普法志愿者工作和家长学校工作制度受到市委、市政府表扬,并在南充市作为经验推广。

五、搭借十个平台,创建“五五”普法工作新载体

(一)宪法宣传,贯穿始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为了增强全县干部群众宪法意识,该县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平台,每年组织近50个行政执法部门、司法部门和法律服务部门,在县城新世纪广场、柳林广场或瑞安路,开展“12·4”法制宣传暨法律义务咨询服务活动。几年来,共出动宣传车286台(次),展出法制宣传展版2000余张,悬挂宣传图片、标语6000余幅,发放相关法律法规等宣传资料48万余册(份),现场接受法律咨询6000余人(次),接受现场法律知识教育的干部群众6万余人(次)。

(二)信息调研,指导工作。该县在普法工作中,及时收集法制宣传反馈信息。四年来,县法建办、县司法局编发普法文件53个;简报156期;采写调研文章31篇。及时总结并上报下发了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动态,同时分别上报市法建办,下发全县各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指导、促进了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三)法制新闻,正面引导。

该县一是利用县、乡镇广播电台(站)和有线电视台开辟了普法专题栏目,不定期地分别由行政执法人员、司法人员和律师,讲解法律知识,回答法律问题,提供法律咨询。

二是向中央、省、市主流新闻媒体投稿,宣传普法工作。其中,《普法为先重在治理》、《把南部县建设得更加美好—南部县平安创建记实》、《浅谈当前农村普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法律进库区?服务解忧愁》、《南部百余律师送法进乡村》、《退休“芝麻官”普法记》等80余篇文稿信息,分别被《人民网》、《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通讯》、《人民调解》、《法制日报》和《四川日报》、《南充日报》等省市新闻媒体采用,正面宣传、指导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高了南部县法制建设工作知名度,营造了良好的法制宣传氛围,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三是在县城繁华地段,该县利用南部县搏虎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在县城瑞安路口等三个地方设置的巨型电子LED户外全彩广告显示屏(8米X5米),滚动播放国家法律法规和“五五”普法知识,每天每次播放5幅广告片,每次片长40秒钟,每天播放30次。已经播放500幅广告片。

(四)门户网站,普法专栏。该县人民政府门户网,设置了“五五普法教育专题”,司法局、县法建办在门户网的“‘五五’普法专题”和司法局内网中,共放置了国家法律法规686余篇(条),放置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规范性文件38件(个);放置了普法依法治理方面的经验材料、理论文章、工作制度、简报信息、工作总结、文字图片和普法依法治理标准等资料86篇次。其中《行政复议法知识问答》、《行政许可法知识问答》、《禁毒法知识问答》和《浅谈当前农村普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依法治访,维护稳定,以人为本,关心群众》等调研文章和等点击上率分别近万人次。

五是普法资料,征订发行。“五五”普法启动后,该县组织征订“五五”普法《干部读本》、《农村读本》、《企业读本》、《青少年读本》、《社区居民读本》和《四川省百万公民知识竞赛》试卷等法律法规和法制宣传资料50万册(份),保证了普法学习资料。

六是法制图片展版展览。该县各级各单位,分别设立了永久或临时性的法制宣传展版,充分利用图片展览图文并茂,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宪法》、《物权法》和行政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08年春节期间,由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县法建办、县文联主办的《“阳光司法”2008年大型新春图片汇展》,在县城繁华地段滨江路隆重展出。这次共展出展版100张,展版面积300多平方米,累计接待参观群众近30万人次。“5.12”汶川大地震期间,县司法局、县法建办在县城瑞安路、柳林广场等公共场所展出了《防震减灾法知识问答》等为内容的法制宣传展板,引导群众抗震救灾。

七是法律服务,抗震救灾。“5、12”,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后,该县在认真组织本县抗震救灾的同时,还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支援汶川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县政法系统的法官、检察官、司法行政干警、公证员、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坚守岗位,履行职责,抗震救灾,服务群众。该县律师、法律工作者、司法鉴定等人员,为汶川重灾区和本县灾民提供义务法律服务、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挽回经济损失160余万元,免收当事人费2万余元。

八是十星评选,法制一星。该县在连续十几年的农村“十星级农户”和城镇“十星居民户”评选的活动中,分别把“遵纪守法星”作为评选内容之一,“遵纪守法星”的评选包括学法、守法、用法等内容,“遵纪守法星”覆盖了城乡千家万户,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干部群众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

九是党校学习,以会代训。该县把普法教育与业务培训的有机融合。利用以会代训、党员干部培训、农村基层党建培训,把法律法规作为一项内容列入培训计划。**年以来,共举办各级涉法培训活动50多场(次),67500多名党员干部接受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法律知识培训。

十是人大视察,代表监督。该县在实施“五五”普法《规划》中,各级各部门适时组织和接受省、市、县人大代表视察。四年来,市、市、县人大常委会(法建办)采取听(汇报)、查(资料)、问(情况)等方式,先后四次对县人民政府和30个县政府组成部门和单位、乡镇、村、社区居委会的“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了视察,参加视察的市、县人大代表对我县的“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指出视察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通过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视察,有力地推动了政府普法工作。

六、实现四个成效,推进“五五”普法工作新跨越

(一)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普治并举。该县把法制教育和依法调解处理房屋拆迁、土地征收、房产开发、合同纠纷、信访缠访等紧密结合,做到普治并举。切实加强了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维护了农村稳定,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是依法决策。该县政府规范政府行为,依法决策,在城镇建设、工业集中区开发、大型设备(施)采购等问题重大事项上实行依法决策制度,作到事前依法决策,事中依法监督,事后依法审计。

三是信息公开。该县政府在门户网设立“县长信箱”、设立市民投诉电话,受理群众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投诉,收集市民对政务公开的意见和建议,为建设法治型、责任型政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全面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清理、废止与法律法规相悖的规范性文件81个。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能。有效解决了个别行政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服务态度差,办事效率低,影响投资环境等问题。

五是实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县政府设立法律顾问室,坚持专(兼)职律师(法律工作者)参与各级政府决策工作,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法治管理化水平。

(二)司法公正大力推进。实行审务公开、检务公开,体现“司法为民,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该县法院全面推行办案责任制、重点岗位权力分散制、案件复查制、错案追究制。大力推进司法改革。在审判上全面实行“三个分离”制度,案件立案、审判、执行和监督权分别由不同部门行使,形成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的机制;实行案件流程管理制度,对案件的立案、移送、开庭、结案、执行、归档等环节进行动态管理;实行审理跟踪,对错案进行通报,并认真抓好案件质量评查。在检察方面,强化刑事立案、侦查、审判、监所四方面的监督,坚决纠正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现象,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三)公民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年以来,县法律援助中心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920余件,全县100余名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员、法律服务工作者,为群众提供法律义务咨询服务近万人次,及时有效地解决了人民群众各类涉法问题、充分提高了群众依法维权的意识。

财政普法论文范文第6篇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普法网络,打牢普法工作基础

1、领导重视,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年和*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分别调整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政法委书记、宣传部长和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全县30家行政事业单位和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五五”普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政法委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由司法局长兼任常务副主任,负责抓好“五五”普法日常事务工作。全县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学校、村(社区)等单位普遍成立了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并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做到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人管,确立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和工作机制,形成了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五年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年两次主持召开普法依法治县工作专题会议,及时把握全县普法工作进度和重点,解决普法工作难点,分管领导把普法依法治县工作列入每月工作计划,按部就班,确保“五五”普法各阶段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2、制定“五五”普法规划,确保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年8月,制定了上符国情、下合民意的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批转的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规划制定符合实际,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浓厚的社会基础性。规划制定后,所有的乡镇、县直机关各部门先后制定了本地区、本单位“五五”普法规划,使行之有章法,量之有度衡。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把普法工作计划尽早下发,把当年普法内容、工作要点、具体要求通知到各乡镇、县直机关各部门。全县各乡镇、县直机关各部门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年度普法工作计划。

3、构架检查监督机制,强化人大、政协的督导作用。*年8月25日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县人大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全县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相应审议通过了本地区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年4月、*年10月、*年10月,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邀请县人大、政协委员先后分别到机关、乡镇、企业、厂矿、学校视察,检查各部门对“五五”普法规划启动情况、中期实施情况;检点对象学法考试实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深入了解了全县各部门全面落实目标责任制情况。把年度学法考核纳入各部门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考核结果已经形成各部门干部提拔、工资晋级、年度评先的重要依据。县人大、政协的督导,更加有效地促进和推动了“五五”普法规划的全面落实。

4、明确普法依法治理考核作用,为“五五”普法提供扎实的制度保障。一是推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全县工作实绩考核内容。二是推行领导干部、公务员年度学法考试合格制度。将考核成绩载入其个人档案,实行考试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定为优秀等次;未参加学法考试的,年度个人考核定为不称职等次的制度。由于普法考核目标明确,考核系数科学,考核力度加大,做好“五五”普法工作在全体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迅速形成共识,全县各单位兴起了大力做好“五五”普法工作的竞争热潮。*年以来,我县率先组织县直各单位干部、职工统一在*职业中专参加学法考试,参考率、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年以来,我县率先组织村支两委干部与所在乡镇教师、干部、职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统一在所在乡镇中学参加学法考试,参考率、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

5、狠抓普法工作网络骨干作用,为“五五”普法提供优良团队保障。

自*年以来,县依治办与相关部门协调,调整和充实了各乡镇普法干部和工作人员,为农村普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员保障。全县司法所工作人员深入农村开展普法活动,为老百姓释疑解难,被群众称之为“法律的保护神”。同时,县依治办着重加强各乡镇、各部门分管法制教育的领导和普法联络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各乡镇着重加强各站、所负责人、村支书、村主任、民调主任的法律知识培训。五年来,全县各部门进行普法骨干培训678次,相当一部分普法骨干成了法律方面的行家里手。

二、突出普法重点,实行分类指导,确保普法工作实效

1、突出普法重点内容,明确普法任务。一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通过学习和宣传宪法,提高全县人民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宪法意识,使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深入学习宣传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市场经济法律学习,促进经济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推进经济平衡持续快速发展;通过人口、资源、环境和公共卫生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三是深入学习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加强安全生产、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意识。四是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加强依法维权、依法信访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依法解决各种矛盾纠纷。通过开展治安和刑事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增强全体公民的行为规范,提高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培养和促进公民自觉遵纪守法。

2、突出普法重点对象,实施分类指导。

⑴狠抓领导干部、公务员为龙头的学法用法。在不断增强领导干部自觉学法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政府办公会议制度等学法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国家行政执法人员学法制度、创新干部学法考试考核等各项制度。县委中心组学习扩大到乡镇,机关班子成员实行“双休日课堂”领导干部集中学习制。5年来,县委中心学习组学习不少于20场次,参加人员达685人次。通过双休日领导干部集中学法,大大提高了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法律素质水平。

“五五”普法期间,全县各级各部门公务员学法形成了制度化。*年,县委政法委组织全县政法干警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集中教育学习活动。通过集中学习,全体政法干警进一步树立了执法为民的思想,对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有了更深层次认识。同时,全县各行政执法单位每年认真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学习专业法律法规。“五五”普法以来,各部门通过专业法律法规的学习,各单位行政执法人员牢固树立了执法为民的思想,在行政执法中无一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办案率100%。

⑵注重青少年学法多样化。按照望教[*]57号《*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文件精神,我县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全县各中小学聘请了1位法制副校长、1名法制辅导员,合理安排了法制课,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并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融入到法律知识竞赛、专题班会、社会实践等活动中,通过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宣传法律知识。公安、法院、检察、司法等部门走进校园向中小学生宣讲《道路交通法》、《消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年5月、*年9月,县依治办请来坪塘监狱、长桥劳教所、白马垅劳教所服刑人员和劳教学员先后在*职业中专、县六中、乡镇中小学等学校进行“现身说法”巡回报告会40余场次。服刑人员和劳教学员用“珍爱生命,远离”、“做人,还是遵纪守法”等为主题内容,以血和泪的亲身经历,使66000余名师生受到了深刻的警示教育。去年3月份由县委宣传部、县关协、县综治委、县司法局联合发文开展了为期10个月的“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活动”、“法进校园”活动。活动的开展,起到了“一人学法、全家懂法、社会受益”的良好效果。

⑶力求村民学法实用化。一是各行政执法部门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农村实际,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国税局、地税局、国土局、农办、妇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林业局、环保局、民政局、工商局、交通局、发展和改革局、卫生局、技术质量监督局等单位深入乡镇各村(社区),向农民朋友宣传了《宪法》等法律法规,并发放各类普法书籍。对农民进行潜移默化的法律知识培训,培养了一批法律明白人。二是围绕如何提高村干部的能力,增强村支两委班子成员依法办事、依法管理、依法治村能力。*年换届选举后,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民政局对新调整的村(社区)支部书记、主任分别进行了为期2天的集中培训。*年县司法局对并村后新调整的治调主任、法制宣传员170余人进行了为期3天的集中培训。同时在长沙地区率先将村干部纳入年度学法考试行列,打响了“五五”普法品牌,大大提高了农村干部普法宣传教育、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水平。三是以司法所为依托,协助当地政府搞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五五”普法期间,乡镇共举办各种形式的村级干部法律知识培训班82期,同时把法制宣传活动延伸到户,大力宣传村(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四是通过律师、法律工作者、公证员、法律援助队伍,将法制宣传活动向农村社区延伸,在办案、办证和处理纠纷中宣传法律法规,有力推动我县“法律六进”活动不断深入。

⑷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理念。紧密结合“两帮两促”工作,增强县域企业法律意识,“五五”普法期间,举办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班,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重点学习《民事诉讼法》、《经济合同法》、《公司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知识。通过培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依法经营能力;坚持法进企业,提高企业员工依法维权、企业管理人员依法经营的法律意识。县工业经济局设立了*县中小企业法律服务平台工作站,负责具体法律服务业务工作向企业承诺的事项,积极为企业服务,出动宣传车辆50余台次,深入全县各中小企业进行宣传,强调清理整顿、执法检查的重要意义。五年来,先后向企业印发宣传资料4万余份

三、创新普法载体,开展主题活动,掀起普法工作热潮

(一)大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

1、组织县普法讲师团成员深入机关、学校、乡村、社区、企业、单位开展“一学三讲”法律六进活动。先后应邀行政执法单位讲授行政执法方面的法律12部,为企业厂矿、学校讲授相关法律法规11部,分期分批完成全县216个村(社区)的法制宣传工作,充分发挥了讲师团的法律精英作用。同时,融法制宣传、法律咨询、送法下乡、担任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援助、办理公证业务、解决矛盾纠纷为一体,大力开展法律服务,形成大法律服务格局。

2、各单位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县司法员与教育局联合开展了“现身说法”巡回报告会;妇联开展了“三八维权直通车”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县委宣传部、关协、综治委、司法局、教育局联合开展了“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活动”。科技局、国土局、地税局、国税局、规划局、城管局、法院、检察院、公安局、交通局、林业局等单位也相应开展了送法下乡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各乡镇联系本地特点开展了各种法制宣传主题活动。乔口镇打击地下法制宣传活动深入人心,全镇杜绝了“地下”活动。

(二)创新法制宣传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自*年开始,按省司法厅“司法行政大动员,化解矛盾促和谐”的部署,我县开展了“法律知识进农村,优化环境促和谐”专项法制宣传活动。*年开展了“法律知识进项目,优化环境促和谐”专项法制宣传活动;*年根据县委“项目服务年”,我们开展了“服务项目建设,促进和谐稳定”专项法制宣传活动;去年开展了“服务项目建设”专项法制宣传活动。五年来,开展的专项法制宣传活动赢得了县委、县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重点工程项目单位的高度评价。专项法制宣传活动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目标明确。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法律援助的职能优势,为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2、重点突出。一是围绕重点区域如“两型社会”试验区、全县各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二是围绕重点对象如重点工程、重点企业、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等。三是围绕重点问题如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农民工资、重大疑难经济纠纷等,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3、创新方式。每个乡镇(包括辖区内的重点项目和村、社区)明确由1名局领导带头,选派1名局机关工作人员、1名律师、1名公证员和1名法律工作者开展联点工作。联点工作人员每季度到联系点工作不少于3天,负责平时与联系点的工作联系,适时跟进提供法律服务。同时县司法员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及法律要需求,统筹安排,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分别到乡镇和重点项目开展法制宣传、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4、依法决策。我们在各乡镇选派专业素质较高、经验丰富的律师、法律工作者公证员积极为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决策提供法律咨询与建设,为政府部门运用法律手段进行重点建设当好参谋和助手。

5、提供便民服务。我局统一印制了《专项法律服务便民联系卡》,将联点工作人员、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工作职责,联系方式进行公布,并发放到各乡镇、村(社区)、重点项目以及广大群众手中,及时提供法律服务。

6、担任法律顾问。在县局的牵线搭桥下,星城律师事务所、宏大法律服务所先后与星城、铜官、乌山等乡镇签订了《法律服务合同》。

7、开展依法公证。县公证处对铜官拆迁户重建地安置、高新区雷锋镇拆迁补偿和高塘岭镇拆违工作等进行了公证。

8、普法教育先行。我局以法制宣传为工作重心,积极宣传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增强干部群众依法办事、依法拆迁意识。在乌山、丁字、铜官等乡镇,我们设立了法律咨询点,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并现场接受法律援助、向群众发放了《农民普法简明读本》和《*县教育读本》,举办了法制培训班,出动宣传车对“征拆新政”、《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内容进行了宣传,特别是为配合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园、长沙航电枢纽工程等项目的拆迁工作,我局派出工作人员走村串户,在项目范围内各村、组进行法制宣传,效果很好,受到项目单位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9、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开展法律服务便民、利民、惠民活动,围绕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民工就业等项目建设中的热点问题提供免费咨询和法律服务,依法维权维稳。如我局指派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和星城事务所律师为胡冠球、刘智等69人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提供法律援助,促成*印刷厂将所欠工资347521元全部支付给胡冠球等69名员工。

10、化解矛盾纠纷。*年以来,深入高塘岭、东城、雷锋、黄金、星城、丁字、乌山等乡镇走村串户进行法制宣传,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疑难纠纷。五年来,我们开展的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为县域100多个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引发的180余起重大疑难纠纷进行了调解,成功调处175起。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为地方政府排忧解难,为重点工程建设保驾护航,促进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大力开展纪念日、宣传月等法律宣传

“五五”普法期间,全县各乡镇、县直单位以“3·5”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3·8”妇女节和“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5”土地日、“6·26”国际禁毒日、“11·8”法律援助日等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专题法律宣传;结合节假日、法律颁布纪念日,积极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月、安全生产宣传周、青少年法制宣传周、“12·4”全国法律制度宣传日等,广泛宣传各类各部门法律法规。各乡镇按照县依治办的要求,集中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组织派出所、司法所、国土所、计生办及教育、宣传等部门,有的乡镇组建了专门的法制宣传小分队,深入乡村开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讲课,宣传教育率达80%以上。重大法制宣传活动县乡配合互动,扩大法制宣传的规模和声势,浓厚了普法工作氛围。

(四)拓宽普法渠道

一是在*电视台开辟了《政法在线》电视法制宣传专题节目,每月两期,以《以案说法》、《法治动态》、《法律援助》、《法律解读》几大板块的形式向全县公民进行法制宣传。二是开辟了《*司法》法制宣传专刊,每月一期。三是开通了*县司法行政网站,利用网络平台宣传全县普法工作动态和依法治理情况。五是全县各乡镇、村(社区)、县直机关各单位、各中小学设立了法制宣传专栏。*年,高塘岭镇、雷锋西路居委会耗资70余万元在体工路设立了200米法制宣传长廊。四是*年*县法学会汇编《*县“行政程序与执法公正”理论研讨论文集》入选186篇,展现了全县各单位的工作实情和特色。

(五)突出普法教材指导作用,为全县公民提供丰富的法律知识保障

一是积极征订《湖南省年度普法读本》、《城镇居民法律知识读本》、《农民普法简易读本》共21万余册,并在第一时间发放到了普法对象手中。普法教材的征订量在长沙地区居第一位。二是认真编印发放普法教材。*年,根据省市“五五”普法规划提出的工作目标,针对我县法制宣传教育现状,通过市场运作,县依治办组织力量,编印《*普法读本》10万余册,读本分“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人生旅途法律相伴”、“维权保护”、“三农”四个部分,摘选了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案释法,通俗易懂,受到普法对象的一致欢迎。

四、夯实普法基础,严格依法办事,努力推动依法治县进程

我们以社会主义法制理念为指导,坚持法制教育和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依法治理工作,切实推进了依法治县进程。

1、围绕队伍建设,抓好依法执法管理。以提高司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质量为目标,切实解决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问题为总抓手。*年,县委政法委组织政法各单位进行了为期三天社会法治理念教育的集中学习。通过集中学习,解决了政法各单位在执法过程中的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扰民和司法部门存在的司法不公、程序违法等突出问题。全县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健全完善了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错案责任追究等制度,促进了行政行为规范化、制度化。

2、围绕专项整治,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农办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对全县14个乡镇村(社区)开展了以种子、肥料、农药为主的农资打假保农护农专项整治工作及农业环境巡查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1856人次,出动执法车438台次,查取案件85起,结案85起,挽回经济损失356万元。取缔不合格种子店10家,严把进货、销售和使用关,让村民买到“放心种”。县公安局以创建“平安*”为目标,连续几年开展了“百日会战”、“治爆缉枪”、“查禁“黄、赌、毒”等专项行动。县安监局对全县非煤露天矿山进行调查整治。*县兴发石场和长沙市石材公司责令停工停产。通过对全县6家采石场进行整治验收后达到预期的目的,消除了隐患。县教育、工商、公安、司法、文化、城管等部门每年联合开展整治“黑网吧”电子游戏室、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等专项治理活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工商、食品药品、烟草等部门加大打假力度,维护了市场秩序,提高了群众对部门法律法规的知晓率,部门联动普法格局基本形成。

3、各项制度健全,效果进一步彰显。各单位建立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健全了各项制度。如告知制度、服务承诺制度、过错责任追究制度、首问责任制度、首查不罚制度、维稳工作制度、政务公开制度、执法监督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特别是国土局、林业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城管局、交通局、规划局、房产局等制定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阶次制度,为科学执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围绕行政监督,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全县各行政职能部门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重点责任制。县财政局认真履行政务公开,达到内监和外监的有机结合;县商务局执法队认真按照食品安全和行政执法工作制度的规定,严格执行举报、受理、及时处理等制度,对各类举报及时办理,办结率达100%;县教育局为提升依法治校水平,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通知》、《*县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县教育系统干部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制度,通过各项制度的制定,全县各中学依法治校工作达到了良好效果。县一中成为长沙地区4所“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之一,县六中、友仁中学被评为“长沙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国税、地税把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技能和执法水平主在首位,深入开展了税收业务教育、文明执法教育和廉洁办税教育;对文明执法的标准要求,组织了自查自纠,引导干部时刻紧绷依法治税这根弦,提高化解执法风险的能力。

5、围绕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县委、县政府对依法治乡(镇)工作高度重视,将依法治乡(镇)工作进行目标管理。每年将依法治乡(镇)工作目标加以明细化。进一步推动了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全县各乡(镇)深入开展依法治乡镇的基础上,扎实推进依法治村,提高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能力;全县村(社区)认真实行“四民主、两公开”;严肃认真清理修订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雷锋真人桥村、铜官华城村、乌山镇茶园村等28个村(社区)获国家、省、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荣誉。大力开展行业依法治理,集中在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和社会公用事业深入开展“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创建活动。认真组织热点、难点问题的研讨,坚持把依法治县工作与促进经济发展和解决社会热点结合起来,提高依法治理的实际效果和群众关注度和满意度。先后开展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安全生产、未成年人保护、扫黄打非、禁赌禁毒、优化项目建设环境等各种专项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妥善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全力促进社会和谐。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上级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各乡镇、县直机关、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积极配合的结果,“五五”普法依法治县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重视程度不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不平衡。

个别乡镇、部门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上指导思想不明确,认识不够高,认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软任务,只有抓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才是工作业绩,没有认识到搞好普法依法治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首要前提,是经济建设的必要保障。因而在实际工作中,思想上不够重视,主动普法意识不强,没有采取实际措施加大普法力度,而是应付了事,致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流于形式,整体推进水平不高。

(二)工作运行机制方面缺乏有力保障。

1、机构职能弱化。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规格都相当高,但依治办挂靠司法行政机关,属临时挂靠机构,无专门编制、专职人员,虽然规定了具体的职责和任务,但对部门和乡镇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缺乏刚性的约束机制,很难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有效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形成了“小马拉大车”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进展。

财政普法论文范文第7篇

今年以来,我所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精心组织开展党员思想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支部利用各种会议,精心组织全体党员、职工认真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并结合我们体育科研工作的实际,就强卫书记提出的“四个发展”进行了讨论。通过学习把党员和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各项工作科学发展上来,达到推动体育科研事业向更高目标迈进的目的。

(一)作风建设

继续发扬“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好的做法,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不断加强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转化为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进一步提高我所作风廉洁、服务优质的良好形象。把“抓作风建设,促工作落实”与“继续解放思想、实现科学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我所的发展思路更加明确,并有计划有步骤地狠抓工作落实,深入开展“四个一”专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组织建设

5月份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以“推进体育科研水平发展为着眼点,以加强和改进党组织建设提升所支部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为目标”为主题,以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五个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并结合科研工作实际,明确要求全所干部职工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查找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查找在联系群众、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通过活动提高思想认识,着力在提高能力素质、科研服务、遵守各项纪律、提高工作效能、树立良好形象五个方面下功夫,增强工作责任感,改进工作方法,切实把各自职责履行好。另外,坚持“”制度,帮助解决支部及领导存在的问题,加强队伍建设方面,开展了党员承诺制活动,制定了10项具体的承诺,在党员承诺活动中的5名党员有1名被评为优秀党员。同时加强了党员培养和发展工作,以“青年知识分子”为重点,发展了1名预备党员,确定了3名入党积极分子。

(三)爱国教育

在庆祝建党八十九周年之际,所里组织党员和干部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并组织开展了“歌颂党歌颂祖国”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加强了全所人员政治思想的学习和修养。通过此次活动,体科所全体人员进一步对党、祖国有了深刻的认识,这对充分体现党组织的凝聚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树正气,讲奉献,以及促进我所的各项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考虑到体育科研是项严谨、细致、安静的工作,长期的工作会造成身心疲惫;因此,近期我所党支部组织全所人员开展了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各类文体活动,让大家充分感受到组织和集体的温暖。活动过程中,开展了登山、羽毛球、扑克、唱红歌等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了全所人员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弘扬了团结协作、互帮的传统美德,陶冶了大家的情操,愉悦了身心,增进了友谊,也进一步提升了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四)普法教育

按照“”普法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所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开展了“”普法的各项工作,把法制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推动了单位的文化建设,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依法治理整体工作成效显著,广大干部和职工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律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维护我所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经过普法宣传教育,我单位广大职工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

(五)抗震救灾

“·”发生强烈地震后,我所全体职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心系灾区,弘扬各民族互帮、患难与共、齐心协力、攻克时艰以及“大爱同心、坚忍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抗震救灾精神,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积极参加捐助,先后共捐款4次,合计人民币5000多元,使我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平等、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力量充分显现。抗震救灾中所展现出来的全省各族人民心手相牵、齐心合力的血肉情义,使全省各族人民的向心力得到加强,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六)帮困扶贫

根据局党组的文件精神和要求,我们所支部和县上新庄镇尧湾村贫困户李有才结成帮扶对子。所支部先后两次来到上新庄镇尧湾村走访和慰问困难群众李有才,了解了他本人实际情况,帮助解决李有才同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冬季到来之即所里为他送去了价值700多元的两吨生活取暖用煤,解决了李有才同志的冬季取暖与生活问题。所里还决定将目前结对帮扶工作列为今后支部的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来抓紧做好,把此项工作的成效体现到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科技服务与保障,普及体育科技知识

(一)加强科技服务,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

为积极做好国家队、省队以及外省市运动队开展科技服务于保障工作。年3月1日,在郭玉京局长的组织下,体工一大队、二大队以及体科所就如何做好两个大队优秀运动员的-2013年周期科技服务与保障召开了座谈会,郭局长也做出了重要的指示。会后,为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保证科技服务的积极性、及时性、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我所专门召开了科研工作会议,对各项工作进行了落实与贯彻,并根据重点项目、重点运动员以及运动队的具体情况,对我所科研人员进行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所有科研人员下队进行科技服务。另外我们购买科研测试试剂、酶膜试剂购置、设备养护等,还对部分设备进行了维修与保养,确保各个项目运动队的科技服务工作。同时也对国家队的科技服务工作也做出了详细的安排。

今年以来我所对前来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为备战亚运会进行高原训练的国家游泳队、国家田径队、天津游泳队、河南中长跑队、甘肃自行车队及省残联中长跑队等提供科技服务,进行科研测试、伤病治疗等服务8000多人次,以保障高原训练的顺利实施和科学化水平。同时对省体工一大队、二大队的竞走、中长跑、自行车、摔跤、柔道、散手等项目运动员进行运动机能评定、训练临控、疲劳恢复和伤病治疗等内容的科技服务,为省队提供科研测试与服务近2000余人次。特别是根据二大队的要求,选派2名科研人员长期跟随省自行车队进行科研服务,以确保科学训练,促进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

据中共省委宣传部、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科学技术厅《关于举办年全省科技活动周的通知》青科发政字[]56号文件的要求,年5月12-18日,省体育局、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先后在南门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多巴国家体育基地等举办了历时一周的“携手建设创新型”为主题的科技服务与咨询活动。

为进一步做好在本次科技活动各项任务,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利用讲座、咨询、体质监测、展板、横幅等形式,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服务于咨询、监测活动。在多巴国家体育基地,对省体工大队优秀运动员开展了“加强科学训练,提高竞技运动水平”为主题的知识讲座以及科研监控和机能评定等;在南门外体育场和全民健身中心开展了“科学健身,让生活更健康”、“开展体质监测研究,增强高原人群体质”等为主题的科技宣传与服务活动,就体质与健康、科学健身知识、方法以及在高原环境下如何科学地选择健身项目和锻炼方法等方面的科技服务与咨询、宣传。同时在南门外体育场义务为群众开展体质测试2000多人次,受到了在场群众的好评。

通过此次活动一方面普及宣传了科学健身知识,使得广大群众科学健身的理论知识和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通过体质测试服务使在场群众了解到自身的体质状况,切实感受到科学健身的重要作用,提高了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对科技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让科技创新支撑我省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工程发展,为进一步形成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良好局面,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加强特殊行业科技服务,创新科研思路与途径

年9月,我所3名科研人员赴省德令哈市省消防总队消防支队,对40多名消防官兵在体能训练、训练计划、赛前强化训练、高低原习服症以及膳食营养等方面做了科学讲座和指导。

本次培训活动是我省消防官兵为参加年10月在重庆举办的全国公安系统“消防铁军比武大赛”南方赛区比赛而准备的。我所科研人员对其体能训练、专项技术训练、疲劳恢复以及膳食营养补充等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考察,并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要求和建议,同时针对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了详细的赛前强化训练计划和营养、疲劳恢复方案。同时对教练员、参赛官兵和消防厨师就高原环境下如何进行科学化训练,营养膳食补充以及疲劳恢复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讲座。通过指导和学习,消防官兵的训练有了很大的改善,得到了教官们和士官的一致肯定。这是我所科研人员第一次与竞技体育以外的特殊行业的合作,是体育科研的创新和突破,拓宽了体育科学训练与研究的领域,同时对我们科研人员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是一种新的挑战,需要我们更加广泛的学习和研究不同领域科学训练的知识,不但为竞技运动、群众锻炼提供科学指导,也为我们今后研究武警官兵和高原军事训练等特殊行业提高其专项技能和体能以及高原低氧环境下的战斗力等方面开辟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三、加强高原训练研究,探索高原训练规律

(一)课题申请

今年以来我所积极组织科研人员向国家体育总局、省科技厅、省委组织部申请科研课题,获得批准立项共4项,另与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北京体育大学合作项目5项,今年共批准立项的课题共9项。

技厅课题“世居高原和平原运动员体质及血液成分的比较研究”“高原训练科学监测与评定系统的研究”“省年国民体质监测及数据库的建立”3项课题获得通过立项。尤其是承担的中日国际合作项目的批准立项,这是体育科研所第一次独立承担的国际间高水平高原训练共同合作研究项目。该项目是由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日本仙台大学、沈阳师范大学3家共同合作进行的有关高原训练研究课题。该项目主要针对、日本、沈阳三地世居高原和世居平原的不同国家、不同海拔地区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血液成分等指标的比较研究,一方面旨在探讨与总结不同海拔地区运动员体质现状和特征性差异,探索平原人群以及运动员在低氧环境居住、生活以及在低氧环境下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手段,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另一方面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将筛选适宜进行高原训练的运动员选材指标以及探索高原环境增进大众健康的健身方法和手段。

(二)课题研究

我所承担的各项课题研究工作按计划正常进行。承担的国家重大前期基础研究973项目“体能类运动项目优秀运动员高原训练的运动负荷控制与评定研究”,已完成了各个运动项目生理生化指标的部分测试任务,目前正在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整理,撰写阶段总结报告,并进行下一阶段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承担的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课题“国家游泳等项目高原训练科技服务及攻关研究”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撰写研究结果和结题报告上报总局科教司。承担的省“世居或久居高原自行车运动员高原训练模式的应用和研究”课题,对我省自行车运动员随队进行4个月的跟踪测试,完成了高原训练阶段、赛前平原阶段、高原不同海拔地区训练及高原比赛(环湖赛)前的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其他课题按计划正在顺利进行。

四、建设省人才“小高地”,促进我省体育科技人才培养

根据省委组织部青人才字()8号文件《关于确定年度省人才“小高地”入选单位的通知》的通知,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入选省高原体育领域人才“小高地”。年度省人才“小高地”申报与评审工作是省委组织部为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切实加强我省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的,全省各有关单位先后推荐上报73家单位申报人才“小高地”。经有关领导和专家组成的项目评审组根据“公平公正、科学合理,服务发展、好中选优”的原则,通过初审、听取答辩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审和推荐上报,共确定了10个单位为年度省人才“小高地”。此次入选省人才“小高地”的建设单位,不仅将得到省人才办一次性资助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经费10万元,而且对今后加强我省体育科技人才的培养,推广转化科研成果,促进优秀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提高体育科研和服务水平有着积极地作用。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科研实力和水平

为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扩大国际影响力,培养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提高科研水平,今年以来日本仙台大学科研人员两次赴多巴基地就有关共同合作的事项进行了商谈,并进行了学术交流和相互交换了科研数据。我重点实验室两名科研人员也应邀赴日本仙台大学进行科研考察和学术交流,并就建设友好单位,共同开展高原训练、高原与健康等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与日本仙台大学进行了沟通与交流。

本次出访是我所承担的省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中日世居高原和平原运动员体质及血液成分的比较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体育科研所第一次单独组团进行科研考察与交流,因此我所非常重视此次访问交流并做了精心的准备。在相互交流内容及形式等方面我所科研人员多次举行会议进行了讨论,并初步拿出了交流方案,随后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纸质邮件等方式与仙台大学进行了沟通与协商,最终确定了交流方案。

为使本次科研考察活动取得实效,宣传,使日本有关方面进一步了解,了解体育,了解省体育科研所,我们投入经费和人力专门制作了中英文对照的以高原地理环境、文化、风土民情以及高原训练基地、三大赛事、高原训练成果等内容的宣传画册、幻灯片。同时我们根据国际惯例和日本的习惯,专门购置了具有高原特色的礼品,并在礼品上印制了“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的标牌,一方面表示我所与仙台大学开展合作交流的积极态度与诚意,另一方面对进一步了解、宣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给日方留下了较好的印象。

日本仙台大学也高度重视本次协作交流,对我所科研考察团在日期间的活动进行了充分准备,在我们出访前1周就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日程,在到达仙台大学后,我们看到校方在学校内的主要路口及办公室、会谈地点均悬挂了“热烈欢迎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一行”的横幅和条幅,还在办公室、会谈地点放置了中日两国的国旗,显得庄严与圣神,也表示出了对省体育科研所代表团的尊重与重视,使我们感觉到了肩负的职责和压力,更使我们感觉了能代表中国,使中国的五星红旗在日本的国土上飘扬的自豪。

在出访期间,我们与日本仙台大学领导及专家先后3次召开了“关于科技人才培养与合作研究”“高原训练与体质健康共同研究”等为主题的座谈会,就有关国际合作问题进行了沟通与交流。同时对仙台大学200余名学生做了“高原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的专题报告,还作为特邀专家参加了仙台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前期发表会”,听取了硕士生的论文报告,并进行了互动交流与研讨。另外还参观考察了日本体育协会、日本奥委会、日本国家训练中心、日本国立体育科研所、日本体育协会体育科学研究室等,考察了解了日本国家队运动员备战第16届广州亚运会的训练、营养配餐、科技保障等情况。由于日本体育协会、日本奥委会和日本国家体育训练中心等部门一般不对外国人开放,尤其是日本各项目国家队在备战广州亚运会关键时期,但在日本仙台大学的积极联系和努力下获得了这次难得的参观访问以及学习的机会,受益匪浅。通过双方的相互交流沟通与协商,取得了以下较好的成果。

(一)双方希望,尽快建立友好合作单位,尽快开展共同合作研究及人才培养。同时初步商定在年中日间将进行更高层次互访交流,并就进一步更深更广层次的合作事宜进行沟通与交流,同时将签订友好合作单位协议。

(二)双方确定,日本仙台大学将每两年为省培养2名硕士研究生,在5年内为我省培养5-6名硕士研究生。我所也将于明年初选派科研人员赴仙台大学进行深造。并根据仙台大学关于友好合作单位的优惠政策,我所科研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可享受诸多入学优惠政策。如免试入学,免除入学金、教具教材费共32万日元;授业料(学费)及施设费减免30%,由80万日元减少至56万日元;住宿费每月1.5万日元减免为5千日元;伙食费由每日1500日元减少为250日元(早餐50、中餐100、晚餐100日元)。实际一年各种费用合计约为7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万元),仅相当于正常日本硕士生费用(约200万日元)的三分之一。

(三)双方商定,今后将在高原训练、体质与健康、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双方将以此为方向,向各自的有关部门积极申报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研究。

(四)双方商议,今后将在适当的时候开展竞技体育的交流,在运动项目、训练条件、后勤接待等条件对等的情况下实现运动员互访训练,相互交流经验和技能,以共同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本次国际合作不仅充分体现了我省的体育科研能力和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而且为我们打开了对外合作的窗口,同时也标志着体育科技向国际化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对促进我省体育科研水平,培养科技人才,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开拓科研思路与理念,从国际视野的角度把高原训练理论和实践提高到一个新台阶,进而推动我省体育科技的进步和高原训练的发展,促进多巴国家体育训练基地和尖扎国家水上训练基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具有积极的意义。

六、建设科研创新基地,积极培养科技人才

今年以来,我所加强与西安体育学院、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合作,共同建设“科研教学创新基地”和“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并与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签订了相关协议。并从年起共同培养全国统招、定向以及在职的运动生理、运动生化、运动医学、运动训练等专业硕士研究生,并开展相关体育科研攻关与课题的研究。省体科所与西安体育学院以及师范大学体育学的共同合作,对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和特色,加强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培养科研创新与服务社会的新型复合型人才,提高我省体育科研水平将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七、加强学术交流,推广科研成果

今年以来,本所鼓励科研人员总结工作经验,积极撰写科研论文,多出研究成果。全所专业人员撰写研究论文科研论文12篇,其中5篇,入选第16届亚运会科学大会和年中国运动生理生化学术会议等学术会议7篇,其中马生霞撰写的“世居高原和世居平原运动员血液流变学的比较研究”入选并在第16届亚运会科学大会上作了专题报告。

完成了中国多巴国际高原训练与健康论坛94篇论文约40万字的英译汉、汉译英及整理工作,完成了《高原训练理论与实践新进展》学术专著的组稿工作,目前该专著的稿件已交付人民体育出版社,预计在年内出版发行。

另外,还协助赛事管理中心在北京举办了“环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发展研讨会”,具体负责了专家邀请、会场安排等工作,有4人参与了本次研讨会的组织工作,为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尽了一份力。

八、做好体质监测,服务全民健身

根据省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要求,我所具体负责技术人员培训、指导检查以及数据统计上报等工作。为做好本项工作,派送2名技术人员参加了由国家体育总局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举办的第3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技术骨干人员培训班的学习。为做好我省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并及时传达国家体育总局关于第3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开展的相关信息,还于年4月12-16日在体育宾馆举办了全省国民体质监测技术骨干人员培训班,对市、州、州、市、县、县、县、县、县、县等10个监测地区的62名技术人员,就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指标测量,生活方式问卷调查、监测网点及代码、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系统及数据录入与评价软等方面进行了培训。经过各方努力,共完成测试样本量11966个,超额完成了国家体育总局7200人测试任务,并完成了数据整理统计、上报工作。目前对年国民体质监测数据正在统计分析中。

九、加强实验室建设,培养专业人才

为了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提高体育科技服务水平,年5月省体育局拨付21万元资金,进行体育康复科研设备购置。购置心肺功能仪等10个种类22台仪器,提高了科技服务与研究的水平和能力。

另外,所里进一步强化实验室建设,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先后组织专业人员参加了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全国运动队医生培训”“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培训班”“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培训班以及作为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赴加拿大、北京体育大学进行体育科研专项培训学习。全所专业技术人员全年共参加10类培训班21人次培训的学习,有1人考入北京体育大学攻读硕士学位。通过培训学习,了解了专业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技术方法和发展动态,扩展了眼界、开拓了思路,提高了业务水平。

十、科技表彰

(一)“高原训练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研究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年月日,在省委、省政府举行的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大学医学院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和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共同完成的“高原训练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科研项目荣获三等奖。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体育总局下达的课题,主要是围绕我国优秀运动员备战北京奥运会高原训练进行的科技攻关与服务研究。其主要成果,一是确立了适合高原的阶梯式“高住高练”的训练方法;二是通过4个海拔高度高原训练研究,提出了高原训练最佳高度为2000米-2500米;三是通过有关运动生理及分子适应机制的研究,发现了高原训练具有显著地个体差异。该项目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提高高原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发挥高原训练的最大效应以及为我国运动员在国内外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高原体育科学重点实验室”被评为省级优秀重点实验室

年-月,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1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考核和评估,省体育科研所“高原体育科学重点实验室”被评为省优秀重点实验室。

此次重点实验室评估主要以专家委员会现场考察、集中开会、听取汇报和专家打分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估。专家委员会对我所“高原体育科学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水平与创新能力、研究成果、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科研实验条件、开放交流共享与运行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与评估,并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尤其是对我所“高原体育科学重点实验室”积极为部级运动队备战北京08奥运会实施奥运科技攻关与服务保障,高原训练科研成果与推广以及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

根据省对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省级重点实验室每3年进行一次评估,按照优胜劣汰、滚动支持的原则,依据评估结果,对评估为合格以上的实验室将择优对其后续的创新能力建设、科研立项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和支持。这次我所“高原体育科学重点实验室”被评估为省级优秀重点实验室,不仅是对我所近几年来开展高原训练研究以及体育科技服务与保障等工作的肯定,而且对今后促进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科研水平等方面将具有积极作用。

(三)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受国家体育总局的肯定与好评

今年以来,我重点实验室全体同志,不辞辛苦,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科技服务与保障工作,为在今年新加坡举办第1届青年奥运会和第16届广州亚运会合上,中国游泳、田径等取得较好的成绩比赛尽了一份力。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前后两次向省体育局来信表示,中国游泳队优异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体育局的全力支持与帮助,以及多巴国家高原体育基地、省体育科研所对中国游泳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并希望在今后备战伦敦奥运会的过程中,继续得到省体育局的支持和帮助,以更快的提高中国游泳运动水平,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十一、其它工作

(一)安全工作

安全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此所里就安全意识、提高认识、重视安全工作等方面对职工进行了教育,进一步加大安全工作教育和宣传力度,以切实做好全所职工的安全基础知识(包括防火、防盗安全知识和人身安全知识等)和新的安全文化理念,传播安全知识,倡导安全生活方式等普及工作。对所里的仪器(电器)设备、消防器材、车辆等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检查;重点部位的门锁进行了加固、更换并安装了防盗门。对两台车进行检查、维护、保养;严格落实了安全工作责任制,严格节假日值班和安全信息报告制度,要求安全领导小组成员以及重点部位值班人员的移动电话不得关机,保证节假期间通讯畅通,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把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确保全年的目标责任制顺利实现。

(二)财务管理工作

根据省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整改落实阶段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采取有力措施,精心组织实施,专项清查工作结束后又进行了自查自纠和“回头看”工作的开展,我单位财务部门进一步提高了加强财务管理及财经法规政策的认识,促进了收支管理的进一步规范,通过深入自查自纠,我单位财务管理均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规执行,收入、支出全部纳入本单位财务部门法定帐目统一核算,未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没有单独帐户,未设任何形式的“小金库”。也无设置帐外帐和小金库以及以个人名义私存公款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从制度上保障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严谨性和有效性。财务报销严格按照财务制度执行,杜绝坐支行为。严格控制财政资金支出,没有以任何形式进行私存私放。

十二、存在的问题

1、各项科技服务与保障能较好地结合于运动训练,但监控运动量的指标较为完善,而运动强度的监控相对薄弱,需进一步研究监控运动强度的简易指标。

2、近几年来我所积极为各运动队提供科技服务与保障,并建立了科技服务联络员、专家咨询等制度与运行机制,积累了一定的知识与经验,但由于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科技服务大多还停留在科研测试水平上,还不能有效地指导高原训练。

3、科研人员的研究能力和指导训练实践的能力不强,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培养。

十三、年工作要点

1.做好“第届多巴国际高原训练与健康论坛”的各项工作。

2.继续做好对国家队、省队各类运动的科技报务工作,增强对运动队的科研服务科技保障力度。

财政普法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内容提要]纵深推进乡镇政府信息公开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生成适应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环境及完善的机制保障,同时还要乡镇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型、乡镇政府公务人员观念更新、农民法律意识的增强等主观条件的满足。

构建和谐行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确立以和谐为特征的政府执法新理念,创建以和谐为特征的执法新模式,需要建立和强化以和谐为特征的执法新机制。其中政府信息公开,特别是与广大农民最密切联系的乡镇政府实现信息公开,是实践和谐行政价值目标的重要方面。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关于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精神,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的监督,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国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民政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也下发文件,对本系统特别是基层站所的政务公开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随着村务公开的深入发展,广大群众越来越关注乡镇政务问题,迫切要求乡镇机关实行政务公开,以保证和巩固村务公开的成果,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在以上文件的促进下与广大群众要求下,我国乡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与和谐行政价值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表现为信息公开的实用主义、形式主义盛行,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上的公开。例如,有些地方布置安排信息公开工作一阵急风暴雨,但忽视监督检查,时间一长,慢慢就变味走样,成了形式主义的东西,最终搁浅。其次表现为被动公开多,主动公开少。如某些乡镇政府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和运动式的信息公开要求,检查一走,运动一过,马上关闭公开渠道;或迫于民意呼声、舆论压力而被动地公开某些行政事项。同时,为规避主动公开,过多地强调行政相对人必须遵守的义务程序,而弱化行政主体必须遵守的义务程序,任意设置程序壁垒。例如虽然某些地方乡镇政府在互联网上开通了“政务公开”栏目,但规定点击该栏目必须首先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

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和谐行政价值目标的必然要求。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该条例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这对推进我国乡镇政府信息公开起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作用。推进乡镇政府信息公开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生成适应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环境及完善的机制保障,同时还要乡镇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型、乡镇政府公务人员观念更新、农民法律意识的增强等主观条件的满足。

一、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的运行保障机制

要使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真正实现,必须设置相应规定,保证其运行的畅通,即要完善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的运行机制。笔者认为,良好的乡镇政府信息公开运行机制应包括两方面的制度构架,其一是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程序、形式规范化;其二是对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制约机制法制化。

(一)规范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序

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序应该分为两大类:一是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政府根据职权和规定主动给予公开。公开的程序具体表现为行政行为的程序,是其行政行为中的一个环节。二是依行政相对人申请向其或社会公开相关信息情报的程序。如保障某些利害关系人获得一些具有一定保密性质的信息而设置的依据申请而公开的程序。因为从法理上来分析,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所以应以政府主动公开程序为原则,为主要方面。对依申请公开的程序,政府对是否公开享有自由裁量权,法律应严格规定申请、审查、批准的程序,以防止行政机关滥用自由裁量权,损害相对人的知情权。同时要规范行政事项的具体公开程序。即政府信息公开的步骤、方式、方法与时限规定。特别是对时限规定要严格化,以防止政府拖延而不利其信息公开的实现。

(二)规范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能搞形式主义,但必须要有一定的形式(载体),而且公开载体要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乡镇政府信息公开形式的总体要求是:群众看得见、看得懂;方便群众办事,便于服务对象监督;能办事,办事快,好办事。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要求行政机关根据实际,采用多种方式公开政府信息。一是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发现影响或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二是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协调机制,政府信息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应当与有关行政机关进行沟通、确认,保证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三是行政机关应当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政府信息;四是各级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查阅、获取政府信息提供方便;五是行政机关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告栏、电子信息屏等场所、设施,公开政府信息;六是行政机关应当编制、公布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并及时更新。

(三)强化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制约机制

第一,建立首长负责制。各乡镇政府要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领导机构,同时其主要负责人应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责任人,由其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做好各方面的指导协调工作和总监工作,如果出现重大问题应及时正确地解决,否则将承担主要领导责任。

第二,建立目标考核制。把政府信息公开及其效果纳入乡镇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的政绩和业务能力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其日常工作、年终考核、选拔任用及奖励惩处等都与政府信息公开的执行情况、成败大小和结果优劣相结合进行综合性考核。

第三,强化对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检查。一是加强组织监督,在考核的基础上,结合推行岗位目标末位淘汰制,对政府信息公开方面成效不明显,群众意见大的按有关规定实行末位淘汰。并加强日常的监督,以督促行政工作人员及时公开相关事项。二是加强舆论监督。对政府信息不公开,公开不落实或者弄虚作假的,由新闻舆论部门进行公开曝光。三是加强群众监督。除了保障知情权、参与权有利于行政相对人的监督外,还可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风监督员、行风评议员等中聘请政府信息公开监督员,定期开展政府信息公开督查和评议活动。并可对重点部门和单位信息公开工作进行民主评议,民主评议结果列为年终考核评比的重要依据。四是加强检查督促。乡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部门应定期不定期组织重点督查和暗访检查。以督促相关工作部门信息公开工作的有效落实。

第四,建立相应责任追究制。主要是应明确信息公开的义务和职责,并层层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岗位和工作人员;将信息公开要求、标准和程序具体化,明确考核标准和奖惩方法;建立信息公开过错追究制,使信息不公开行为及时承担相应的责任;建立信息公开投诉机制,通过开辟对信息不公开的举报投诉途径,改善信息公开执行状况。

(四)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救济程序

按照有权利就有救济的法律原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应该有救济程序的保障。在现代国家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普遍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救济原则。申请救济的人一般有两种,要求公开的人和反对公开的利害关系人。根据申请人获取救济原则,当申请人的请求权遭到了国家机关的不当否决时,或者是利害关系人认为申请人的请求构成了对自己的损害,有权获得救济,可以向行政机关或者法院提起政府信息公开的诉讼。按照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机关应予调查处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二、满足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的观念等主观条件

政府信息公开从本质上说是对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即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分配的一种体现和认知。对行政主体来说,信息公开是其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和职责;对于行政相对人及公民来说,则体现为一种法定权利或是其维护合法权益的一种保障渠道和途径。义务的是否履行,权利的是否实现与法律关系主体的主观意志状态如何有很大联系,因此,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的实现还要依赖于两类主体的意识、观念等主观条件的是否满足。

(一)提高乡镇政府公务人员的思想素质

首先,乡镇政府公务人员应当适应入世的需要,树立正确的行政管理思维方式,转变“官本位”思想,树立服务理念、权利理念、竞争意识、人权观念、平等观念、法制观念等。树立服务行政观念。在服务行政中,行政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行政行为以人民为核心,这种服务具有透明性的特征。根据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确立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合理的法律价值观。全面学习新时期的法律思想,更新法律意识。使公务员的思想素质能够与时俱进,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总之,我国加入WTO之后,温和、服务型的行政权作用方式将变得明显,政府将承担更多的服务职责。作为基层行政管理职能实施者的乡镇政府公务人员,必须认识到透明化是现代行政管理的本质要求,树立公开行政、服务行政的观念。

其次,乡镇政府公务人员必须树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正确思想认识。

必须明确政府信息公开是行政主体的一项法定义务而不是对相对人的一种道德恩赐。“行政程序法的重心是对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行政主体,而不是对管理相对人设置程序上的义务。”因此对于行政主体而言,向相对人公开相关行政信息是法定的不可拒绝的责任和义务,具有法定的强制性,不依法公开,就是一种违法失职行为,公开信息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而是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对于行政相对人而言,知悉与自己利益有关或者涉及公共利益的行政信息是当然的、不可剥夺的权利,是民主制度必备要素之一,而非政府的一种额外赐予。

(二)提高农民的权利意识与维权能力

在法治发达国家中我们可以看到,“凸现在行政法中的行政程序法成了法治社会抑制行政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最重要的常规手段。”因此,行政程序法制赋予公民的程序权利的有效行使不仅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被行政权力侵犯,且可制约行政权力,使其按法定的权限、程序行政。乡镇政府的管理对象主要是广大农民,农民主观素质特别是法律素质如何是制约其权利有效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促进乡镇政府信息公开化程度的一种重要力量。

1、培育农民法律意识、权利意识。目前,主要应靠具体的法律教育、宣传工作来保证这一点。首先,改变普法宣传形式。在普法宣传上,以前采取的集中开会和培训学习验收方式每每会流于形式而收效甚微。应该利用报纸、电视等大众宣传媒介形象地、深入浅出地将法律精神植入农民的心中。其次,在普法教育中,以培育农民的宪法意识和权利意识为起点,改变过去于义务观念教育为主的法制观念培养模式,提高农民的权利意识。

2、提高农民维权能力

第一,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法律知识掌握程度。加强农民的主体意识,要求农民对法律规定有一定了解,能知法、懂法。国家对制定的法律、法规要加以公布,并广泛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进行必要的指导。只有知识素质特别是法律知识素质的提高,才能提高农民的参与能力和维权能力;第二,培育农民法律运用能力和技巧。广大农民群众要具备用法技能,包括能收集、提供并运用证据证明某一法律事实已经出现,能够准确选择相应的法律规范作为依据,能按法律规定的程序,以规定的形式,积极主张自己的权利和要求乡镇政府履行信息公开的义务。

[参考文献]

[1]杨寅.中国行政程序法治化[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