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产业集群论文范文

产业集群论文范文

产业集群论文

产业集群论文范文第1篇

在国内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蓬勃兴起之时,很多学者已经开始关注产业集群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从不同视角和领域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沈正平等认为产业集群能够增强区域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官锡强提出,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产业链条化、企业生态化和产业关联性耦合,形成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强大的溢出效应,带动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吴勤堂分析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耦合机理,认为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对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王志敏认为由产业集聚到产业集群的形成要经历孕育、成长和成熟阶段,不同阶段动力机制各不相同的。李世杰等、沈正平等认为,地方政府的政策和行为已经成为很多地方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直接诱因。还有部分学者对产业集群在农业领域内的实践进行了研究。尤晨等分析了农业产业集群的涵义和形成机制。李渝萍认为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演化与先天禀赋、产业“根植性”和外部市场等因素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周新德认为农业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自然资源优势是推动农业产业集群产生和形成的主要因素,胡平波通过实证分析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黄海平等以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例从专业化分工的角度分析农业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问题。综观上述研究,普遍认为产业集群发展具有专业化和规模经济优势,带来成本优势和创新优势,产生溢出效应,有利于区域品牌形成,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禀赋、打造竞争优势和促进区域经济发的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产业集群理论的内容和体系,也为进一步探究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和经验总结。

2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现状

2.1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特征

2.1.1区位优势明显贺兰山东麓位于北纬37°43′~39°23′,东经105°45′~106°47′,平均海拔1000~1200m,总面积20万hm2,是世界最适合栽培酿酒葡萄的地区之一。2003年,贺兰山东麓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委员会的“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认证,继河北昌黎、山东烟台之后,成为第3个获得国家葡萄酒原产地保护认证的产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病虫害轻,是生产高档葡萄和葡萄酒的理想区域。该区域基础设施完备,交通物流方便,包兰铁路、京藏高速穿境而过,福银高速、青银高速汇聚于此。水利设施完备,境内沟渠纵横,葡萄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

2.1.2独特的资源禀赋资源禀赋是农业产业集群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3]。贺兰山东麓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和资源禀赋为葡萄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和比较优势。从地质地貌上来看,贺兰山东麓地区是黄河冲积平原与贺兰山冲积扇之间的洪积平原地带,地势平坦,砂砾结合型土壤透气性强,钙质含量高,土质疏松,适宜葡萄种植和生长。该地区西有贺兰山天然屏障抵御寒流,东有黄河环绕形成的独特气候调节功能,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具备生产优质酿酒葡萄的独特资源禀赋。特别是在葡萄成熟季节温度稳定、雨量少,所产葡萄非常适宜干红、干白葡萄酒的生产,具备世界建设世界一流葡萄基地的良好自然生态条件。

2.1.3葡萄基地发展迅速贺兰山东麓保护区内葡萄种植面积逐年递增,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由表1可知,2004—2013年,葡萄种植面积扩大了近10倍,尤其是酿酒葡萄的种植面积,以平均每年91.8%的速度递增,为拉长葡萄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葡萄产业基地的迅速发展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其旺盛的市场需求。

2.1.4相关企业快速集聚截至2013年底,贺兰山东麓地区共建成葡萄酒加工企业(酒庄)58家,葡萄酒设计加工能力19万t,实际加工5.46万t,建成的葡萄酒企业设计加工能力10000t以上的有7家、1000t以上的有19家、100t以上的有18家、100t以下的有8家,实现第一产业产值9.5亿元、第二产业产值12.5亿元、第三产业产值3.88亿元。此外,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的迅速发展也吸引了众多相关企业的高度关注,部分企业在宁夏设置分支机构,积极开拓宁夏市场。以2014中法葡萄酒设备技术展览会为例,先后吸引了中法两国150余家葡萄与葡萄酒设备和机械制造商参展,涵盖了葡萄苗木、葡萄园机械、酿酒设备、葡萄酒储藏、包装及酒器具等相关领域。

2.1.5区域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贺兰山东麓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生态条件,是被国内外公认的酿酒葡萄最佳产区之一,也是我国葡萄酒三大“地理标志产品产地”之一,该地区所产的葡萄酒在国内外各类大赛上也多次获奖,知名度不断提高,被称之为中国的“波尔多”。近几年,宁夏葡萄酒多次见诸于国际和国内知名媒体,得到世界诸多著名酿酒师和品酒师的赞许,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如美国的《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英国的《金融时报》和国内的《参考消息》、《中国葡萄酒》等主流媒体,国外葡萄酒权威之作《法国葡萄酒年鉴》也发表专题文章介绍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潜力的葡萄酒黄金产区[13]。

2.1.6相关组织及支持性机构逐步建立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与之相配套的相关组织和协同机构,特别是各类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和科研教育机构。目前,宁夏专门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省级葡萄产业管理机构———宁夏葡萄花卉产业发展局,专司全区葡萄产业发展管理工作。成立了宁夏葡萄产业协会、宁夏葡萄酒协会等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和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宁夏葡萄与葡萄酒研究院、宁夏大学葡萄酒学院等一批教育与科研机构,并与渤海国际葡萄交易所合作,共同成了宁夏国际葡萄酒交易所,基本形成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市场交易,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的全方位、社会化的葡萄产业服务体系。

2.1.7政府大力支持宁夏先后出台了《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文化长廊发展总体规划》、《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集群发展优化提升实施方案(2013—2017)》、《贺兰山东麓列级酒庄评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在基地建设、人才培养、金融信贷和财政税收上予以政策支持,积极引导规范产业发展,大力推动葡萄产业优化提升。

2.2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近些年,作为自治区六大区域性农业优势产业和13个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的葡萄产业,在政策制定、基地建设、龙头引进、品牌培育等方面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强力推进,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和地理标识知名度不断提高,区域品牌优势逐渐形成,吸引了张裕、王朝、长城、保罗力加、酩悦轩尼诗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建厂,集聚贺兰山东麓地区参与葡萄产业深度开发。同时,一大批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各类酒庄异军突起,成为的全区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2013年,全区葡萄基地面积达到3.6万hm2,建成葡萄酒加工企业58家,形成了加贝兰、贺兰山、西夏王、银色高地、巴格斯、御马、宁夏红等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实现总产值25亿元以上。目前,整个贺兰山东麓地区呈现出葡萄产业各类企业集聚的良好势头,发展潜力巨大。自治区政府提出,要以打造贺兰山东麓世界知名葡萄酒产区和提质增效为目标,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增长为根本手段,着力构建布局区域化、栽培良种化、产品特色化、经营产业化的产业支撑体系,打造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集群。从总体上看,贺兰山东麓地区具备了葡萄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些基本要素和初步特征,但“集”的趋势明显而“群”的功能还未显现,仍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和条件约束。一是对产业集群发展的认识不够,定位不清,重视土地、自然资源等基本生产要素带来的产业比较优势,而对基于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的产业竞争优势认识不足。二是集群内部产业同质化程度严重,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相对较低,各产业、各类企业之间以及与其它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和互补性不强,集群组织化、网络化程度低。三是集群内竞争为主,合作意识不强,良好的互动机制还未形成,集群文化还需培育。四是区域品牌知名度和吸引力不断提高,而具有地方特色的识别度高、影响力强的的本土品牌尚未出现。五是相关支持性产业发展略显滞后,产业链条纵向发展不深,横向拓展不够。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处于以生产要素导向为特征的地理集聚阶段,虽有产业集群的雏形但离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还有差距,需要进一步增强区域吸引力和集聚力,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互动机制,吸引更多的同类和相关企业及其它关键要素在该地区集聚发展。

3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3.1正确把握产业集群的深刻内涵和演进机理,深刻认识产业集群发展对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实践已经证明,凡是有繁荣经济的区域必有发达的产业集群,换言之,凡是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良好的地区,其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因此,必须高度关注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深刻认识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正确分析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这既是贺兰山东麓发展葡萄产业集群的先导,也是制定葡萄产业发展政策的理论依据。

3.2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吸引企业在特定区域集聚形成产业群落的主导因素包括持续的区域优势、一定的市场需求、适合企业生存发展的良好人文和社会环境。特定的发展阶段和约束条件决定贺兰山东麓地区要发展葡萄产业集群,除了自身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还需要优越的区域发展政策、基础设施条件、公共服务和人力资本等环境条件,而这些要素的提供仅靠市场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强力推动。因此,政府不仅是葡萄产业发展的行动主体之一,而且是形成外源动力机制的重要因素[14]。政府要致力于完善相关的政策框架和基础设施,在财政、税收、科技、协同创新和金融信贷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政策优惠和产业扶持,规范行业发展,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此投资,推动各类企业的集聚,为葡萄产业集群的发展营造优越的综合环境。

3.3加强葡萄基地建设,增强产业集群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集聚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更强,需要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作支撑。贺兰山东麓具备葡萄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优越自然环境和条件,需要通过建设葡萄产业基地将这些优势资源转化为优质葡萄原料,这也是葡萄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地理产品标志保护区面积有20万hm2,适合种植葡萄的有13.3万hm2,2013年全区葡萄种植面积为3.6万hm2,而同期葡萄酒设计加工能力19万t,实际加工5.46万t,不到设计能力的30%。因此,加强葡萄基地建设,扩大葡萄种植面积,是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产业集群发展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或成立合作经济组织,实施规模经营,提高其组织化程度和经营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要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内部规模经济,进而产生流入效应,吸引更多的企业投入其中,形成更大规模的聚集。

3.4加强人才培养和协同创新力度,增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相对于自然物质资源等初级要素而言,人力资本、科技创新等高级要素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更为重要,是集群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集群形成发展过程中,既要利用自然资源禀赋等初级要素带来的比较优势,更要注重发挥人力资本和协同创新等高级要素所形成的竞争优势,使二者相得益彰。贺兰山东麓地区紧靠于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有着从高等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和各类科研机构,是葡萄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依托。政府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葡萄人才培养和科研机构,加大对教育、科技领域的投入,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自治区葡萄产业发展,推进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之间的互动,推进协同创新体系形成。集群企业也要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储备,共同推进产学研相协同创新,构建知识创新网络体系,形成溢出效应,提高生产效率,共同促进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产业集群的发展和竞争优势的形成。

3.5促进葡萄产业和旅游产业耦合,积极打造贺兰山东麓区域品牌贺兰山东麓地区不仅具备发展葡萄产业的优势资源禀赋,还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旅游资源,宁夏绝大部分旅游资源都沿贺兰山沿线分布。这里是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过渡地带,独特的自然风貌,古老的黄河文化、神秘的西夏文化、独特的伊斯兰文化和古代边塞文化在这里交汇共存,具备葡萄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的天然优势和绝佳条件。同时,葡萄产业本身也是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的重要基础条件。实施葡萄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结合旅游资源积极打造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长廊和休闲旅游产业,不仅可以实现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和需求,而且会增加贺兰山东麓地区的磁力和集聚度,增加贺兰山东麓这一区域品牌的文化内涵,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

3.6建立良好顺畅的互动机制,积极培育产业集群文化,构建良好产业集群企业生态系统集群内客户、供应商和关联产业之间密集的需求和技术信息流动是产业集群运作的基础,而集群内顺畅的互动机制会促使信息的流通更顺畅,缓和经济利益的冲突,为集群内部不同组织和机构创造良好的合作与信任空间,是产业集群企业生态系统形成的关键要素[14]。良好顺畅的互动机制的形成,既要以市场为导向理顺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成立各类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以提高组织化程度和建立完善各类制度体系以规范集群内部成员行为,更为重要的是要充分依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培育集群文化,使之内化为集群成员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不断提高集群凝聚力和文化认同,增进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合作,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具有外溢效应的创新体系,构建良好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共同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要充分挖掘贺兰山东麓地区深厚悠久的的历史积淀和数千年移民开发形成的开放、进取、包容的人文精神,积极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葡萄产业集群文化,推动集群内部良好机制的形成和运行。

产业集群论文范文第2篇

(一)协同创新过程协同思想最早来源于德国物理学家H•Hake创立的协同理论(Synergetic),哈肯认为,千差万别和复杂开放系统中(包括社会经济系统)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满足1+1>2,均存在着协同作用,它是系统有序化结构形成的内在驱动力。“协同性是复杂系统本身所固有的自组织能力,是形成系统有序结构的内部作用力,协同有助于整个系统的稳定和有序,从而创造出局部所没有的整体功能”。协同理论告诉我们,协同创新发展是指复杂系统内各组成子系统在运行、成长过程中的合作、协调和同步发展。在产业集群网络中,企业聚集在集群内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又可以弥补各自创新资源不足的劣势。集群内的各相关主体由于所从事的生产和服务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由此构成产业有机系统。产业集群系统内各成员企业通过相互学习,自身的调整与技术创新,改变了集群的原有状态,通过不断的改变与进步使集群朝着更高级的形态转换。因此,产业集群的关键优势并不是来自于企业的聚集,而是来自聚集于特定区域的各主体之间和集群内外相关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协同创新作为一种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要有多元创新主体存在,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是创新的核心主体,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是协同创新网络中辅助的主体,通过多元创新主体中的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进而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陈劲,2012)。产业集群内不同创新主体以相关企业的共同利益为前提,进行合理分工,形成合作创新,以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通过创新要素有机配合,经过网络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以产生整体协同效应,这是集群内企业单独所无法实现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过程与“参与者”的协同性以及“过程”的关联性有很大的关系,是一个整体的协作和共同的技术开发过程,通过集群内企业及相关产业链整体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整个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高。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过程可以用图1表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内各主体具有广泛的合作关系,除了同类企业之间形成网络关系外,其他许多主体也与生产企业结成一定的网络关系。如图1所示,集群内相关供应商为生产企业提供专业化供应与服务,销售商把市场需求变化信息及时反馈给生产企业,政府相关机构为集群创新提供政策、税收、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大学及研究机构作为知识与技术的源头,为集群创新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金融及相关中介服务机构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科技信息及相关咨询服务,这些都会导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技术创新较容易进行。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与供应商、销售商等关联企业以及政府、相关中介服务机构等构成创新网络的结点,通过集群内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使得各个结点连成网,网内每个结点的创新变化都会带动整张网,引起整个集群网络的变化。在基于技术和资源共享的合作中,各企业在集群中通过纵横交错的联络,各种创新资源在集群内部进行广泛的流动及优化配置,各个企业主体之间通过相互的协同与竞争作用,促进了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因此,协同创新的过程是集群内各主体通过相互协同与竞争,促进主体、技术创新过程、资源、环境等要素功能耦合,从而形成集群整体创新效应。

(二)协同创新机制网络的协同效应能促进创新,但是创新网络需要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创新机制关系着各个要素主体之间能否联结起来、技术创新的发生频率及绩效。集群创新是在集群内企业在各主体之间技术合作、信息沟通、学习转化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离不开以下机制:1.合作竞争机制。竞争是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产业集群的竞争既有直接竞争,又有合作竞争,促使集群内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正是由于受到竞争的压力。相比较区域内同质企业的直接竞争,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合作竞争对集群的创新发展更有意义。在特定区域内聚集的大量相关企业,既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又将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如共同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建立生产供应链等合作过程,又存在着为各自利益的竞争。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如果有相互的信任基础,能够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集群内企业的这种合作可以达到知识共享,形成促进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从而降低企业研发与技术创新的成本,这对合作双方以及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提升集群持续的创新和竞争能力。2.沟通协作机制。产业集群的沟通协作机制是指集群区域内相关主体之间在信任基础上,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与合作,从而促进技术、信息、知识等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需要集群内各相关主体的共同协作,主导企业与关联企业信息沟通的频率对技术创新过程的发展和创新的成效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信任是保持企业之间信息沟通是否畅通的前提和基础。另外,创新是具有相互利益的用户与企业交流与互动而引起的社会化过程,创新发生的可能性更多地依赖于公司之间、公司与研究机构之间、公司与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因此,建立在区域信任基础上的产业集群的共享机制是集群创新的核心源泉。企业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有效整合技术、资金、人才、信息等资源,推动技术创新,产生集群协同效应。3.创新运行机制。“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是企业间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具有不同的信息、技能、知识、能力、动机和价值观的企业之间的协同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说,集群技术创新是在集群内企业交互作用的技术学习与转化的运行机制下实现的。集群内企业的学习可以通过与群内同行企业、上下游关联企业,以及同科研机构和大学的联合开发与生产等活动实现,并促进已有的创新成果进行转移,达到技术扩散与共享。同行企业之间由于产品的同类性,相互间通过对产品、技术进行观察、复制,在干中学而获得显性和隐性知识;关联企业在区域内空间集聚,信息交流频繁,通过相互学习促使各成员获取一系列新的知识,积累创新能力,从而为技术创新奠定基础。另外,集群内部中介服务组织和行业协会也能够推动技术学习与转化,从而促进集群内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原生型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及动力产生的来源地,可以把产业集群分为嵌入型和原生型。嵌入型产业集群主要由区域外部力量或要素驱动而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它们基本上是由外商投资驱动、全球产业转移而形成,我国目前主要分布在珠三角的广东等地。原生型产业集群主要来自区域内部力量或者区域内部资源等因素发展起来的,其形成和发展主要得益于该地区良好的内部条件(具有创业和开拓精神的区域文化、传统的产业积淀、熟练的技术工人)和外部需求扩大。但是由于原生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一个内生的过程,长期拘泥于大量加工组装型企业的简单集合,属于马歇尔式的原生型产业集群,集群内部以生产类似产品的竞争性民营中小企业为主,其发展也是聚焦于成本降低能力和同质性生产规模扩张能力的获取;集群内企业开发新产品能力薄弱,很多是单打独斗式创新活动,创新分工合作网络缺乏,遇到了发展的瓶颈。

(一)核心企业的带动效应不强影响了集群创新的整体能力产业发展实践以及相关理论研究表明,核心企业在集群集体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创造新的、复杂的知识,为集群的发展提供技术和管理培训,协调集群内部的活动,促进集群渐进式创新。同时,核心企业为了外包和转包,与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了关系,从而促进了合作伙伴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整体效率的提升。核心企业作为集群发展的主导力量,直接推动着集群内各企业的分工。但是由于产业的关联度不高,原生型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企业与小生产者及销售商之间还没有形成通过外包和转包进行协作的关系,企业间纵向合作的协同性偏低。虽然核心企业有大量中小配套企业,但与中小企业之间大多限于订单采购,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上的技术、信息、知识等方面的共享和协同管理尚未普遍建立。因此,在资金和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处于明显弱势的大多数配套企业,很难与核心企业实现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同步发展,集群内其他企业缺少有效的知识转移能力,核心企业的知识就不会在集群内广泛流传。这些因素的存在都极大地制约了集群创新的整体能力。

(二)中小企业相互间的技术模仿制约了集群协同创新能力原生型产业集群大多以中小企业为主,一般集中在资金、技术等进入门槛比较低的传统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研发资金、技术创新人才、创新技术源普遍缺乏,国家政策支持少,原有基础薄弱,这些都制约了集群内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成功率较低,有了创新后知识产权保护也较难,这也增加了技术创新的风险。而集群企业之间相互临近和技术方面的共性基础便利了技术溢出,降低了技术模仿难度。因此,中小企业习惯于进行技术模仿而不愿意进行技术创新。大多数原生型产业集群的产品处于跟踪与模仿阶段,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较少,集群内绝大多数企业不具备产品自主开发能力。而且中小企业一般都不是处于某个产业链的源头或拥有其中一个环节核心技术者,需要的只是更好地适应新技术,以获得在这个环节更大的生存空间,仅有的创新行为大多是自发而非自觉的,是对市场被动的应对。中小企业间这种相互的技术模仿而非技术创新制约了整个集群协同创新能力。

(三)集群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缺失制约了集群协同创新国内外创新实践的成功都离不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立和完善,这种创新战略联盟是政府作为主体进行引导,然后广泛吸引科研机构、大学、中介服务机构及集群内其他企业等作为从属主体参与到网络组织中来,通过打破区域、行业、部门的界限,提高科技资源整合能力,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效聚合和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充分合作,从而构建起完整的创新网络。在这个创新网络中,大学和科研机构起着核心作用,在协同创新中实现着重要价值。但是在原生型产业集群里,基本上没有形成这种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其创新模式的组织体系是一种由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研究系统、企业技术创新机构等多个相对独立子系统构成的分散创新体系,相互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机制,创新成果互不适应。并且很多地方的创新平台支撑较弱,创新环境不够完善,集群所在区域整体科研力量薄弱,众多企业面临的基础性、关键性和普遍性的技术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远不能满足集群创新发展的支撑需要。

三、原生型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现实途径

要想使原生型产业集群走向创新集群,集群内部的相关利益主体需要进行集体行动,通过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来实现共同发展之目的。

(一)引导中小企业与集群内核心企业结成产业链,发挥核心企业带动作用有一定技术和规模实力以及已经有自主品牌的核心企业是整个产业集群内知识创造的主要动力,也是产业集群的知识扩散源。可以通过知识溢出、合作研发、技术并购等方法提高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鼓励核心企业在产业链上进行纵向分离,把生产任务分解后直接分包给中小企业,由此形成多层次的分工协作体系,通过知识传播来对相关中小企业施加自己的影响。中小企业纳入到大企业大集团的产业链后,由于核心企业具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为合作伙伴中小企业提供相关帮助与支持,它的突破性创新能够为一大批零配件供应商带来技术创新,而不是停留在现有的相互模仿中。从而使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进而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二)鼓励企业合作创新,强化集群协同创新效应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创新,而原生型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因其经营环境及自身能力的制约,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缺乏,往往没有能力完成自主创新,而仅仅依靠模仿又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在现实条件下,鼓励原生型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与相关主体进行合作创新,应该是一条理想的出路。合作创新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机构,采用各自入股等多种合作形式,通过提供自身所拥有的资金、人才、技术、设备、场地等进行合作,依靠资源共享从而实施创新。其运行机制是中小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技术的动态需求,向系统内其它主体创新的需求信息,高校、科研机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等各自通过综合运用人才、技术、知识信息、资金等各种创新资源,通过分工协作,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支撑,创新成果经几轮调试后投放市场,以产品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完成一次协同创新(陈丹,2010)。

产业集群论文范文第3篇

(一)降低企业创新的风险与成本通过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创新,能够较大程度的降低企业创新的风险与成本。产业集群内的供应链企业之间由于地缘性的关系,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便于进行信息的沟通与共享,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在交易中出现机会主义行为。同时,由于产业集群内的供应链企业之间具有一定的优势互补特性,通过合理利用成员间的优势资源,能够充分的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发掘企业创新潜能,可以最大限度的分担创新风险,进而提高创新的成功率;在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创新过程中,合作企业之间能够共担创新成本,使得各企业的资金压力有所减轻,将会避免因创新资金的投入不足而使得创新活动停滞的情况发生,使创新活动能够顺畅进行,缩短了创新周期,带来了额外的时间价值。

(二)实现企业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在企业创新活动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资源。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任何企业的资源都具有稀缺性,同时,资源配置不均,这就使得大多数企业所拥有的企业资源不足以支持企业完成创新活动。而供应链企业间如果选择进行合作创新,就可以实现企业之间技术创新资源的互补与共享,进而满足创新条件,实现单个企业无法进行的创新活动,实现技术上的跨越式发展。

(三)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在供应链企业进行合作创新的过程中,企业之间能够通过彼此之间的学习、影响,激发供应链企业的创新潜能,同时,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共同探讨,会产生新的创新能力,将会使企业的创新能力更上一个新台阶,使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四)降低研发总费用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研发和市场购买两种方式获得研发成果。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研发成果的专用性越来越强,适用范围越来越小,因此市场对此种资源的竞争越发激烈,交易费用也逐步提升。通过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创新,能够有效的平衡产品研发费用和市场交易费用,达到研发总费用最低的效果。

二、供应链企业合作创新的模式

合适的供应链企业合作创新模式,能够提高供应链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企业创新的成功率,同时,可以降低产品创新的研发费用与风险,有效的缩短产品创新周期。按照供应链企业合作创新的深度和稳定性,可以将合作创新的模式分为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创新网络、技术联盟以及共建实体五种模式。

(一)技术转让。是在自愿平等、诚实守信、公开公正的基础上,供应链企业的各合作方通过签订契约的方式转让新技术的一种合作创新模式。

(二)合作开发。参与供应链合作创新的各节点企业,在共同遵循既定原则的条件下,通过共同投入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共同开发新技术、解决新问题、开发新产品,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一种创新方式。

(三)创新网络。参与创新的企业、科研院所、客户以及政府部门,共同投入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充分共享的基础上,将参与各方纳入一个开放式的创新网络系统中,共同进行创新活动的一种方式。

(四)技术联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投入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通过结盟的方式进行新产品研发以及技术改进的一种合作创新方式。

(五)共建实体。参与创新的企业、科研院所、客户以及政府部门,共同投入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建立企业实体,并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设计的一种合作创新方式。

产业集群论文范文第4篇

(一)文化市场要素民族地区的市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也使该地区成为了潜在需求巨大的待开发市场。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现代社会的工作转变为人们的自我冲突———即他们的工作和文化间的综合物。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的压力并非集中反映在某一个阶级身上,而是反映在工作中的每一个成员身上,特别是都市群体,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笼罩在现代性的巨大阴影之下。”这必然使得社会中的人们产生一种暂时性解脱或逃避社会工作的的愿望———“休闲”的欲望和需要———这也成了现代社会再生产的一种必要的“资本”投入或“消费”。旅游于是成了现代人休闲的必然选择。远离都市的喧嚣,到乡村去旅游成为一种时尚。而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也必然促进社会生产与商品交换关系的发展,现代社会的社会关系“就是通过对‘事物’(things)的生产,并在此基础上的消费、交易活动表现出来”,而现代的社会生产几乎把所有文化都烙上了商品的标志和痕迹,于是,“事物”成为了“商品”,且任何事物都可以处在一种“商品的情境”(commoditycontext)之中。这样,民族地区的任何事物都可以处在“商品的候选状态(com-moditycandidacy)”,只要企业家抓住机会,使商品从候选状态变成现实状态,就可把旅游者的潜在需求变成现实的需求,就可开发出一片新的市场。丽江演艺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就是在市场有效需求的巨大推力下形成的。具有经营头脑的宣科在1990年成立了第一家纳西古乐会馆,让无处可去的游客有了别开生面的娱乐节目,游客对纳西古乐这种文化产品的巨大需求,导致纳西古乐一票难求,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据粗略统计,国内外有50多万人听过纳西古乐,古乐会也被邀请在十多个国家做访问演出,只有30多人的古乐会年收入突破1000万元,同时拉动了上千万元的音像、图书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为丽江演艺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文化环境要素文化环境是一种效应环境,它不是僵化的、枯死的,而是变化的、鲜活的,和人发生互动作用的效应场。民族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正是当地民族传统、宗教、风俗、语言等文化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一个鼓励文化参与的社会文化环境,能促使文化不断创新,有利于提高民族文化产业化的能力。因此,对文化环境的要素构成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看,任何社会的文化环境都呈现出“一个中心、两方延伸”的结构,“一个中心”即本土现实文化,“两方延伸”即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考察文化环境对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可以发现,除了上述因素外,还需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文化环境三个层面加以分析,才能全面的把握文化因素如何影响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关系以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宏观文化环境主要指国家文化及国家文化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二十一世纪以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为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文化发展战略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因此,国家的宏观文化政策对促进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美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后崛起的好莱坞影视产业、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韩国电视剧产业的风靡等即是很好的例子。中观文化环境主要指一个地区或城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规定和采取的激励措施等的总和。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丽江就已经开始了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探索,到2005年底,丽江文化体制改革结束,体制性障碍基本消除,之后,丽江不断出台政策和措施,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06年,丽江提出了构建文化旅游名市的目标和文化立市的战略,在此背景下,先后出台了《丽江市文化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文件,提出了开发三种民族文化资源、培育壮大四大文化产业、建设五大基地的思路,落实了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微观文化环境主要指形成文化产业集群的制度背景和文化基础,特指一个具体民族的文化在外来文化影响下的发展趋势以及在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促使该民族文化产业化、集群化发展的文化要素。如丽江文化的主体是纳西文化,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整合外来文化的过程。从历史上看,纳西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原生文化,主要是一些自然崇拜为主体的图腾崇拜,二是融合了藏族苯教、藏传佛教为主体的外来文化后形成的东巴文化,三是东巴文化与汉文化融合后形成的近代纳西新文化。在与其他文化尤其是汉文化的交融中,经济交往是主要内容,再加上丽江茶马古道枢纽地位的独特地理位置,孕育了纳西族独特的商业文化,为现代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在丽江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历史文化基础。如图1所示,三个层面的文化环境对丽江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力由外而内逐层传递,在微观文化环境的直接作用下促成了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而在构成微观文化环境的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现实文化和外来文化三个维度中,对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作用也各不相同。传统文化是当地民族文化的灵魂和根本,它通过现实文化直接吸引众多的民族文化企业集聚当地,同时也间接的影响民族文化企业的形成,如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也形成了部分文化企业;外来文化是民族现实文化的营养之源,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有益成分的过程,随着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其必然成为当地民族现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宏观文化环境、中观文化环境是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充分条件,微观文化环境是其形成的必要条件。

(三)社会资本要素1961年雅各布斯(Jacobs)在《美国大城市的存亡》一书中正式提出社会资本这一概念,他认为城市社区的人际网络就是城市不可替代的社会资本。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外学者开始将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的研究相结合,贝尔(Bell,1999)第一次对产业集群内的社会资本进行了定义,认为所谓社会资本是指存在于集群内部,通过促使行为主体进行互动而产生的资源。卡特.安能(KurtAnnen,2001)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网络中基于合作的参与者的声誉,是建立在个人层次上的产业集群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相信任、友好、尊敬和相互谅解的关系。国内学者的研究认为,企业间的合作是建立在家族、邻里关系等社会网络基础之上的,社会关系网络可以促进企业间信任和集群创新,有利于企业间长期合作,构建稳定的产业网络,提高集群整体竞争力。民族文化产业集群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一种新的形式,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社会资本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由于民族认同或族群意识的存在,每一个民族的社会成员对自己的民族归属有着强烈认知和感情依附,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宗教、习俗充分认同,且充满了优越感,对外群体成员则表现出一定的排斥性和抗拒性。这种族群内部以家族、邻里关系等纽带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网络相对比较稳定、社会信任度较高,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集群文化基础。丽江纳西族历史上是一个迁徙的民族,其古代氏族社会的基本组织称为“尔”,即古代氏族的血缘集团单位,也是早期的政治组织,“尔”之下又分裂出血缘亲属集团“斯日”,在这种共同体中,“其成员不强调自己的个性,把共同体的利益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以这一利益标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取舍”,正是这种群体的价值取向使纳西族在历史变迁中,一直保持着较强的内聚力,形成了纳西族团结合作的共同体精神和共同体利益优先的文化传统,广泛的影响着纳西族的社会经济生活。如“不娶外族”的民族内婚制和不同不熟悉的人做生意的传统。这种文化传统在20世纪40年代俄国人顾彼得在丽江领导的工业合作运动中得到进一步体现,转化为一种企业发展初期熟人之间的互助合作精神。根据顾彼得《被遗忘的王国》中的描述,“纳西人家族观念很重,从来不能和他们不熟悉的人一起工作,一个成功的合作社只能由生活在同一个村子或同一条街道上的人组成。”可见,纳西族的这种合作关系主要是由邻居、家族等强关系建立起来的。

(四)民族文化产业人才要素以韦伯为代表的传统区位理论学派认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熟练程度)的地理分布和劳动力成本的高低是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企业选择和确定产业区位往往倾向于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而文化产业对创意的依赖性特征决定了劳动力要具有较高的创新、创意能力。这也表明劳动力作为文化产业生产要素的实质是劳动力的高素质。也就是说,能否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是文化产业能否有很大的发展,能否提供高水准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关键所在。然而,民族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对人才的需求既要符合文化产业的一般要求,也具有其特殊性———即通晓或熟悉民族文化、能有效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随着民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但人才的总量、结构、素质和层次还不能适应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也影响着西部民族地区文化企业的区位选择和民族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民族文化产业人才一般包括民族民间文化传人、民族文化创意人才、民族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这三类人才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民族民间文化传人是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根基。由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多为口传身授,一旦民族民间文化传人后继乏人,这种传统文化必将面临消失的危险。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将会严重削弱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据云南省民族工作部门统计,云南无文字民族的优秀民间艺人现仅存500多人,再过10年,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将过世,而他们的传承人至今尚无着落。如当年翻译整理东巴文化典籍的10多位东巴大师,如今已全部撒手人寰了,如果不能尽快培养传承人,老艺人的故去将带走这个民族曾经灿烂的篇章。民族文化创意人才是民族文化产品化、市场化的核心人才资源。随着社会对文化体验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西部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创造了条件,而由于这些行业的支柱人物———创意人才的供不应求,制约了民族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就丽江而言,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相对来说还比较落后等原因,从民族文化产业的创意、策划,到文化产品的生产、包装等环节长期以来都缺乏相应的人才,仅靠经验和自己摸索的现象较为普遍。如丽江宣科纳西古乐文化有限公司长期以来依靠古老的音乐、古老的乐器以及年逾古稀的演奏者这些独特的卖点吸引游客,但多年来一成不变的依靠出售门票和光碟的运作模式,虽然一直赢利,但文化产品的附加值极低,投入与产出远不成正比。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靠“怪才”宣科个人的经验和影响力使其长盛不衰;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宣科的光环掩盖了其创意人才缺乏的现实,试想,后宣科时代的纳西古乐还会如此迷人吗?只有构建创意人才不断涌现的体制机制,纳西古乐才能永葆青春。民族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是提升民族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实现文化产品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的关键人才资源。民族文化产业是民族文化资本、经济资本与市场紧密结合的产业,文化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文化产品的销售又存在不确定性因素,一般经营者很难把握。因此,高素质的经营管理、策划、营销等人才就成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比较而言,西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水平相对偏低,文化市场的拓展、营销等各个环节人才尤为匮乏。丽江玉龙县纳西源民族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典型案例,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主要以纳西歌舞表演为主,对外宣传为“纳西•印象”。公司所在地丽江玉龙县白沙乡是纳西白沙细乐的发源地,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投资者和演出人员均为当地村民。尽管他们满腔热情希望把纳西族的原生态歌舞展现给游客,但由于缺乏擅长经营管理的人才,开业后,一直举步维艰,一天的收入“有时候有几百块钱,有时候有千把块钱”,能容纳240名观众的演出大厅多半空置。人才瓶颈严重的制约着文化资源的产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也制约着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

二、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空间条件

如果说,要素条件是构成民族文化产业集群的基本组成部分,那么,空间条件则是把这些基本组成部分进行有机组合形成集群合力的重要环节。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空间条件包括地理空间、经济空间和社会文化空间三个维度。

(一)地理空间地理空间并非民族文化产业集群独有的条件,企业的地理空间集聚是产业集群的基本形态,无论哪一种类型的产业集群都一样,民族文化产业集群也不例外。但与一般产业集群包括文化产业集群相比,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对地理空间的要求更高。前者企业集聚的地方或是靠近资源产地、或是交通便利(尽管没有靠近资源产地,但便捷的交通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或是市场发育程度高等,因此,企业聚集的地理空间选址相对灵活。但在我国的民族地区,由于文化资源的地域性特征,使得文化企业只能在当地创办,民族文化资源的产品化只能在当本地进行。民族地区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实际上是该地区的创业者在区位锁定条件下产业选择趋同的结果。因为,在区位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民族地区的初始创业者只需以较少的投入将文化资源通过各种形式展示给消费者(旅游者),或者继承本地历史传统积淀下来的工艺技术重操旧业或从事相似的产业即可获得利润,因此,作为初始创业者的理性选择,只会选择在本地发展文化产业。这就使得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地理空间的确定既要考虑民族文化资源的在地性、不可移动性等特征,又要遵循一般产业集群地理空间选择的规律。这些因素决定了企业聚集地的选择不仅要交通便利、还要有一定的市场基础,更重要的是要位于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三者缺一不可。

(二)经济空间经济空间是指存在于经济元素之间的各种抽象的经济关系,是无形的。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Perroux)佩鲁将经济空间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由计划界定的经济空间,即由各个单位的计划所形成的关系结构;(2)作为力场的经济空间,即由产生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的若干中心或极群构成的相互作用体系;(3)作为匀质整体的经济空间,即为同类型的经济行为主体所面临的相同或相似的市场环境和价格体系。[22]众多的企业之所以要聚集到一定的地理空间,主要是为了获得单个企业在分离状态下孤立发展难以获得的经济利益。在追逐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企业往往会根据自身产品生产的特点建构自己的经济空间,包括计划空间、力场空间和匀质整体空间。由于经济空间是由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构成的事实,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内集聚的企业之间就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经济关系网络,这也意味着产业集群的初步形成。当然,由于不同类型企业(如钢铁企业、农产品生产企业、文化企业等)生产过程的不同决定了其形成产业集群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不同产业集群经济空间的构成是不相同的。下面从计划空间、力场空间和匀质整体空间三个方面来考察民族文化产业集群的经济空间结构。文化企业在特定的民族地区聚集后,各企业通常会确定自己的发展计划,形成计划空间,即本企业与其生产要素(如原材料、动力、资本、劳动力等)供应商和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购买者之间形成的购销计划关系集合。这些关系(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以及企业与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都存在可以用产品价格和生产成本来度量的经济距离。而产品价格和生产成本不仅取决于本企业的计划结构和安排,也依赖于与之相关的其他企业和组织的计划结构和安排,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之后,企业计划空间得以确定。如丽江玉龙雪山印象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围绕该公司打造的《印象丽江.雪山篇》大型歌舞演艺节目就形成了服装、道具、马匹、演员等的供应者和演艺节目的经销者(旅行社)、消费者(游客)之间的购销关系和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产品价格安排。作为力场的经济空间是指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内通常会形成许多中心或极,即文化企业。每一个文化企业都会产生并形成一定的离心力(辐射力)和向心力(聚集力),形成它自己的力场,同时它又处于其他文化企业的力场中。各个文化企业产生的辐射力和聚集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集群内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力场空间。处于力场空间中的文化企业(即能产生离心力和向心力的中心)通过利益诱导等形式将人、财、物等资源集聚在它的周围,同时,通过向其他文化企业输出产品和劳务以及人才、资金和技术等重要生产要素,既构建了自己的计划空间,又形成受其支配和影响的经济区。如丽江玉龙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其辐射力和聚集力形成了包括旅游索道及其相关配套设施3家、酒店业务1家、文艺演出1家、旅游项目投资及管理2家、餐饮零食销售及旅游服务1家、旅游配套项目开发经营1家、旅游车服务1家、入境旅游业务和国内旅游业务1家、其它3家共14家控股、参股公司的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内还有一个作为匀质整体的经济空间。这种匀质性是相对于各个文化企业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言的。集聚在同一个地理空间的文化企业,面对相同的市场环境和相同的顾客,即使它们的生产、销售条件或经营成本不完全相同,也必然会制定大致相同的价格。集群内企业面对的这种相同的市场环境和统一的市场价格体系就是一个匀质整体空间。

产业集群论文范文第5篇

(1)地理现状分析。大庆市是中国最大的陆地油田,是黑龙江省副中心城市、黑龙江西部中心城市,地下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地热等资源,地上有大量可以用的土地、水面、湿地和草原,大庆境内湖泊星罗棋布,有着“绿色油画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的美誉,拥有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聚集水平高,科技创新能力强。虽为北方城市,但其经济状况、人文环境可与南方沿海开放城市相媲美。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景致各异,能够开发出相应的冰雪体育旅游项目,具备深化开发体育旅游集群化的条件,促进大庆市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成为除出产石油之外的另一个GDP的增长点。

(2)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分析。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城市多个部门的通力配合,以集群的形式进行联合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以大型体育赛事以及开发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与周边的旅游项目、旅行社、餐饮、酒店、运动场馆、纪念品商店和休闲运动设施等相关的企业相关联,形成巨大的体育旅游产业链。本文通过对大庆市与体育旅游行业相关的行业进行调查发现,大庆市政府为了促进大庆市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配合大庆市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市政府的有效手段将工商局、旅游局、体育局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细化分工,还另外成立了大庆市体育旅游文化公司,为大庆市的经济发展和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从大庆市文体旅集团公司的2013年度统计数据看到,大庆市体育旅游产业要消耗二分之一行业的产品,绝大多数的行业都要消耗体育旅游产业的产品,形成体育旅游产业的后向关联。旅游产业集群化的发展需要,使大庆市的体育场馆、旅游景点、自然景观、文化景观等在各部门的协力配合下得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些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融合,则加速了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使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的格局基本形成。

(3)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现状分析。目前,大庆市旅游局、大庆市体育局、大庆市商业局及大庆市的大型宾馆、饭店、通信、网络信息等服务行业都能够通力配合,市政府宏观统筹,加大各个行业间的联系,全面地对大庆市体育旅游产业的服务项目和服务策略进行统筹,通过网络、实体对大庆市的体育旅游产业进行联合,使大庆市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水平越来越好,各个行业达到“共赢”的目的。通过集群化使体育旅游者在旅游、运动、休闲、观光、娱乐、购物、住宿、餐饮等方面得到一站式服务。通过调查发现,大庆现已正规开发出的体育旅游休闲景点53个,近10个自然景观,各类特色展馆近10个,并成立了专门的网站对旅游者的体育旅游计划和体育旅游内容进行指导。作为北方城市,大庆市冬季旅游项目内容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冰雪条件,开发了“北国温泉”、“林甸温泉”、飞天滑雪场、冬季天然湖面的冰雪滑梯、滑冰场等冰雪娱乐项目。大庆市政府启动的“冰雪嘉年华”体育旅游系列项目,大大提升了大庆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的竞争能力。

2大庆市发展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的策略分析

(1)加大体育旅游产业的推广与宣传。近年来随着民众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休闲、旅游的投入,由于大庆是一座新型的城市,发展体育旅游项目的时间较短,人们对体育旅游的认知程度还不够,体育旅游的观念并没有普及。政府机关和社会有义务加强对民众体育旅游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这是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提高旅游行业竞争力的首要任务,需要相关部门加强正面的宣传与引导,市政府已经做了大型的宣传片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对大庆市的旅游产业进行了宣传,通过网络、媒体、电视、报纸等传媒进行正面的宣传,提高民众的兴趣,了解体育旅游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打消人们的顾虑,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2)开发特色旅游,建立完整的体育旅游集群化体系。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当前,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体育旅游产业集群体系的构建和发展,需要各个行业的通力配合来完成,而且通过行业间的配合提高产能效率,增强局部竞争力,提高团队运作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应展现出大庆特色的体育旅游产业,加强信息化、服务化产业集群化的同步发展,建成完善的体育旅游产业集群体系,紧紧抓住十八大发展战略目标的思想,依托本地特有的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建立系统的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体系。

(3)利用现有资源,形成旅游项目品牌化。大庆的经济基础较为雄厚,投资5亿元新建了有“小鸟巢”之称的奥利匹克体育场并已经使用,兴建了许多全民健身场馆和游泳馆等;大庆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湿地,湿地总面积占全国已知湿地面积的1/30,这些都为大庆市体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提供了基础条件,政府开发了系列旅游项目并有雄厚资金支持,借助大庆特有的石油、湿地、湖泊、地理等特色,发展大庆独有的体育旅游品牌,吸引旅游者进行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和促进体育旅游集群化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4)实现体育旅游集群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当前,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已经看到生态环境破坏给人类生存带来的灾难,大庆体育旅游的发展更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应该具有前瞻性,在开发自然资源和建设旅游项目的同时,要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计划,要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政府要制定文件进行约束、指导,对于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自然生存环境的项目要坚决制止。体育旅游的发展要合乎优化环境的需要,真正走一条符合国际化标准的旅游路线,实现体育旅游开发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3结语

产业集群论文范文第6篇

1.1分析步骤

根据GEM模型建立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设计青岛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调查问卷。选取青岛旅游行业专家发放调查问卷20份,青岛的旅游企业主管发放调查问卷18份。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因素的权重,运用GEM模型,得出青岛旅游产业竞争力GEM得分。

1.2结果的分析

青岛的得分为568,可以看出,青岛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处于国内上等水平,在国内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在国际水平的竞争力处于中游,还有一定发展的空间。青岛的资源得分7.93,在各因素中得分最高,可以看出青岛旅游产业发展有良好的资源。这是因为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青岛属于海滨城市,黄岛、海底世界都是有名的旅游景点。青岛的设施得分7.73,说明设施方面表现良好。青岛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随着山东蓝色经济圈的带动,青岛不断加大旅游的投资,旅游设施不断完备,旅游产业的管理不断完善。青岛辅助行业的得分为7.62,这说明青岛的相关辅助行业表现良好。青岛的宾馆、旅行社数量占全省之最,其中青岛的星级酒店156家,旅行社332家,但是旅游社缺乏对旅游市场实际需求的调查,没有充分发挥青岛资源优势。青岛企业机构、战略的竞争力得分是6.97,在各因素中等分最低,在调查过程中可以看出,青岛的旅游企业之间缺少沟通,没有形成统一的发展目标,企业的创新能力差,各企业之间主要看价格差异营销,没有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青岛本地市场的得分7.47,本地市场表现良好。青岛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达6280万,旅游总收入936亿元,青岛旅游市场主要是面向国内,尤其是海底世界、金沙滩等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对旅客具有比较大的吸引力。随着世园会的建成,青岛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青岛的本地市场前景广阔。青岛外部市场的得分7.5292,外部市场表现良好。青岛2010年外汇收入6亿美元,同比增长8%。由于青岛的旅游资源以及生活环境具有很大优势,同时青岛与韩国等有经贸往来,青岛也是奥运会帆船的举办地,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青岛的外部市场发展前景潜力巨大。

2提升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建议

2.1制定旅游产业集群整体发展布局和具体发展方向

青岛是一个旅游城市,政府对旅游产业也非常重视,应该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发展青岛旅游市场。政府在国家对旅游产业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发展适合青岛的旅游产业,使旅游产业能够形成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企业之间相互协作,发挥旅游产业集群的效果。

2.2加强企业间的沟通和协作,提升企业竞争力

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产业的相关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协作,使整个产业链达到利益最大化,这也正是产业集群的优势所在。要想提高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必须建立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提升与产业的竞争力,只是依靠单个企业的发展,很难提升整体行业的竞争力。

2.3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产业集群论文范文第7篇

福建省滨海休闲体育产业聚集区(如图1所示),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东部,自西南向东北包括漳州、厦门、晋江、莆田、平潭、宁德等沿海地域,陆海面积在3万km2以上。

(一)漳州滨海休闲体育产业以漳州女排训练基地为契机,建设好漳州海峡西岸部级体育训练基地,着眼于闽台体育文化交流的合作平台,实现国家球类运动中心和台湾地区运动协会合作。整合漳州体育场馆,提升基地的接待能力和实际运营效率,建成功能齐全、影响力大的体育产业品牌基地。构建不同的筹资模式,集聚福建体育产业发展的高端资源,将国家女排训练基地扩展为一个以球类运动为主的综合性训练基地,改扩建东山帆船帆板等训练基地,积极开拓国内外体育培训市场,促进竞赛表演、大众健身、体育用品、体育旅游的协同发展[2]。

(二)厦门滨海休闲体育产业厦门作为生活品质之岛和体育赛事中心城市,正在在推进“乐活”国际体育生态岛的建设,整个项目按“一网四区一中心”布局,打造成滨海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3]。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带动现代服务业,建立以所辖六区的体育中心为节点,覆盖所有街道乡镇的体育生活网;依据独特的人文优势和区位优势,打造四个特色体育产业集聚区(雅生活、酷生活、B生活、缘生活);打造特色的体育赛事城市,例如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海峡杯帆船赛和厦(门)金(门)海峡横渡等品牌赛事;申办国际级运动休闲体育赛事,构建以篮球、网球、乒乓球和大众健身操等为主要内容的滨海休闲体育服务业。

(三)晋江滨海休闲体育产业依托晋江自然山体、绿带、滨海景观、美丽丰富的滨海沙线,彰显时代特征和体育健康生活方式,借鉴新加坡滨海湾的规划设计理念,把晋江沿海大通道晋南段两侧,构建成体育文化村、养生文化村、高端休闲区、大众极限区等“两村四区三带”的组团式空间结构,面积约67.7km2,形成民众运动、休憩的乐园和对台交流的平台,打造运动、休闲、旅游、娱乐、商业、商务于一体的区域品牌。体育文化村结合当地地形特点,布局有海峡体育学院、马术中心、山地高尔夫、观光自行车道等项目[4]。养生文化村布局有高级疗养中心、护理学院、运动康复中心、体验度假、农业观光等项目,突出生态运动、养生文化和休闲主题。高端休闲区布局有企业公园、高尔夫球场、沙滩俱乐部、高级度假宾馆等项目。大众极限区布局有沙滩浴场、滨海公园、极限世界、海鲜街、度假村,打造公众运动休闲功能区域。

(四)莆田滨海休闲体育产业莆田作为体育文化名城,布局呈“一心三组团”:大众体育文化体验中心,南少林武术文化组团,湄洲岛滨海运动休闲文化组团,妈祖体育民俗文化组团。湄洲岛岛形如蚕,长达20km,面积约14.3km2,森林覆盖率达65%,由礁、屿、大小岛三十多个组成,有令人神往的岛屿潮音和“小石林”鹅尾怪石等风景30多处,素有“南国蓬莱岛”之美誉。有“东方夏威夷”美誉的九宝澜黄金沙滩,沙滩洁白细软,海水纯净,海面宽广,无暗礁,为天然的水上运动及海滨浴场圣地。除九宝澜沙滩外,湄洲岛沙滩共有13处,其中鹅尾山沙滩、莲池澳沙滩、金沙滩都非常出名。特别是鹅尾山沙滩沙白、海碧、林绿、天蓝,犹如一幅靓丽的海景图。湄洲岛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它的海滨森林、宗教建筑、海域水景、海滩、小型岛礁、象形石、海鲜产品等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是举办各种水上体育赛事的理想场所,尤其适合沙滩风筝、沙滩排球、潜水、游泳、帆板、海钓、水上运动等滨海休闲体育运动。

(五)平潭滨海休闲体育产业平潭综合实验区重点打造以海岛运动休闲度假功能为主的“两湾一山”,构建特色的避暑度假、游览观赏、运动探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海岛运动休闲产业区。坛南湾突出高端滨海运动休闲度假区建设,布局有沙滩高尔夫球场、沙滩马术俱乐部、企业沙滩俱乐部、击剑瑜珈俱乐部、游艇俱乐部、时尚球类运动中心、康体会所等项目。海坛湾突出大众滨海运动休闲度假区建设,布局有沙滩足球、沙滩排球、沙滩跑酷、沙滩极限营地、帆船和帆板、海钓、海上摩托、摩托艇悬吊滑翔、近海游船观光等体验项目。将军山突出海峡军事野营旅游区建设,布局有军事野营、CS实战营地、彩弹射击、军事主题夏令营、野外生存训练等休闲体验项目。可以考虑申办国际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锦标赛,打造环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铁人三项国际邀请赛、国际健走节等赛事,通过持续培育特色品牌赛事来发展平潭岛滨海休闲体育产业。

(六)宁德滨海休闲体育产业宁德作为世界地质公园,依托白水洋、太姥山、白云山三大景区,构建特色山水运动体验与休闲的体育产业。白水洋亲水运动休闲区,包括涉洋观景(即徒步涉水旅行)、洋中戏水(即水上游乐)项目,构建精品特色赛事和户外运动营地等。太姥山山水运动休闲区,包括登山观海健走运动大本营、九鲤溪亲水游乐园、“将军洞”网游实战营地、晴川湾沙滩休闲俱乐部、畲寨民俗体育风情园。白云山山水运动观赏区,包括冰臼、峡谷、佛光等自然景观和畲族风情、红色文化、“坦洋工夫”茶文化等人文景观。荡岐山体育休闲山庄,包括篮球场、门球场、排球场、射箭场、游泳池、钓鱼台、健身道、乒乓室、室、户外露营区等项目。

二、福建滨海休闲体育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

产业集群论文范文第8篇

1.1皖江城市带电子商务政策情况近年来,安徽省和各地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电子商务激励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帮扶企业克服资金、技术等困难,极大促进了安徽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合肥市在《合肥市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发挥电子商务的先导性带动作用,推进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努力提高行业的覆盖率和渗透率.同时文件提出要出台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政策,实行政策聚焦和工作聚焦,破解本市电子商务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瓶颈问题,加强财政税收、贷款融资、土地规划、人才培养、政府监管等方面的政策研究,大力扶持本市电子商务的发展.池州市在《池州市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中要求,鼓励大中型骨干企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快现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建立起完善的专业协作体系.马鞍山在《关于推进马鞍山市电子商务发展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全市积极打造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申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出台扶持政策.安庆在《安庆市进一步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试行)》中提出了对电商企业实行税收减免、租金补贴等政策.蚌埠市已将电子商务列入市重点产业,将与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进行科学布局规划,也将优先获得资金支持.

1.2皖江城市带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情况目前,皖江城市带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已形成了集群快速发展的态势.合肥已有合肥蜀山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安徽电子商务产业园、中国(合肥)动漫创意电子商务产业园、滨湖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多个产业园区,吸引了一大批电商企业入驻,有效推动了本地电商产业集群发展.芜湖市也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在市政府机关整体搬迁后,原先的办公大楼已交付镜湖区用于打造电子商务大厦,引进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网站和电子商务企业入驻.目前芜湖已形成了包括宝能慧谷电子产业园在内的多个产业集群.蚌埠已发展了包括皖北电子商务产业园在内多个电商产业集群.其他各地市近年来也纷纷建设了电商产业园区.但由于安徽缺少国内领先的知名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相对较缓慢.目前安徽各地电商产业集群主要为政府主导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通过技术、资金等政策支持,吸引本地及外地电商企业入驻,从而实现集群化发展态势.

2皖江城市带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专业人才短缺电子商务这一新兴产业涉及到IT技术、物流、管理等对方面,需要大量各类专业人才.安徽地处中东部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专业人才紧缺,特别是IT技术类、电商运营类人才.目前,皖江城市带知名互联网企业和电商企业较少,对电商相关高端人才吸引力不够.另外,皖江城市带地区城市规模较小,交通不太便利,创业氛围不够浓厚,抑制了外地人才来创业的意愿.

2.2意识落后皖江城市带中小企业众多,但大多对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不太熟悉,对电子商务重视程度不够.目前,传统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问题:一是对电子商务的作用了解不够全面,只重视短期内的产出,没有看到电子商务对企业发展带来的长期影响;二是缺乏对电子商务平台和模式的深入了解,在选择经营模式和服务商时难以正确判断,而一旦失误将影响企业信心,放弃电子商务;三是对电子商务应用认识片面,认为只需搭建一个信息展示网站,或是开个淘宝店就是搞电子商务了,对品牌建设、渠道建设等认识不够,电子商务应用水平较低.

2.3缺少龙头企业目前,皖江城市带具有代表性的本地电子商务企业有三只松鼠、羚羊早安、蝶恋等少数几家企业,其他本地电子商务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知名度不高.近年来,安徽各地大力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引进了一批国内知名的电商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入驻本地产业园,但这些引进的企业大多以分公司或者新项目的形式入驻,公司总部仍在原地.这种引进模式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产业促进作用,但难以引领本地电商快速发展.龙头企业的缺失导致皖江城市带的电商发展速度相比江浙地区缓慢.

2.4缺少电商服务企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需要完成摄影、包装、设计等大量辅助性工作.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将这些业务外包给专业化公司来运作,电商企业最好专注于运营、售后等工作.但皖江城市带电商服务企业相对较少,专业化程度不高,电商企业最后只能自己完成全部工作.这样大量的辅助性工作对企业造成了一定负担,影响了电商企业的专业化经营.

3促进城市带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

3.1大力引入电商专业人才目前,安徽电商人才主要以本地高校毕业生为主,外来人才较少.外来人才缺乏导致先进技术和领先科技项目难以引入引来,导致近年来皖江城市带电商产业发展大多以淘宝店的形式为主,缺少新兴电商模式企业.皖江城市带地区应大力引进外地电商人才,给予户口、住房、子女教育等政策支持.地方政府通过举办大型招聘会,塑造本地原生态人居环境,吸引外地优秀人才来本地工作和创业,形成高中低端结构合理的梯队人才队伍.

3.2鼓励本地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发挥大型企业电子商务主力军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规模发展和品牌建设.深化大型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促进实体购销渠道和网络购销渠道互动发展,提高供应链和商务协同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向行业电子商务平台转化.鼓励中小企业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在线销售、采购等活动,提高生产经营和流通效率,对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成功开展电商的企业给予费用补贴,树立典型,带动其他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发独立电子商务平台,并给与技术开发补贴,支持企业研发新型电商平台,提升本地电子商务应用水平[4].

3.3鼓励外地电商企业来本地投资创业皖江城市带地区现有电商企业的电商应用水平较低,地方政府应大力引进发达地区知名电商企业来本地投资创业,鼓励企业在本地设立研发中心和运营中心,对来本地投资创业的外地电商企业给予税收补贴.通过外地知名电商企业的引进,形成龙头效应,促进本地电子商务应用水平的提升.

3.4搭建企业交流合作平台电子商务产业链复杂,涉及众多上下游行业.地方政府应兴建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吸引电子商务相关企业入驻,形成聚集效应.通过定期举办电子商务论坛,为企业提供交流合作机会,帮助企业拓展市场.通过定期举办各种电商培训讲座,为本地企业传授先进技术和理念,提升本地电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结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