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党员教师德育学习范文

党员教师德育学习范文

党员教师德育学习

多少年来,中国这么多的中小学,真没发现:早上帮助学生排车有什么错误之处?

自行车排放一直是学校每天常规工作的第一件大事,一排排放置整齐,排有特色的自行车在晨光的抚照下成了校园最具内涵的一道壮丽“风景”,因为这“风景”自然让人联想到学生的良好道德规范,透视这“风景”,我们容易发现这“风景”的形成:这是春天的一个早晨,某重点中学初二年级的一个文明班,有55人将自行车送到车棚,没有锁车的有9人车没撑好倒下又没扶就走的5人,没放到位的48人,两名排车同学花了约15分钟把这乱七八糟的现场精心“包装”好。在随后的自行车排放检查评比中得9分(满分为10分),原因是后来有一辆因撑脚有“毛病”的自行车倒依在相邻的一辆车上,结果两名排车的同学被班主任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只要你联想到社会上一一些公共场所东倒西歪、狼狈不堪的自行车或乱扔的垃圾,你就会发现我们的“排车”教育错在哪里。管是为了服务,管是为了不管,不能在管的过程中使学生的主体性失落,要管出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主体性德育的管理理念,也是学校德育革命的重要依据。我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在德育过程中张扬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说自行车的排放,开始阶段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排车,注意及时指导、监督或评比,其目的是让学生首先学会排车,同时明确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体验责任感和社会公德在完善自己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并感受幸福。可以想象,阳光下一排排整齐美观的自行车如果是学生良好排车习惯养成后的自然形成(无人监管),或学生在学会排车的基础上还摸索了快速排车等方法,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德育,“会排车”这颗行为的种子会带给学生怎样的收获?!而这,绝对不是一件难事,最难的是我们传统德育的思维定势和可怕的管理理念。

现行的德育工作把主要精力用在规范学生行为和校规校纪的教育上,通过学校、年级、班组、小组层层管理,把学生置于形式主义大网中,目的是管理出不出乱子的“乖人、乖班、乖级、乖校”,师生为了追求表扬或为了加分而做出符合“规则”的行为,而学生一旦走向社会,没有约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就荡然无存,甚至在校内就形成“争功近利、口是心非、言行一”的双重人格。这种满足于抓外部行为而忽视以人为本的深层思想情感培养,满足于僵硬的政治。道德说教而忽视德育内容鲜活的人文性的做法,是传统的防范型德育,只能使德育生命力逐步萎缩。因此,我们必须树立主动发展、平等互动、人文的开放型德育观。

40个教室40块黑板报,只有6位班主任知道主题,只有19位参与出黑板报的同学对标题有印象,23%的同学只对插图有印象,其它几乎没给同学们留下什么,而这些都是黑板报出成后第9天的统计。

在仔细看看黑板报的内容,37块上面有期中考试成绩(如各科前5名等)的内容,看不出主题的有29块,不少随意性朦胧性(看不懂)的内容真让人啼笑皆非,我们看到在黑板报评比中获最高粉10分的一块黑板报,远看确实美观气派,字画不俗,版面设计时尚。近看,足球名星档案占了1/3,一首标题为“情”怎么也读不懂的22行朦胧诗占了近J/3,写的同学承认是从小报上抄来的,自己也看不懂,只觉得新奇。剩下的版面有税收政策、生活常识,还有一则不太文明的小幽默,真让人哭笑不得。由此,我们联想到老师们常说的“现在的学生难教”。这或许是一个事实。但有这么闭着眼睛去教去导的?还有学生反映,黑板报一学期就一期,检查时改改期号就是,真是不可思议。

黑板报是教室里一块太有限而又不可多得的教育载体(媒体),本应是师生心灵之约的自由绿洲,是优化教育环境、开发教育资源的重要手段,是有效实施班级教育的阳光地带。它也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时时召唤着学生:班级教育的阶段目标和自己必须努力的方向,它应是班级管理思想和管理策略的体现,它是大家的智慧,是学生民主管理的一个“窗口’,同时它又是具体的:做人与做事、学习目的与学习技巧、心灵对话与心理训练、习惯与成绩、长处与短处、反省与健康……如能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管理,黑板报就会成为学生健康发展的一个写照。

学校德育工作真所谓: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出了事情吓一跳,出了校门与我无关紧要。由此而导致德育的形式主义和简单机械化。须知一一个”严”字,眼睛一瞪…切问题就解决的德育思想和方法,是很难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不少学校、年级、班级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量化,做好事加分,违纪犯错误减分……至于学生是否养成自觉行为,如何结合学生实际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健全人格,则很少注意,提高德育实效性成了一句空话、假话。学校德育形式主义和简单机械化倾向,使学生道德的内化严重受阻,德育工作常常会引来学生不屑一顾的讪笑。作为教育者,对此会有何感受?善导,将学生导人“生活世界”,这是当代德育思维又一极力重要的逻辑支点。这要求我们积极介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读懂”和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进而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狼”来了,你知道吗?真有这么可怕?网络道德规范挑战学校德育,还有WTO……

在一所一直以学生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引为自豪的市级重点中学,校园网上的BBS开通不到一个星期,学生往BBS上发了大量帖子,其部分内容粗俗下流,污浊不堪,甚至还有针对个别教师的恶毒谩骂和攻击。调查发现,有18.8%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有61.8%的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63%的学生偷看过别人的电子邮件,6.9%的学生私用过别人的帐号上网,35.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要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且不能伤害别人”。由此可以看出青少年学生还没有完全协调好网上与网下的关系,他们对自己处于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道德要求不一样,实行的是双重道德标准,有可能因此而形成双重人格。

网络社会来得这么突然和迅猛,也许我们还没来得及明白过来,网络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天地”,网络的开放性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是青少年网络失范的环境因素。网络的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导致青少年道德失范,引发人格分裂。要使学生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仅靠传统道德规范已不可能。

网络社会所要求的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规律性的道德。“慎独”即在个人独处之际,没有任何外在监督和控制,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为此,社会、家庭、学校应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三位一体”的网络文明系统,不断提高家长的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意识,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监护和指导作用。学校德育目标应以培养德育主体力核心,建立一种“教会选择”的教育观,帮助学生形成辨析判断的能力。学校应当把网络教育作为日常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校德育途径,开辟学校德育的虚拟阵地,通过强有力的网络环境的感染力量实现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使德育要求、德育内容以生动、活泼、形象的形式融人青少年的脑子里和生活中,促进学生德育内化,加快实现德育手段的技术化、现代化,势在必行。

另外,随着中国加入WTO,多元文化之间的碰撞与混合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因而青少年接受良善不齐的世界各种文化的影响比以往显得更丰富、更直接、更自由。美国《纽约时报》一段赤裸裸的告白即为证明:“WTO的资格不仅是经济问题……它将使市场极大开放,从而使得更多的中国人能够接受外国思想的影响。”显然,这将导致我国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进入全球一体化的信息时代,单靠鸵鸟式的抵制,一厢情愿的说教,只会使德育工作越来越乏招架之功。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改变”刻舟求剑“的僵化思维模式,创新工作方式。另一方面要着力使德育对象的主体精神得到关怀,信息素养得到提高,正常适应社会变革的冲击。

班级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日本有位班级教育家曾提出:好的班集体能造就高水平的教师,但有一个不合格教师的班集体是很难打造成一个优秀班集体的。

这是德育的合力效应,不能什么过错都归班主任。我们可以看看在这节音乐课上发生了什么:一个班55人,来了49人,前20分钟下边随便讲话的声音比老师讲授的声音还高,后来老师提出不想学的人只要不讲话,随便做什么都行,于是有玩游戏机的,有玩牌的……声音更大更杂,课后该教师气愤地找到年轻的班主任:“你们班要好好加强纪律教育。”再来看一位非班主任的主科任课老师,上午两节课下来,分别把两位抄袭作业的学生领给两位班主任,并告诉班主任:“课上还不听讲。”……可能这些例子不为太特殊。

诚然,班风与班主任工作肯定有关系,任课老师与班主任之间进行班情交流也很有必要,但处处推给班主任这是不可行的下策。如果说德育工作要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才会有实效,那么学校内部还不能产生全员的合力效应,“三位一体”的教育能否实现可想而知。这种“推让”的教育目前可能还很普遍。音乐老师自己把加强纪律教育的机会失去,或者说其他老师好不容易使学生养成的。

良好上课习惯在音乐课上不但没有得到强化和巩固,反而因老师的教育能力差,使学生的习惯养成受到破坏,本应是对不起学生和班主任,可是音乐老师

自己还没有认识到这点。笔者曾听到一位科任老师说过:“自己的课学生不想听,说明自己的教学能力差,应想办法去改进。什么事都去找班主任只能使自己的形象越来越差,教育教学互相补充,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全员性在全程教育中每时每刻的作用。

在学校德育中,不少人认为(事实上也是这样做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只是班主任、思想品德课教师和政务人员的任务,而与其他教师无关。其实,德育本来应该贯彻在德、智、体、美等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但现在却把它抽离出来,这样就丧失了德育发挥功能和作用的土壤和氛围。缺乏情感性是现行德育的机能性缺陷,同时教育者自身也缺乏情感、信念投入。德育需要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学具有教育性,德育与其它教育是相互渗透的,不能简单地把教学等同于智育,每个教师不能因分工不同而忽视自身的德育责任,否则学校德育永远是失败的,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机进行德育活动。

这是初三的一堂政治课,内容为“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老师讲授着如何快速翻到答案“人才定义”(政治中考为开卷),学生机械、麻木地在人才成长两个因素的答案下面画着横线……

有学生反映:政治课常被一些“主科”占据,时间一紧,老师有时要求我们自学20页内容,或是老师一边读书一边要我们画答案。学生戏称这种教学方法为“读画”法。据说有些学校学生入团,思想政治的考分不能低于85分,还要熟练背诵《中学生守则》。

因为中、高考政治科目要考,所以老师们这么上课也是出于无奈。对于品德知识,我们可以利用课堂教学,通过系统讲解和学习教材来掌握,甚至可以通过考试来检查,而品德情感、意志和行为又该怎么办?我们不能说一位能背诵《中学生守则》的学生就是思想进步、道德高尚的人。如果硬要说这是德育,我们也只能称之为“知识型德育”。由于传授的品德知识都是经“过滤”了的理想化内容,学生就被当作“道德之洞”(杜威语)接受着这种单向的知识灌输,一切德育活动的最终结果只是造就学生知行脱节的不良人格,形成“你说我听”的局面。好的道德规范应该是生命内在的要求,而不应该是游离于生命之外的东西。

我们实施德育,其目的是要将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这里就隐含着学生将教育要求主观同化的过程。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所采取的任何德育方式方法都不可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现行德育没有对情感的品质、状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激发,忽略了它的德育内化的能力,往往以教多少知识、培养多少行为、参加多少活动为满足。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提出德育的六个层次:(1)道德口号;(2)道德认识;(3)道德情感;(4)道德行为;(5)道德习惯;(6)道德品质。由此,我们迫切需要改革政治教材、教法、评价体系等,加强知识性、科学性、教育性、基础性、针对性、方向性及能力的培养,让课程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突出教育规律。

德育的真谛,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创造思维导向不断认识和解决时代所提出的人的德性修养的新课题。为此,我们要在现代德育的思维中,着眼于效益的可持续性,充分发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即实施主体性德育,促使思想理论与道德原则等教育与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相碰撞,经过积极的思想斗争而消化吸收,从而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实现他们的社会化和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