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文化建设情况汇报范文

文化建设情况汇报范文

时间:2022-07-18 02:45:04

文化建设情况汇报

政府领导:

近年来,洋北镇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十分注重精神文明尤其是文化阵地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现在就洋北镇文化方面的主要情况作以下几个汇报:

一、洋北影剧院:是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曾经是洋北全镇群众文化及各类文艺演出的重要活动场所,可容纳观众1000余人,2000党委政府对其进行全面的整修,充分发挥其功能,除了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举行相关活动外,各类演出团体经常到此演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010影剧院由于损坏严重,失去其使用功能,至今没有修复。

二、文化活动中心:2012年,镇党委、政府投入80余万元,建成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上下两层仿古式乡镇文化站,2012年8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以镇文化广电服务中心,村居(社区)文化设施作为最基层的文化设施呈现网络状发展,并在村居(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2013年,镇党委、政府继续加大了对村居(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的力度,全镇13个村居(社区)100%建成一个社区教育学校、一个农家书屋、一个篮球场和文体活动室。

存在不足:文化活动中心被设置在计生办后院,对于活动的开展不方便,院内场地无硬化区域,小型室外活动无法举办,土地草地他多,给清理杂草带来不便。

三、全面推进精品文化馆建设,着力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

为更好的展示洋北镇人文历史底蕴,挖掘地区文化软实力,让更多人了解洋北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在区委宣传部的支持下,我们自筹资金8万元,自行设计打造了120平米的“两河文化展览馆”(两河指京杭大运河和古黄河)。该馆全面展示了我镇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以及地理区位,像一张名片生动诠释着洋北的基本情况。该馆自建成以来,已经先后接待了省教育厅社区教育专家组、市文化局、区委宣传部等领导的观摩走访,成效较为显著。目前该馆已经成为中小学生了解洋北文化的教育基地,是展示本土文化的舞台,传承历史文明的窗口

2011年4月镇政府再次投入12万元建设了“名人馆”这一处重要文化设施。该馆以现在的市地域为限,收录从上古春秋到当今社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籍贯在或者在生活和工作过,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领域作过重要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知名人士326人。这里既是尊重历史传承追思本邑前哲先贤卓荦勋业的精神殿堂,又是承载时代风潮彰显当代优秀人物模范事迹的传播载体。

四、农民学校:为提高全镇干群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科技进步,并实现资源共享,镇党委政府把社区教育包括农民学校安排在文化活动中心,便于农民技术教育、社区教育以及农民创业培训。

五、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在实现调频广播村村通的基础上,去年以来,我们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有线电视快速发展,目前有线电视光纤缆线已经通到全镇10个村居122个村民小组,覆盖率达到90%,可收看到30余套的精彩电视节目,现有用户3800户并在快速发展,群众不出家门可知天下事。

六、农家书屋建设:从2013年开始,省为实现全省农家书屋全覆盖,实行省、市、区、镇四级政府分步骤共同进行农家书屋建设,现在洋北镇农家书屋10家,都放在各村村部,根据各村新村部建立的早晚和农家书屋面积的大小,藏书量也有多有少,多的如张庄、船行等村的农家书屋现有藏书3000余册,少的如罗庄、下口等村藏书量2000余册,涵盖种、养、加、文艺等各个方面,较好的满足了群众的阅读求知需求。

七、群众文化活动:

1、根据省“三送工程”工作要求,区文化馆每年每季度一次“文化下乡”来洋北镇,会送来内容健康、技艺精湛的文艺演出,我们只负责接待,解决场地、观众、电源、生活等问题;区图书馆每年一次“送书下乡”到洋北,充实镇文化活动中心的图书室,目前镇图书室藏书6000余册;区电影放映公司每年送到洋北镇的电影120场,我们负责协调好放映地点的电源和村居。

2、做好节庆文化。以主办、承办、联办、协办等多种形式同有关部门相互配合,把节日文化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分别在元旦、春节、五一、国庆周年、七一、中秋、迎新年等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开展歌舞、说唱戏曲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3、文化工作者和团队建设:洋北镇文化站现配备工作人员4名,其中专职站长1人,工作人员3人,站长和业务人员全部经区级以上文化主管部门培训合格后上岗,人员工资、办公经费、活动经费有保障。镇文化中心在全镇各行各业建立文艺骨干档案,不定期开展合唱、舞蹈、绘画、文艺创作、图书管理等知识,对社区居委会文化专干进行了区情、组织活动方法等内容的培训。全镇登记在册文化骨干50余人,文艺团体6个,文艺骨干和文艺队伍的建立,为社区文化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路,这支队伍将文化工作的触角延伸至社区,向居民宣传先进文化,提升社区居民文化活动水平,在社区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取得了显著效果。

我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和较大的进步,但与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近年来,市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地方政府全力投入下。农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观。

1、文化站基本上都实现了有固定场所、有办公地点、有专职人员、面积达标的要求,最基本的文化活动也可以正常开展了,但是各功能室的内部配套设施很不完善,如:办公室没有打印机;舞蹈排练厅没有地板和乐器;休闲娱乐室没有“卡拉OK”设备;健身房没有体育建设设备;美术创作室没有“笔墨纸砚”和画架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就形成了有阵地而不能开展活动的怪现象。

2、行政村的文化室基本上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空壳”,2013年区体育局采用上级赞助、地方配套的政策给全区每个行政村提供了一副篮球架和2副乒乓球台,促成了村级文化室的建成,2014年村级农家书屋的建成才使得村级文化室逐步完善,但是到目前各村的篮球架篮板基本上全部腐烂无法使用,乒乓球台有部分损坏,多数乒乓球室被办公场所挤占,“农家书屋”的书籍也有流失现象,当初的“某某村文化活动室”门牌也无踪影了。因而农村“文化室”离真正的“文化室”定义还有很多需要充实的内容和监管力度。

3、农村文化设施除了以上两点问题外,还缺少一个面积5000m2以上的公共文化活动广场。目前国家在农村提出了以建立集中居住点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策略,这就在农村以乡镇街道为中心的人口聚集地基础上有增加了更多的人口,镇区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大面积的公共活动场所就由它出现的需要。

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艺术队伍薄弱

当前,我镇农村文化工作队伍普遍存在专业人才偏少、文化素质偏低的薄弱现象。由于用人体制等原因,造成导演类、编舞类、文艺创作类、美术绘画类等专业人才非常紧缺,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的是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在岗专兼职人员很多是以前聘用制人员,他们知识面偏窄、思想观念陈旧,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的连相关的基本知识培训都没有过,更何况这些专业知识不是仅仅通过几天得培训就能掌握的。到目前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还有不少是1992年乡镇广播站转职的一批文化专干,至今这部分文化专干大多退休,在职的也50岁以上,文化综合素质较低,还有不少是临时工从广播站聘用到乡镇文化站。洋北镇文化站在编人员4人,2人有初级职称,中高级人员没有,最高学历是中专,只有两人,专业对口的也只有1人。政府对文化艺术人员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人员调动频繁,队伍稳定性差,在2011年全区事业人员交流活动中,竟有部分乡镇的专业人员流失到别的部门。而村级文艺工作基本上是由村干部的喜好来决定,大多数行政村的文化建设处于软弱无力的状态。

三、文化活动的形式和质量不高

乡镇文化站平时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开展情况如何,是衡量其业绩好坏的重要标准。目前乡镇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形式上还处于以前的老传统,满足不了当前群众的文化需求,群众参与性不够高。因为经费紧缺,乡镇文化站器材得不到完善和更新,阵地活动难以得到巩固;加之专业人员的缺乏,文艺培训与辅导工作无法开展,其他的服务工作也时有时无。一些经济薄弱的乡镇由于文化活动经费少,文化站自行组织的文化活动少而又少,文化站自行组织的节目在质量上都有待提高。

四、没有规模文化产业。

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但是洋北目前没有成规模文化产业,现有的如有线电视服务站、街面上的广告部和农村的红白喜事吹奏班子等,都形成不了规模和气候。

以上是洋北镇文化建设的一些基本情况,虽然取得一点成绩,但是距离省委提出的“文化大省、文化强省”。

被举报文档标题:文化建设情况汇报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baogao/qkhb/62311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